信息技术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0-12-23李会君
李会君
摘 要:《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指出:课程设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然而,现行的聋校课程已很难适应学生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课程单一,内容陈旧,专业化不强,不能和对口高职有效衔接。为此义务教育聋校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已迫在眉睫,以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因此,我校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和本地产业结构岗位需求,深度开发聋校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应用到聋生职业教育教学中,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
一、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聋生身心特点相结合
聋生的听觉有障碍,但是其他的感触觉健全。其中,视觉很敏锐。直观形象的东西,他们记得快,保持得好,也容易回忆出来。听障学生善于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开发聋校课程资源时,让他们多动手,他们学起直观形象的东西往往比正常人还学得快。当老师示范的时候,抓住教学重点讲解,利用手语与动作,聋生很快就能掌握技巧。所以在聋生职业教育中,减少老师讲授的时间,让聋生多动手操作,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技师院校的教师和职业学院的教师在我校教学面点和烹饪时,手语比较生疏,但是在传授技能的时候,几乎没有障碍。所以技能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这种直观的教学模式是相对合理的。
二、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应用与勤工俭学结合
我校从2004年开始,在初中、高中级组先后开展了丝网花、纬编、刻瓷、装裱、花泥画、沙画、景泰蓝、泥塑、面塑等等职业教育课。在产品制作过程中,我们实行按件计酬,多劳多得的管理方式,给学生创造了勤工俭学的好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了手艺,又增加了一笔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我们还在特殊的节日,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了解我们的职业教育。通过这些活动,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强,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生发展相结合
开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拥有一技之长,能够成功就业,乃至创业,能够进入社会、融入社会,能够自食其力,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职业教育是聋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或者为学生再进入更高的职业学校打好基础。
我校初中以上的学生,每周都安排劳动实践课,在专门的西点教室、面点教师学习西点和面点,为以后进入蓝海职业学院学习打好基础。高年级开设的刻盘、工艺美术、电脑设计等职业教育课,为学生进入专科学校打好基础。
四、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当地企业相联合
我校多年致力于联合当地大型企业,例如东洲服装厂、方圆铜业等大型企业,为学生提供学习、实习的机会。实习期间,学生和值班老师一起住在工厂中,在实践中学习经验,做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我校还与东营技师学院、蓝海职业学院实行联合办学模式,每年春、夏两季,我们都组织高年的学生去两个学校学习汽车美容、电子商务、面点、西点和烹饪,,并且参加毕业考试,考试通过颁发劳动局承认的资格证书,为学生以后就业打好基础。近两年,我校和蓝海职业学院合作,学生毕业后可以到蓝海集团旗下的宾馆、酒店工作,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就业一条龙服务,为学生和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
五、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应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2017年,我校搬入了新校区,每个班级都配有多媒体一体机,实现全校无线网络全覆盖,为每位教师配备云桌面办公系统,为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教学培训:微课制作、翻转课堂等等,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近两年,我校致力于研究开展网络职业教育新模式,“網络平台学习+现场实训+课后网络复习”的教学模式,弥补传统学习中差异化、个性化辅导的不足,打造适应残疾学生技能培养的网络学习平台,从多维度培养、提升残疾学生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保障培训与实操不脱节。
六、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应用与教师培养结合
现阶段,义务教育聋校的教师主要担任一些普通文化学科。为了聋校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成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中青年教师学习一门或两门职业技能。或者聘请民间艺人为聋生传授技术,相关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成为未来称职的职教教师。
多年来,我校一直聘请民间艺人,担任我校泥塑、刻盘、纬编、面塑的教学工作。同时,高年级的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在职业院校学习面点、西点和烹饪,并且取得了相关的证书,为以后的职业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聋校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一直在不断学习、改进。
参考文献:
[1]邱淑女,提高中职聋生社会适应性实践探索,科教文汇,2011。
[2]姜琨,信息技术提升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新探索,中国轻工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