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形成性评价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及考核中的应用

2020-12-23张静燕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考核教学

张静 燕贞

【摘要】结合教研室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及考核中应用形成性评价的实践过程,讨论了形成性评价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及考核中的应用模式和方法,并进一步总结了形成性评价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及考核中应用的问题及前景。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毒理学基础》教学 考核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并以此改进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掌握的程度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性评价过程。这种评价方式强调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国外,形成性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医学教育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教学。2007年,李井泉翻译美国贝尔教授文章“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将形成性评价引入中国医学教学中。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进行了形成性评价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够规范教师在授课中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管理的功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见形成性评价有利于促进教与学互动,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了提高《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教研室尝试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预防医学本科生教学及考核过程中。现将应用情况汇总如下。

一、应用背景

《毒理学基础》课程是预防医学的必修课,学科知识内容广、理论深、跨度大,学生普遍反映毒理学基础课程比较难学,期末考试不及格率也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平时不注意学习的积累,为了能考试通过,考前突击复习,甚至出现押题复习现象,严重违背了医学教育的目标和目的。

针对《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及考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教研室尝试改变以往以期末一次性标准化考试为考核标准的终结性评价,引入以学习为目的、

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形成性评价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及评价中的应用

1.网络学习的应用

任课教师将教学PPT、教案、核心知识点、微课、章节拓展内容及练习题、测试题等内容导入网络教学平台,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教师在每章节课后及时发布测试题,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题,教师在网络平台上能看到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并可批改测试题,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每一位学生,以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及检测学习效果。

通过网络学习及测试,学生能更好地复习知识点并了解自身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而任课教师能掌握每位学生的网络平台学习情况及知识点掌握情况,能够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实验考核

《毒理学基础》是一门注重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的学科,实验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毒理学基础》课程有六次实验课,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每次实验结束后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内容等做详细记录,并要求学生完成针对实验内容的讨论,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任课教师课后及时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分数。每堂实验课学生实验结束后任课教师进行随堂测试,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并给出评分。实验报告分数和实验操作分数各占50%,得出实验考核分数。

3.综述撰写

在《毒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及自己的兴趣方向,自行查阅文献,撰写一篇文献综述,教师对学生撰写的综述进行评价及反馈,以此提高学生知识应用及独立思考能力,并为后期的毕业论文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4.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实行闭卷笔试考核。以教考分离为核心,授课教师不参与命题,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分布进行总结并在班级中进行成绩反馈。

5.总评成绩的构成

课程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网络学习及网络作业占15%,实验考核占20%,综述占15%,终结性考核占50%。逐渐以形成性评价为中心的过程考核方式改变以往终结性考核“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督促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问题及展望

长期以来,考试制度一直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评价体系中评价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很多学校,老师和学生最关心的都是考试能考多少分或者是否能考及格,而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不够。随着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往的终结性考核制度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我教研室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及考核中应用形成性评价,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教学相长的效果。作为教学环节主体的师生,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的诊断,及时反思,认识到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使教学过程更加丰满完整,锻炼了任课教师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中,激发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调查与访谈,大部分同学认为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及考核中应用形成性评价能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能及时检验学习的效果,发现不足,尤其是对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有较强的督促作用;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反映,应用形成性评价后学习任务明显增多,要完成这些学习任务要花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这种教学及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普遍认为在教学及考核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后,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发现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也能对学生的成绩有一个更客观、更合理的评价。根据教师及学生的建议及意见,我们仍需持续改进形成性评价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及考核中的应用,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Hershey S.Bell,MD,李井泉.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4) :285.

[2]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9) :66.

[3]操君.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5):117.

[4]蒋敏丽,徐森明,莫颂轶.形成性评价在国内医学教育中应用现况与分析[J].高教論坛,2016,(1) :95.

[5]张静,黄云飞,苏德奇.“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与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7,(9):66.

[6]闫立成,朱皓,张丽锦.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毒理学基础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8,(49):107.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考核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