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2016-06-29格日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感知力小学美术教学提升

格日乐

【摘 要】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有力推动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一般来说,感知力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如何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本文就对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感知力 提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77-01

感知力的培养对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够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和热爱美术课程,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素质修养。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感知力时,要能够在情境创设、演示和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感、直观感知以及个性感知[1]。同时利用表现评价、相互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美术发展的能力,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感知力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学生关注和热爱美术课程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其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能够敏锐感知外形和色彩,并且能够进行自主独立感知。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奇特性,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为关注和热爱美术课堂,便于学生的创作以及能力的展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将感知力与美术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能够促使学生展现自己,积极探究美术的乐趣,在学习中体验和感悟美术与生活,增加对美术和生活的热爱。

(二)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能够促进其在学习过程中对身边的美进行发现和感悟,提高自身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力,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激发学生对美的想象和理解,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其对未知世界的美,加深学生对美的感悟。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遵循“价值观、态度、情感”的相关理念,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和感悟美术,并形成自己的美术价值观。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在观察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具备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对美术作品的认知。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感知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应保证课堂内容与教学要求相一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出具有新意的教学内容,从而保证美术课堂具有生动性。同时教师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积极指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探索,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美术,激发学生感官机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形象生动的感知体验,提高教学效果[2]。如教师在讲解《线条的动与静》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图形和声音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对线条的特点加以感受。对于线条的静,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方正的高楼、校园中的国旗杆等图片加以展示,并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对静止的线条进行深刻感知,总结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可以播放高低不平的山丘,蜿蜒的河流,将线条的动态美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兴趣感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利用演示教学,强化学生直观感知的培养

部分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存在理解误区,认为范画会对学生的思路产生影响,导致学生难以发挥想象力。这种错误的理解使得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想象力,而忽视学生绘画机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创作作品质量不高,缺乏多样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对重难点加以感知,并利用适当的演示培养学生直观感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过程演示,将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构思加以清晰正确展示。如在讲解“水墨游戏”时,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其无法控制墨、水和笔在纸上的变化,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大师作画的成果和方法,给学生以直观的感知。然后教师将毛笔运用技法加以示范,绘画出形象的图案。其次教师要善于点拨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扩散自身的感知和思维,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三)加强对学生的欣赏,促进学生个性感知的培养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欣赏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感知美术课堂。这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美术知识以及科学的组织能力,能够因材施教,恰当选择学生欣赏的美术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感官机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3]。以《校园的花》为例,课堂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单线形式,对各种植物进行写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红色月季花作为教学示例,让学生对其特点进行观点,使学生对其具有初步了解,如花枝带刺、花瓣片状、红色等。然后教师播放相关的录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深入了解月季花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利用描绘手段对自己喜爱的植物进行写生。这样不仅能够对美术课堂教学加以优化,还能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感知力,教师必须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演示教学,强化学生兴趣感知和直观感知的培养,并能够在欣赏中促进学生个性感知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关注和热爱美术课程,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靳岩. 小学美术教学中感知力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赵同.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 亚太教育,2015,21:17.

[3]张春华,徐青. 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安庆弥陀镇小学个案研究[J]. 包装世界,2013,03:78-79.

猜你喜欢

感知力小学美术教学提升
培养孩子情绪感知力很重要
长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