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2020-12-23刘璐璐张金宇门冲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刘璐璐 张金宇 门冲

[摘    要] 随着科研院所信息化工作的快速推进,业务信息化运行的机制和特性日趋复杂,信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难度加大,尤其当前信息设备众多,导致运维流程烦琐,运维工作效率低下,账物数据核对困难。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与困难,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设备管理系统,为每台信息设备建立独立的档案和履历,实现对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追踪,为推动科研院所信息设备管理及运维的无纸化、自动化、流程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B/S;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系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1. 034

[中图分类号] F273;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21- 0075- 05

1      引    言

目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信息资产设备的管理是以电子表格台账及纸质表单的审批方式开展,信息设备运维流程烦琐、工作效率低下、账物核对易出错,在信息资产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台账管理、运维、审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缺乏相应的信息化支撑手段;设备的使用状态从启用、变更、维修、停用、报废、销毁等无法做到有效的管控,造成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不准确。从IT管理和运维实践出发,开发基于B/S架构的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完善信息资产设备运维,规范日常运维管理,提高信息化整体运行维护水平,保障我院信息系统设备运维与安全可视、可信、可管、可控。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总体架构设计

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开发,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系统地址,无须安装客户端,同时系统提供了友好的用户界面以及良好的使用体验。

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五个核心部分:表现层、业务层、技术支撑层、接口层、基础层,各层间相互松耦合,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数据。

表现层:主要为用户提供界面,与用户直接进行交互。

业务层:负责为表现层发送数据,处理用户操作与系统交互。

技术支撑层:为业务层的实现作技术支撑,主要有工作流技术、组织结构模型、表单开发、门户引擎。

接口层:包括数据库接口、应用服务接口。

基础层:提供数据库与WEB服务的底层支撑。

2.2   硬件架构设计

系统硬件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其中WEB服务器上部署系统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器上部署Oracle数据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地址时,首先通过浏览器对WEB服务器发出HTTP访问,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访问数据库服务器,获取到相应的数据响应后将结果返回。

2.3   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

2.3.1   功能结构设计与实现

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对信息设备、存储设备、安全保密产品及配件产品的管理,用户可以在系统中发起相关业务的申请审批,功能模块包含设备登记、定密启用、变更、维修、停用、报废、销毁。系统会自动为每台设备创建属于自己的全生命周期档案袋,每一次业务表单审批结束,都可实现业务单据自动依据设备保存至设备全生命周期档案袋中。最终实现信息设备、存储设备、安全保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台账管理,符合新标准对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需要逐一建立全生命周期档案的要求系统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2.3.1.1   设备登记

登记表单分为信息设备登记、存储设备登记、安全保密产品登记、USB Key登记及配件登记。设备登记是保证信息化部门设备资源库内设备信息完整性的必要手段,对设备进行登记时须根据台账必要信息必须填写原则,确保全生命周期电子表单信息要素的完整,為信息设备的生命周期的开启提供必要条件。

2.3.1.2   设备启用

当设备登记后可进行设备的定密启用,启用申请单分为申请表单和审批表单。申请表单由填单人填写,审批表单的填写由流程节点设置决定。

启用单对设备表属性及台账要素进行完善,启用流程办理完成后自动将设备状态置为在用。业务办理完成后,启用单据信息将自动同步至设备台账中,无须再手工记录。

在业务流转至信息化管理审批节点系统根据规则自动生成保密编号,避免人为制作保密编号时出现重复值。流程分支设置条件,满足分支条件后,流程将自动流转,填单人员与审批人员无须选择节点审批人,实现流程的自动流转。

2.3.1.3   设备变更

用户具有明确目的需要变更信息设备相关信息时,进行设备变更操作。填写变更单,变更单所涉及的变更业务包含:硬盘、操作系统、设备升密、入网、退网、责任人、使用人、部门/岗位、位置、业务访问、管理员权限开通、配置策略调整等变更。

只有状态为在用的设备可办理变更业务,其他状态设备此处无法选择。业务办理完成后,变更单据信息将自动同步至设备台账中,实现台账与实物信息状态的一致性。

2.3.1.4   设备维修

维修申请单由设备责任人填写,维修审批表单的填写由流程节点设置决定。设备维修业务按维修地点不同分为现场维修、维修室维修和外送维修三种。

设备在维修过程中的状态将自动更改为维修,维修结束后,设备状态会自动还原为在用状态。

2.3.1.5   设备停用

停用(上交)业务针对需要停用的设备,业务办理完成后,系统自动将设备状态置为停用。设备停用处理方式为停用并上交与停用后报废两种,停用并上交的设备的配件状态自动置为报废,停用后报废的设备的配件状态自动置为停用。

2.3.1.6   设备报废

不再使用的设备需要办理报废业务,报废申请单由管理员发起,责任人或使用人不能直接办理报废业务,经审批后设备可报废。业务办理完成后,报废单据信息将自动同步至设备台账中,报废流程办理完成后自动将设备状态置为报废。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非密设备无需销毁,办理完报废的非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结束。

2.3.1.7   设备销毁

销毁单据要素在于销毁前,将须销毁设备与清单一一核对录入,因销毁工作是定期进行的业务,所以销毁设备数量有时会很多,设备销毁表单支持多台设备同时录入。

存储过涉密信息的设备确认不再使用需要办理销毁业务,销毁流程办理完成后系统自动将设备状态置为销毁。涉密设备办理完销毁单据后,涉密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结束。

2.3.1.8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包括用户管理以及系统权限管理等两部分,用户管理主要包括用户添加、删除、编辑、查询以及密码修改等功能;权限管理主要能够根据角色控制数据访问权限。

2.3.2   数据库表设计

本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对数据库表的操作,作为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数据库表设计如下。根据用户的管理权限,建立不同的操作与管理视图。

3      系统实现及应用效果

在系統开发过程中,采用Myeclipse 8.5+Tomcat 6.0开发环境,前端采用HTML 5+CSS+JavaScript技术与框架,后台采用Java语言,设计实现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系统运行环境为X86系列服务器,Windows 7操作系统,Web服务器采用Tomcat 6.0,数据库使用Oracle数据库。客户端使用PC机,浏览器使用IE8+浏览器。本系统经功能测试与压力测试后已在我院正式运行并投入使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本系统的主要运行界面见图4~图6。

4      结    语

本系统针对目前我院对信息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J2EE开发框架开发,实现纸质信息电子化、台账信息一机一档化,实现信息设备资产的全过程可控、可追溯、自动化、规范化管理,解决目前人工管理方式难度大的问题。目前,系统已经在我院得到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提高了运维操作的规范性,实现了管理的高效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石艳玲.面向对象分析技术在关系型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0(8):117-119.

[2]陆舟.Struts 2技术内幕:深入解析Struts 2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李研宇.电厂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全生命周期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基于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探究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基础设施类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二维码标识管理系统在教育装备管理中的应用
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落实方法
范式转换视角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BIM—BLM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油田企业物资供应中的分析
全生命周期计价在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