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产阶层”调查
2020-12-23安徽省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培育和发展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安徽省经济研究院调查组对安徽中等收入群体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测算,以期摸清本底、找准路径,推动安徽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标,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规模不断扩大,但“橄榄型”结构仍未形成
中等收入群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释放消费红利的主力军。世界银行将中等收入标准定为成年人每天收入10-100美元,按美元与人民币1:7汇率计算,为年收入2.5万-25万元人民币。按此标准估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大致占30%-40%。国家统计局将中等收入标准设定为三口之家年收入10-50万元人民币,并测算得出2017年全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
调查发现,安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但规模依然偏小。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安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按照国家统计局三口之家年收入10-50万元,即人均收入3.3-16.7万元人民币的标准,结合居民收入五等份数据,对安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安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由2015年的1090万增加到2018年的1681万,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由17.7%提高到26.6%,但是总体仍低于全国7.6个百分点。
根据发达经济体发展规律,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60%,才能形成较为合理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安徽距离这一比重差距仍然较大。调查发现,安徽中等收入群体范围向下拓展,但金字塔形分配格局仍未改变。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安徽中等收入群体范围逐步由统计意义上的中高收入户向中等收入户扩散,从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看,2015年,中高收入户中仅有收入较高的55%人群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到2018年,所有中高收入户以及接近15%的中等收入户均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范围。但是,目前居民收入的中位数仍远低于平均数,仍有57.0%的城镇居民收入低于中等收入标准的下限,约3.3万元;仅有不足1%的居民收入超过中等收入标准的上限,约16.7万元。由于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分配格局呈现底部较大的“金字塔”型。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以“提低”“稳中”为政策着力点,既要稳就业促发展,推动更多有增收潜力的群体迈入中等收入门槛,又要用改革的办法释放活力,拓展居民增收空间和增收途径,壮大中等偏上收入群体规模,促进人口收入曲线波峰右移,努力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范围向下兼容是大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提高接近中等收入门槛的潜在人群收入水平。特别是要把城镇农民工和小微个体作为中等收入群体扩容的重点人群。
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内就业农民工1056.8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员的1/4左右,农民工外出务工月均收入5230.8元,基本超过了中等收入群体门槛,可以说,农民工是未来中等收入群体增加的主要来源。要加强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民工就业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全面扫除农民工在省内城市落户的隐性门槛,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要激活个体小微创业人员的增收动能。截至2018年末,安徽个体经营户达379万户,平均不到6户人家中即有一户个体经营,此外还有大量灵活就业人员。这部分群体构成了城镇就业的“蓄水池”,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的“后备队”。要优化创新创业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优化多层次劳动保障,通过放水养鱼,助力更多小微创业者增收致富。
城乡分布失衡,行业集中度较高
调查发现,中等收入群体分布存在失衡问题,一方面城乡分布失衡,农村中等收入者偏少;行业集中度较高,就业容量大的行业收入水平偏低。
“十三五”以来,安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6%和9.2%。尽管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短期内难以改变。2019年安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6元,仅为城镇居民的41.1%,相当于中等收入下限的46.2%。根据测算,2018年安徽仅有约200万农村人口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占中等收入群体的12%左右,相对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44.2%的比重较为失衡。
同时,中等收入群体行业集中度较高,就业容量大的行业收入水平偏低。从行业工资水平看,烟草、电力、石油等垄断性行业,教育、卫生、科技研发等知识密集型行业,金融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以及信息服务、电子信息、汽车等新兴行业收入水平较高,是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就业领域,但这些行业吸纳就业总体有限。
2018年在所有行业中烟草制品业工资水平最高,达176662元,与之对应的是全省烟草制品业从业人员仅为0.72万人。对就业贡献较大的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等行业平均工资处于末位水平,其中住宿餐饮业工资仅为烟草行业的22.7%。
近年來,安徽煤矿、道路运输等传统高收入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趋于衰退,而新兴产业接续不足,一定程度制约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下一步要把培育新兴产业与促进居民增收统筹起来。
一是承接布局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好安徽劳动力资源优势,抢抓承接产业布局和转移契机,推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链上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变,加快急需工种等技工人才培养,以优工优价提高一线技能型员工薪金报酬。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知识流程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外包,面向国内外领军企业,承接布局供应链、呼叫中心、互联网营销推广、金融后台、采购等运营服务,打造若干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二是拓展新经济新业态就业空间。顺应消费升级、产业升级、需求升级,促进“设计+”“物流+”“电商+”“旅游+”“健康养老+”等跨界融合发展,开发一批协作化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新零售等线上服务应用场景,鼓励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型就业模式。优化提升特色小镇发展路径,创建一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引导农民在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中就业创业。
消费升级需求巨大,潜力尚未释放
调查发现,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需求巨大,潜在中等收入群体改善需求尚未释放。
中等收入群体一般具有稳定收入和较高消费倾向,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从安徽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看,随着收入的增加,高档耐用品拥有量显著提高。2018年高收入户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中高档乐器、健身器材数量分别达到48.98辆、16.09台和12.29套,分别是低收入户的2.6倍、8.5倍和5.3倍。
同时,中等收入群体更新消费需求更高。2018年中高收入户每百户家庭购买电冰箱7.56台、洗衣机6.8台、彩电5.9台,所购数量均为各分组中最多。相比而言,中等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家电等耐用品基本普及,改善型需求尚未释放,当年购置数量在各分组中靠后。
激发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要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契机,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建立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落实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对科研人员等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加快落实农民土地财产权。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收益分配制度,使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盘活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资源。
另外,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健全社会保险的动态调整制度,引导参保人员通过多缴长缴等方式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将自由职业者等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允许异地接续存缴、异地提取使用贷款,扩大住房公积金投资领域。适时提高失地农民补偿标准,开发公益性岗位,健全收入来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