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2020-12-23邱冬艳
邱冬艳
音乐教育是落实美育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想要进入音乐殿堂,首先要提升音乐欣赏水平。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由此体现出了音乐欣赏的重要性。音乐心理学横跨了音乐学和心理学,更具有包容性,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本文针对音乐心理学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做了简要阐述,详细探析了音乐心理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更好地发展。
音乐心理学是当今新兴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涵盖了音乐学和心理学知识,在研究音乐的同时也在研究心理,两者相辅相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较广,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学的联系较为紧密,将其用于小学高年级欣赏课中,有利于音乐教师更好地把握高年级学生的音乐心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习能力。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音乐欣赏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渠道,是以音乐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主体,在聆听中感受和鉴赏音乐的美。当前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都受到限制。要想有效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以音乐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如何将音乐心理学应用到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中来呢?
1 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让学生逐渐学习音乐心理学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在青春期的初期,部分孩子显露出敏感、害羞的一面,不愿意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因此,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情境创设,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投入在音乐当中,激发学生主动去联想。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能力,方可使学生把内心的情感释放出来。激发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能帮助学生进入音乐作品塑造的音乐世界,感知音乐世界的魅力。
例如:我在教授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瑶族舞曲》时,先用瑶族风景照配乐进行导入,营造了一种宁静,安宁的氛围,帮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走进瑶族,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然后,我再用长笛吹奏了乐曲的主题一,现场的长笛演奏瞬间让学生有了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能够安静地聆听,感受主题一宁静轻柔的情绪,并且能够主动哼唱。在学习主题二时,我通过对比聆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主题二欢快热情的情绪,并且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并让学生一起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带领学生对民族风俗进行了解,通过鉴赏民族文化,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2 改革教育模式,提高音乐认知力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课堂效率不高,音乐欣赏课基本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会让学生自主去感受,音乐知识点也涉及的不多。音乐欣赏课不同于其他课,它主要是靠聆听来学习的。唤醒学生“沉睡”的耳朵,尤为重要。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对音乐的感知是非常感性的,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差异也较为明显。因此,在欣赏课上,必须要从教师教转变成学生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聆听过后,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性,鼓励每一个孩子都能主动感受,主动分享,促进学生音乐心理的发育与成长。
不仅如此,在音乐欣赏课上还可以开展一些创编活动,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力。例如:根据欣赏的主题旋律,学生自主创编歌词进行演唱;或者学生根据主题旋律,自主创编两小节旋律。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学生可以边听音乐边看歌谱,自学乐理知识。例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祝你快乐》,我在教授这节欣赏课时,一开始出示乐谱:
让学生边看乐谱,边听乐曲。听完后,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演奏的顺序。由于五年级学生都能视唱简单的乐谱,对音的高低也有一定感知力,所以很轻松就说出了乐曲的演奏顺序。这时我便抛出问题:为什么会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演奏呢?学生一下子就能发现这一特殊的记号,通过聆听,学生自己就能认识这个音乐记号的含义——两个记号之间的乐句反复时省略。多采用这种自主创造性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力。
3 加强情感体验,提高音响感知力
在音乐表现中,旋律是核心。学生要从感受旋律特点入手,进而体会旋律中所传达的美和情感。音响感知是感情体验以及联想的基础。要想提高音响感知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上的体验,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发现、领悟音乐美的能力。学生应该深度把握音乐运动和内容之间的本质联系,储存丰富的感觉表象,让感知的个体能够变得有血有肉。
例如: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山村来了售货员》,这是一首由张晓峰创作,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的唢呐独奏曲。这首乐曲描绘了售货員挑担上山,热情为山村民众服务的情景,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我在教授这节音乐欣赏课时,首先由旋律入手,让学生对比聆听了三个主题,通过情绪、速度、音高的变化去进行对比,将自己当成售货员,去体验售货员的情感。通过情感的体验,学生很自然地就能说出主题一表现的是售货员在去山村路上的快乐心情。主题二前两个乐句运用了“回声”的创作手法,表现了售货员到达山村村口向村民吆喝的场景,部分学生也能用自己的方式陈述出来;然后主题二接着表现了山村的活跃场面,学生通过聆听以及肢体语言来感受乐曲热闹欢快的情绪;主题三部分速度加快了,情绪更加激烈,表现了村民们抢购的场面。主题三的最后再现了主题一旋律,展现了售货员继续前进的愉悦心情。学生在聆听时不自觉地就跟随音乐动了起来。
我引导学生通过声势律动、吆喝、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来表现音乐情绪,充分地感受村民抢购的热烈情绪,体验售货员那种愉悦的心情。上这节课时,我并不需要太多的讲解,从旋律入手,就能将学生带入音乐当中,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音响的感知力。
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把音乐心理学有效地应用到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中,多尝试,多创新,引导学生科学地欣赏音乐,加强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力、感知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音乐审美意识,感知音乐世界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银龙花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