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草》:独语与召唤的融合

2020-12-23丁慧敏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独语野草融合

内容摘要: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不仅具有独语体特征,还具有面向现实社会的召唤性特征,既有“向内的孤独之言”,亦有“向外的召唤之声”,向内的深度剖析与向外的有力召唤相互融合,共同组合成《野草》的精神基调,体现出鲁迅思想精神层面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兼具的丰富内质。

关键词:《野草》 独语 召唤 融合

1926年,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北京创作了散文诗集《野草》。学术界对《野草》的研究多将其界定为处于极度孤独苦闷中的鲁迅与自己灵魂的深度交谈,是个人自言自语式的思想流动。但结合创作时间和当时社会背景来看,《野草》也是鲁迅对同仁志士的劝慰和对当时社会中“睡着”之人的召唤。向内地深度剖析与向外地有力呼唤组合成这本书的精神曲调,共同展示出鲁迅在深陷社会和个人困境中的个性主义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

一.向内的孤独之言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作为有意识的主体分为内外两个层面。外在的主体指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多种符号性身份。内在的主體是人在面对现实世界时,内心体验融汇成的生动灵魂。二者共筑为一个完整主体的表里层。多数情况下,同一主体的外在能量与内在能量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当外在主体在现实世界中遭遇重大变故或内在主体突然受到巨大震撼时,两股能量就会出现失衡的局面。对于这一矛盾状态,解志熙谈到“人在日常的世俗生活中被种种习惯势力褫夺个性,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当他受到恐怖与绝望这样极端强烈的情绪震动时,才会意识到“自我”,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从而有可能做出自由决断,去追寻本真的自我。”[1]11人的思想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受其现实身份及所处环境的束缚,产生不满情绪。当这种消极情绪逐渐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加上有意对所感到的痛苦作理智分析,内在的主体就会从融合统一的状态中分离出来与外在主体交谈,指向灵魂深处,形成一场深刻的自我剖析。

1923年,作为家中长子却意外与兄弟失和,作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却被包办婚姻束缚,一重重事情激变的压力叠加在鲁迅的心上。外在的身份在多变的现实社会中突然形成与内在追求相悖而行的趋势,促使他心里郁积着无处倾泻的负面情绪,生存的本能又催生出相应强度的积极能量与这种超负荷的痛苦做抗争。作为有较高文字驾驭能力的文艺创作者,鲁迅在此触发下,选择借由文学创作缓解内心矛盾,那些浓郁抽象的感性体验在理性言说下得以清晰可见。从创作动机上看,《野草》确是鲁迅在个人情感郁结时与自身的交谈,是处于深度孤独处境中的自我言说。再者,鲁迅选择独语的原因可从“所言非所想”和“所想非所成”两方面得以窥见。

“言不尽意”的命题首先来自作家写作所遭遇的普遍阻碍——诸多作家都会体会到“‘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痛苦。‘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可解。”[2]10鲁迅敏感地意识到“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3]79,揭开了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假面,坦露人作为独立个体时无法用语言尽然阐释自我的深刻孤独感。为避免青年人沉浸在自己书中浓烈但不完整的思想情感中,鲁迅也曾特意声明《野草》是属于他自己的,不愿将其中颓唐的情绪过多地传达给青年人,望看过《野草》的青年人早日摆脱其影响。此外,所想非所成的痛苦也折磨着鲁迅。“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4]3五四运动前热情高涨的他,在动乱的时代中屡次经历从希望到绝望的落差后,心中高大耸立的“乔木”化身为满地虽遭“践踏”但不妨劲长的“野草”。鲁迅热切的理想在时代更迭的动荡中无法稳固着陆,所向往的光与热没能打破黑暗却狠狠地灼伤了自己,化为《野草》中无际的孤独与落寞。

二.向外的召唤之声

“孤独所内含的疏离倾向,有助于文艺家摆脱各种各样的外力支配,形成超越的生活态度和超长的艺术构想。但不能把这种孤独等同于长期的自我封闭。它仅仅指文艺家应保持独立的创造意识和批判精神。”[5]203鲁迅在深刻的孤独中径直逼视内在灵魂,进行高深的哲理思考。但这种思考不完全是个人情绪郁结的产物,它的生发和深化都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影响。故而《野草》不仅具有“独语”性,更体现出向外“召唤”的特征。

人作为群体性动物,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休漠认为“人类是宇宙间具有最强烈的社会结合欲望的动物。”萨特的《什么是文学》中谈到:“没有为自己写作这一回事,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种召唤。”[6]在他们看来,艺术产生于创作者强烈的心理需求。作家在表达自己对外界的认识前已经具有与他人沟通、影响他人的意向。鲁迅在创作《野草》之初受到接连事件的打击后产生的孤独感,反复折磨着自己,也加重了他与外界交流的心理需求。书中对社会现象尖锐的见解不仅是他对自己的警醒,创作者在书写前就能明晰现象的本质。当这样的见解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传达时,其受众更可能是迷茫受挫的青年人和万千麻木的人民。因此,《野草》被创作之时就已经具备有向外“召唤”的意图。

这种“召唤”在《野草》中体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对现实事件的直接抒议。《风筝》揭示了“长者为大”的封建大家庭伦理观念对儿童教育的负面影响;《一觉》以夹叙夹议的手法赞扬了处于战乱纷争中青年人纯真向上的魂灵;《求乞者》将现实中“他人向我求乞”和想象中“我向他人求乞”行为作对比,展现出人之为人的骨气与尊严。二是赋予典型社会场景激烈的言辞笔调。《复仇》中设置了荒野中两个相互对峙、爱憎分明的启蒙者无声对战的场景,二人以沉默坚定的姿态对麻木无聊的围观者们作以有力地回击。《颓败线的颤动》中一派广阔寂寥的氛围是一位为子女倾力付出的母亲年老后被赶走的心理活动具象化展示,生动阐释了他对忘恩负义之举的鞭挞与讽刺。《过客》用剧本形式描写了老者固步自封、幼者纯真柔弱、过客坚定前进的故事,表达了他对仍在战斗的人们坚定前行的赞许。三是借意象传达哲理。《希望》中的希望被拉下神坛并肩于绝望的虚无,在对虚妄无尽的抗争中体现出主体积极的反抗精神。《秋夜》选用多个意象隐喻现实中不同的人,从差异性中升华出作者所期许的生命姿态。

根据鲁迅创作《野草》前后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来看,这种向外“召唤”着的是挣扎着、战斗着人。深受西方进化论影响的他将期望寄托在蓬勃奋发的青年人身上,最希望借自己的文章去“召唤”这些可爱的年轻人。但他又在《呐喊》自序中发声:“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7]81鲁迅既不希望青年们在无情的历史洪流中白白牺牲性命,又不希望他们懦弱地顺流而下。尽管创作《野草》时的心境极为低落,但他考虑到作品将给青年人带去影响,故而于反抗绝望中生发昂扬的希望。“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8]4他希望以此书带给民众宽慰与信心,召唤向上的年轻人“不必理会这冷笑与暗箭”,坚定他们理性且积极的反抗信念。

三.独语与召唤的融合

文艺作品既因创作者个人语言表达而包含主观意识,又因创作过程受一定环境影响具有客观社会性。亲情友情失和与理想信念的多次破灭,促使鲁迅透过孤独用锐利的目光审视社会现象本质并抒发情感聊以自慰。同时,文学现实性意义迫使他于痛苦中必须升华出向上的反抗精神,以召唤宽慰他人。“现在的文艺,就在写我们自己的社会,连我们自己也写进去……现在的文艺,连自己也烧在里面。”[9]118个人的孤独自说与群体的激励呼唤在《野草》中相融合。

从写法上看,《野草》将二者融为一体主要依赖于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共鸣由“我”和读者共同建构,所以本书中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不仅是鲁迅的自我言说,也增强了文章对读者的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20世纪初,中国文坛上不少作家为激励民众多有意采用“呼唤式”写法,相比单一向的观点灌输,第一人称作品看似是“个人”内省式的自语,其对外界带来的影响更普遍深刻。因为后者在传达自己想法时,借“我”这一叙述者过渡后有意為之的成分被减少很多,抒发情感、阐释见解更显真切自然。

在鲁迅这里,独语与召唤的融合体现了他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融合。个性主义即个人对自己清醒的认知,能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秋夜》开篇对后院两颗枣树的分开介绍,凸显出他对不同生命特质的尊重和对保持个性的呼吁。影子是人在有光的地方才会有的身体投射物,依附于人的存在。但在《影的告别》中,影子成了可以离开人、独立存在的个体。自由的选择和诀别的心性无不是影子独立于主体之外果敢个性的体现。在鲁迅这里,个性主义是他坚持独立的品性和成熟思想表象下初心不改的少年感。他敏于观察世事,但不为所变;勤于思索真理,且坚定信念,最终著成冷静通透的浪漫主义特质。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体现为鲁迅在饱受现实打击后对现实的始终关注与召唤。那些看似是个人慨叹的文章中亦夹杂着对外界人道的召唤。他希望以此引导迷茫中的人们,慰藉苦难中的人们,激励混沌中的人们,体现了鲁迅对他人倾力启蒙的人道主义精神。

面向动乱不定的社会现实,作为反封建反愚昧、眼里容不得砂砾的热血战士,鲁迅始终在内心维持一团希望之火,以保留对一个国家应有的信任与担当。这希望的火苗表现在《野草》中就是向外召唤的力量。如果说独语是鲁迅从希望滑入绝望深渊后的悲愤,那召唤就是反抗绝望后的昂扬,他便以此向上生命意志致力于内心的追求——用一己思行求得国家的生机,将个人的信念扩散为国家的希望。

参考文献

[1]解志熙.生的执着: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南帆.文学的维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2005.

[4][8]鲁迅.野草[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8.

[5]李浪.文艺心理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6][法]萨特.什么是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7][9]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2005.

(作者介绍:丁慧敏,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1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独语野草融合
小心野草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独语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融合》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