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12-23李家安
李家安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阶段,教育领域也不断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做出相应的创新,保证高校培养出的学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问题;优化措施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专业教育体系中较为复杂的课程体系,是衔接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关乎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到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对高校的校风、学风、班风等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思政教育工作,提升思政认识,增强思政工作力度,将思政教育工作从课堂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网络教育及家庭教育,使其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教学合力,以此在思想与行为层面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政教育不仅是理论知识教育,更是思想与行为教育,是结合党中央执政方针与社会发展实际的综合性教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隐性教育不足
隐性教育即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等产生影响,高校大学生之所以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隐性教育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比如,我国高校的专业课、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大部分高校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很多活动流于形式,缺乏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未能从实践活动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二)教育主体单一
各高校应树立全员参与的育人理念,汇聚各方力量,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协同育人的作用,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育主体单一,且主体作用不突出。具体表现为:思政课教师更注重课堂理论“灌输”式教育;专业课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很少能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辅导员工作内容繁琐,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学生管理和学生业务工作上,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做得面面俱到,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还很少,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主要停留在课堂讲授层面,运用实践活动进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很少,实践教学内容很少或者几乎不涉及,导致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较差,实践育人的效果无法实现,无法将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总的来说,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没有做到很好地统一和结合,有待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措施
(一)重视实践,践行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就是社会实践。只有思想政治的教育理论是万万不可以的,也是片面的,理论加实践才是硬本领。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实践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直面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认识。例如,参加“三支一扶”工作对学生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成长。通过去贫困山区考察,可以使学生的阅历得到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扎根生活、改变生活的勇气。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的下乡活动也是锻炼学生思想政治建设,近距离感受生活中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且贴近生活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并给予指导性建议,既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又提前锻炼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提供广阔的思路。
(二)建立以微博新媒体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要充分发挥微博服务师生、开展教育的功能,我认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从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将微博、公众号作为校园发布信息、交流互动的有效载体,学校通过发布新闻、公告通知、就业资讯等来提高学校的管理和服务的效能。二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对微博、公众号的建设运营,各个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积极开通,釆取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语言等形式及时更新维护,与学生互动交流,拉近彼此距离,更好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三)营造和諧的家庭环境
虽然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明显减少,但家庭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因此,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学生家长应当规范自身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家长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除此之外,家长还应当积极地与学校进行交流沟通,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为培养大学生优秀素质而努力。
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各高校必须吸收以往的经验、教训,针对现阶段学生的特点、我国的基本情况、发展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学生思想的先进性、纯洁性,凝聚向心力。
参考文献:
[1]陈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05).
[2]陆晓青,眭国荣.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3]李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特点及提升路径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