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探究

2020-12-23钱学芬

文理导航 2020年28期
关键词:文学性个性模式

钱学芬

【摘 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代文人思想闪耀的智慧之光。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继承的过程中要与本阶段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实际能力紧紧结合,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学习知识与感受文化同步,教师引导与学生个体自我感受相辅相成,通过体味诗意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审美能力,从而达到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

【关键词】模式;个性;文学性;语文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更多的人们往往会走上“速食”之路,对需要咀嚼品味的文化大多是囫囵吞枣,不能尽晓其意。然而存在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古诗文,却像是一颗沉寂的玉石,需要有人剥开它的表壳方能展露其耀眼的光芒。初中阶段的學生由于本身的年龄偏小,生活经历及情感领悟上都存在着欠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制定学习方案,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有策略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文,陶冶他们的情操,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

中国古代诗文是传统文化中文人思想最集中的外在展现形式之一,也是其文化思想的载体。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完成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及对古代思想及文化的探寻。这个教学过程是复杂而艰苦的,即便如此,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寻,略有所得,现与大家共享之。

一、系统模式导向下的教与学

在语文课堂中将一篇内涵丰富、情感浓郁的古诗文展现在学生面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学情基本上决定了他们大多存在着思想认识、人生阅历、情感体现等各种客观学习阻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怎样缩短学生对古诗文的距离,走进它、感受它、理解它,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要以系统模式为导向开展教学。

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都不应当是单一的、独立的,若能放在与之相关的类别之中进行相近教学,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我提出的系统模式导向性教学。我们对文学作品有多种分类之法,以内容不同而划分出的不同题材作品,因与文本内容联系最为密切应用最为普遍,而在初中阶段的教材中,对各种题材的作品都有涉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同一题材为基点进行教学。比如,我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刘禹锡的《秋词》放在一起教学,同是写秋的作品,而两首诗文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前者是典型的秋思之作,诗歌语言上多有悲凉、苍茫之感,教学过程中多以“悲秋”为主导,引导学生对秋之悲凉带来的落寞之感的体会。而后者却一反文人多“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激昂的励志之歌。一边是断肠人在夕阳之下、大漠之中对故乡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浪迹天涯的落寞悲苦;一边是秋日胜春朝,此时的秋色在诗人眼中是一种壮丽之美,给了诗人冲上云霄的豪情壮志,字里行间激荡着诗人昂扬奋进的积极人生态度。对比之下,两种风格迥异的作品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也正是在对比冲击之下,学生对“悲秋”之“悲”体会的更加深沉,同时也了解了文人思想的多元性,文人情感境界的不同对同一景物的思想体现也不尽相同。这样的类比教学还可以有很多种,比如送别诗教学、山水田园诗教学……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起系统化学习的意识,无论是对诗文文本内容本身的学习还是整体上对文学体系的了解都是益事。

二、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乃至高效的学习。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能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特别是对课堂管理,不是把课堂“管死”,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是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好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学生在其中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现代教育的课堂中更应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欲望。

学生个体差异有不同,让教师进行一对一教学也不符合实际,那么如何妥善的解决学生个体学习差异情况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应当是目的性明确的,那么教师需要在实施教学前就制定好合理的教学计划,其中就应包含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考量。多数学生往往存在的差异是理解能力的不同,据此我在教学前将我的问题设置呈阶梯状,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给各个理解层次的学生以启发。学习李商隐的《无题》诗,就诗歌题目我设置了这样的几个问题,第一,诗歌的题目是什么?第二,无题是不是真的无题?第三,无题指的是什么?这样的三个问题,看着简单,但真正回答起来还是不那么容易的。越是往后,越是有迷茫之感。一些学生即便有答案但多是一种直觉判断,无法言之明确。教师的问题设置从本质上而言也是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种引导。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其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对文本进行了解、感受、体会。在接受学习中,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法,学生有所收获,这样的学习就会是有意义的。教师有意识的对教学内容层次进行区分与引导,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而它牵起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过程。唯有将两者相辅相成的结合起来,方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文学性的教学语言感受

古诗文学习原本就是对美的一种体会与感受。即便初中生的年龄偏小,但也绝不会影响他们对美的体会与感受。古诗文中的语言处处体现古人对语言使用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诗文文本体现的这种美,而且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自身也应当设计出诗化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氛围。《观沧海》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古体诗体制让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和洒脱,同时也将诗人自身的气质与文化素养完美的钦于字句之间。然而,曹操的心胸与气概又岂是毫无人生体验的学生所能完全体会的?虽然在分析诗歌文本内容时,教师都会仔细剖析诗人情感,但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配以与之相近的诗化语言,更容易让学生走进诗歌,走进那个心怀天下的曹操。故而,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刻意的将对文本讲解的语言向诗歌语言靠拢。诗歌中对景物的描写语言简练,我多用排比句式去铺陈展现;我将诗歌中情感浓烈之处的虚词替换成感叹句式与反问句式去强调情感的表达。或许我们的学生由于年龄关系不能完尽的体会曹操阔大的胸襟,宏伟的抱负,但一定会注意到教师整齐的排比句式带来的磅礴气势,感叹句与反问句带来的强烈情感的冲击。从诗化的语言到诗意的感受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和内心情感,进而达到与诗歌情感的共鸣,一旦有了这样的体验也就完成了对诗歌的品味与鉴赏。不可否认,一堂诗化的语文课堂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诗意不也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么?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中最璀璨耀眼的明珠,对它们的了解与传承是我们当仁不让的义务和责任。作为民族的瑰宝,我们要感受它们的十足魅力,体会它们的美丽动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学情,采用多种教学措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之中激起更多的情感共鸣,拉近诗人与学生的距离,缩小历史的时空感,从而使我们的古诗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高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

(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0)

猜你喜欢

文学性个性模式
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词的吸收
后现代中国电影娱乐性对文学性的裹胁
《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
语言表达重“个性”
永续债券探析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虚拟的自由:创新与消解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