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体—用”系统的建构及功能释放
2020-12-23王培洲
王培洲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者,中国共产党人有着鲜明的政治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清晰地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遵循和政治主张。为了避免价值悬置,使政治价值观的应然要求与实践逻辑相一致,有必要以系统思维与系统分析为方法论,着力建构政治价值观的“体—用”系统,通过实现“体—用”耦合与互动机制实现政治价值观的知行合一,“明体达用”。在新时代建构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体—用”系统,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回应新时代的政治需要、强化政治建设、践行群众路线。
关键词:政治价值观;内在结构;党的政治建设;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20)06-0073-008
一、引言
在现代政党政治中,任何一个政党都有着明确的政治价值观。政治价值观表征着一个政党最本质的政治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追求先进性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成员——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①的天然政治基因与政治属性。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因党而生,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不断得到强调与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党的政治建设时要求全党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
显然,党的十九大对政治建设的强调突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研究者的理论关切。在研究进路中,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学术梳理发现,当前在此主题(也包含党的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等)的研究中存在着两个明显弱环:一是对政治价值观的意义分析和宏大叙事居多,导致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政治价值观的内在结构,缺少对政治价值观结构的分析;二是对政治价值观应然层面的研究多,缺少对政治價值观实然层面上的实践逻辑研究,尤其是缺少应然与实然的会通机制研究,导致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悬设”在观念层面,进而无法消除或减少政治价值观应然与实然的“内在紧张”。因此,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应然结构为切入点,在分析政治价值观的应然、实然结构基础上,建构“体—用”内在互动机理,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供理论依据。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
“体—用”系统的内在结构体与用作为一对重要的中国话语范式,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器”的思辨传统,又表征着西方哲学中“休谟问题”所关注的“应该”与“是”的哲学之辩。显然,更为人熟知的是,体与用作为一个分析框架,在近代以来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西学文化讨论中发挥了有效的阐释作用。本文拟借助体与用这对范畴,在遵循体与用的原初内涵基础上构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体—用”结构,以发挥“明体达用”之效。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以“体”指认“应然”层面,解决的是“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是现实行动的价值遵循。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讲的那样:“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政治价值观以“用”指认“实然”层面,为的是使“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避免价值悬置,用行动体现应然、证明应然。
“体—用”结构构建是为了使政治价值观应然与实然相会通,即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言”与“行动”相一致,防止政治价值观知与行的“两张皮”现象。因此,架构政治价值观“体—用”系统的目的在于达到知行合一,就“知”而言,需要在当前已有研究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内在结构,包括应然之“体”的结构和实然之“用”的结构。就“行”而言,需要使应然与实然能够充分互动与会通,进而使政治价值观有效运转。因此,本文所建构的政治价值观的“体—用”结构是一个复合式系统,通过分别对体与用的系统构建,实现“体—用”互动。政治价值观在“体—用”结构下的运行一是要实现体与用在各自系统中的“内部循环”;二要实现使体与用得以有效转化的“外部循环”。在双重循环过程中:应然引导实然——实然证实应然——被证实的应然获得更多认同感进而强化应然的解释力和引领力,不断促进政治价值观的“再生产”。
(一)政治价值观之“体”的结构
在“体—用”结构中,体的结构系统主要用来指认政治价值观的应然部分。因此,体的结构即政治价值观在应然维度的结构。在这个应然结构中,核心内层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追求、政治目标的本质性的价值信念,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意识和政治行动的价值定向;中间层则是由价值观所建构的理论体系,即通过理论学说对政治价值观进行的理论表达;外层则是由用来表征理论和信念的话语体系构成。因此,由里至表,政治价值观的结构是理想信念——理论学说——话语体系。如图1:
1.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应然结构中的核心,是政治价值观其他应然层面的最高政治标准,是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政治生命中最显著的政治品质。这个价值之“锚”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核心以及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的基本取向。就四个基本取向而言,从系统思维角度来看,忠诚老实是“党员——党组织”关系中的德性要求;公道正派是“党员干部——权力”关系中的原则遵循;实事求是是“党的理论认知——实践行动”关系中的行动要旨;清正廉洁是“党员政治本色”的底线恪守。终极价值、核心价值、基本价值构成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中的顶层设计。
2.理论学说
重视用理论掌握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鲜明特质。理论学说是在政治价值的“定向”下通过回答时代和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自觉建构而成的。政治理论在历史和实践中不断将政治信念理论化、逻辑化、具体化。在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回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立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格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上的先进性。
3.话语体系
“思想变革往往是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的先行,而它又通常是与一定的‘话语变换和‘话语革新相联系的。”刘学照:《话语与观念》,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7页。显然,话语相较于经常被置于学理层面探讨的价值信念和理论学说,具有更鲜活、更具体、更容易传播、更贴近群众的特点。政治话语阐释作用的发挥是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一个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中具有“外显”特征的一环,往往在具体阐释中不断体系化构成一套相互支撑、相互证成的话语体系。需要指出,政治价值观中的话语体系虽然与价值信念、理论学说同在政治价值观“应然”范畴之内,但其所指更明确更具体,时代感也更强。就中国共产党而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历史的“剧中人”,随着在历史舞台方位的变换,政治话语也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前提下不断发展创新。如“阶级”“敌我”等话语在革命时期发挥了组织、动员群众的巨大功效;在改革开放初期,“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黑猫白猫论”“摸着石头过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话语极大凝聚了党心与民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打铁还需自身硬”“补足精神上的‘钙”“ 打‘老虎,拍‘苍蝇”“敢啃‘硬骨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特色鲜明的话语凸显出中国共产党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等任务提供保障。
(二)政治价值观之“用”的结构
“用”把政治价值观拉回现实层面,面对现实,通过机制、具体政策等在实然层面形塑政治价值观的结构,保证政治实践向应然“看齐”。结构最内层是受价值所引导的制度,中间层是制度实践中的具体方针政策,外层是具体要求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行动。因此,政治价值观“用”的结构从里至表依次由制度、政策与实践行动构成。如图2:
1.制度
在现代化社会中,制度的重要性毋需赘言。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就政治价值观和制度的关系而言,制度受政治价值引导,但价值观同样需要制度提供保证。有学者直言“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现在需要的是一套完善的制度来维护既有的价值”。蔡志强:《价值引导制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页。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从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历史演进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政治价值的践行。党的十八大后“八项规定”的出台成为用制度保障政治价值的时代范例。不难发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做法是不断织密党内法规,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建设。《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与《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的相继出台,通过提升党内制度的质量和执行力保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有效运行。新时代,在党内法规制度对价值观构成的“制度保护”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党内不同位阶、不同方面的法规制度通过联动配合,杜绝政治价值观的“悬置”和“空转”现象。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列出了党员和干部的“正面清单”,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进行制度上的确认和框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则列出了“负面清单”,道明了违纪行为与相应处分。二是根据实践中的新情况对党内法规制度迅速修订调整。如2015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2018年又进行了新的修订;2016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在2019年重新进行了修订。综上,无论是法规制度之间的相互配合,还是其自身的与时俱进,都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运行提供了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制度供给。
2.政策
将政治价值观从观念层面投射进实践层面,一个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是“政策驱动”和“政策转化”。显然,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往往有针对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是政治价值观的载体。从价值认同角度来讲,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党员干部通过满足群众利益使群众得到幸福感的一刻,人民群众最先反应的恰是“党的政策好”,改革开放政策即是如此。以新时代党的脱贫攻坚为例,脱贫攻坚作为一个“攻坚战”通过一系列惠民的方针政策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而实现精准脱贫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脱贫攻坚的一系列的政策导向,事实上成为新时代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及政治价值观的再确认。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价值观通过脱贫攻坚被认同和理解。因此,在政治价值观与党的方针政策的互动中,政策以文件形式通过机制与程序的设置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运行铺设轨道。
3.实践行动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所表征出的先进性与使命感唯有完成向现实的“一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人要通过实践行动不断使政治承诺与政治要求进入“可被证实”的状态,这既关乎群众对政治价值观的认同,也关系着政治价值观自身的再生产(如通过树立榜样发挥榜样效应)。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目标、任务明确,政治价值观本质地规约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行动中始终作为“先锋队”,将价值观附著在行动逻辑之中,使中国共产党人的每一步实践都踩在“点子”上。在政治价值观实现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逻辑不仅突出理想信念,还要受到政治纪律约束,前者受政治价值观应然规范、制度、政策等的正向激励;后者通常表现为实践中由法律和党内法规组成的“负面清单”,二者共同形成中国共产党人工作中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内涵是政治责任。因此,在“明体达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逻辑表现为“政治使命——政治纪律——工作责任”。
三、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
“体—用”系统耦合的内在机理建构政治价值观“体—用”系统,分类归置体与用系统中的应然要素与实然要素,最终目的是实现“体—用”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使政治价值观在耦合中互动,发挥出“价值力”。这种价值力既是指如何发挥出政治价值观应有的规范能力,也包含作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获得政治价值观的实践动力,使政治价值观自我驱动、自我运行。总而言之,要打破“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之间的壁垒,杜绝“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使政治价值观达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理想状态与效果。在此目标下,“体—用”系统耦合一是要实现体与用各系统中子系统之间的内部循环;二是要实现体用两个系统之间的外部循环。如图3:
图3政治价值观“体—用”系统及耦合过程
(一)“体—用”系统中的内部循环机理
依前文论证不难发现,体与用两个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并非孤立存在,其结构在形式上能够紧密联系,在逻辑上能够自洽。这种结构上的逻辑联系使得在体与用两个系统里,各子系统能够从“里”至“表”或从“表”至“里”地进行相互自洽、相互转化、相互证明。
以“理想信念——理论学说——话语体系”构成的“体”系统为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信念子系统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核心价值,构成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分辨率”的价值底色。当“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观映射到理论学说之中,则有了马列主义的群众史观、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邓小平理论中的“共同富裕”、三个代表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等。进而言之,这些内含人民逻辑的理论学说通过话语建构使中国共产党人的宏大政治使命转换为更直接、更具体的“人民话语”。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理论的与时俱进,人民话语也从革命形态的革命话语转为改革形态的改革话语与治理话语,如在革命阶段强调“打土豪分田地”“阶级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改革开放后,在改革开放初期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在新时代强调“美好生活”“共享发展”等等。
同样地,以“制度——政策——实践行动”构成的“用”系统为例。党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章程,对党的各项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制度规范到行动落实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党章中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战斗堡垒”作了具体要求,即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事实上,党章对基层党组织的设立、基本任务、目标等的制度化规定,在各地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其得到迅速的落实。如,党的十九大以来,为保证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三年时间里通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组织力,达到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效果。显然,在政策向实践行动的转换过程中,政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具体实践行动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同样以广东省为例,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为了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各地基层党组织依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了“把支部建在村小组”“把支部建在网格”“把支部建在楼上”等有针对性的具体实践方案。
(二)系统之间的外部循环机理
体和用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在于实现两个系统的外部循环,这是应然不断指导实然、规范实然,实然不断接近应然、支持应然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与用各子系统通过相互转化,最大程度地使政治价值观能够明体达用,知行合一。
1.“体”对“用”的价值引领
以“体”系统中的“理想信念”子系统与“用”系统中的“制度”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为例,“体”对“用”的价值引领表征为以政治价值观引领制度和机制。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通过不断地将崇高的政治追求与政治使命制度化,作为政治价值“顶层设计”的理想信念才得以真正发挥其价值引领的功效。仍然以政治价值观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分析对象,为人民服务所要求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原则,需要依靠坚实的制度来提供保障。在人民至上的理想信念与制度的深度耦合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为其实现提供了保障。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过程中,“在党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不仅能维持立法、司法、行政的协调运转,而且能保持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保证上下一心、举国齐动,而这也是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谋发展的原因所在”燕继荣等:《中国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此外,还应注意到的是,在理想信念所表征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治使命通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得到常态化的实践机制。
同样地,在政治价值观制度化的过程中,党的理论学说也不断地转化为具体政策,理论学说中的“大道理”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其切中人民群众在实现美好生活中的“小利益”。在“理论学说——政策”之间的转化便是如此。以群众理论为例,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讨论中得到的理论共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改革开放作了理论准备,而“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符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燕继荣等:《中国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使改革開放政策得以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持续展开。“话语体系——实践行动”之间的耦合机制亦然。
2.“用”对“体”的反作用
必须强调的是,“明体”的目的是“达用”。“用”作为“体—用”系统的价值实践一端,不仅承载、表征、践诺“体”系统中的应然指向,而且能动地反作用于“体”系统,不断形塑着“体”系统的应然价值。在“体—用”系统的外部循环中,“用”系统对“体”系统的反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实然之“用”证实应然之“体”,强化“体”的认同。“体”系统指向应然,目的是为共产党人的具体行动提供价值引领和价值规范。而当应然价值与实然行动达成一致时,不仅要看到政治价值观强大的指导意义,更要看到“用”系统用制度、政策、实践行动进行着对应然的“强回应”,实然之“用”通过创造价值实现的载体、条件、环境等回应应然之“体”,不断使政治价值观中可被实证的部分得到证明。显然,被行动实证后的政治价值观会变得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简而言之,在政治價值观的认同过程中,通过“摆事实”而“讲道理”,使得道理的政治认同度得到强化。正因为被实证的应然价值往往能得到更高程度的伸张与弘扬,有学者提出在研究价值观时应注重探究从实然到应然的路径,强调“我们在讲中国道路和中国精神时首先就要弄清楚并说明基本的、完整的‘实然”李德顺:《立足“实然”讲好“应然”》,《党政干部学刊》,2016年第1期,第8页。。
其二,实践之“用”倒逼应然之“体”,促发“体”的创新。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鲜明特质,同样也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之中。在政治价值观的“体—用”系统中,“用”的实然系统除了要不断走向“体”的应然系统,也不断地向“体”的价值系统反馈新问题、新情况、新实践,往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倒逼“体”系统,促发“体”的创新。众所周知,党章中明确规定的“先锋队”定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鲜明政治属性。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阶层开始变得更加多样、更加复杂。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个现实思考体现在了党的十六大对党章的修改之中。由此,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先锋队”成为“两个先锋队”,即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显然,“用”系统在问题倒逼中使“体系统”不断创新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在理论和话语上进行“价值再生产”的过程,亦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过程。如,在新时代为了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在反“四风”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党的群众路线注入了新时代内涵,形成了“为民务实清廉”所表征的新时代群众路线话语。又如,中国共产党要在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政治承诺,是对人民至上政治价值观的再确认和新表述。
四、“体—用”结构下中国共产党人
政治价值观的功能释放中国道路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语境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知和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本质地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政治方向,更加准确地把握好“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价值遵循;新时代党的建设突出政治建设,更需要政治价值观建设为政治建设提供价值支撑;新时代党群关系面临新的情况,更需要通过走好群众路线来实现政治价值观中的人民至上原则。
(一)有效回应“新时代”的政治价值需求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都极度重视政治价值观的培养、践行与纠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刻所做出的政治承诺需要恪守一生。在此意义上,践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是一个“老问题”,对党员个人而言是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对党的实践活动而言,则是不断强调从严治党、为民服务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建设之所以成为一个“新问题”,则是因为当今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都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都处于新的时代条件与新的实践要求共塑的“新时代”情景之中。新时代需要回应的意识形态考验是:在新时代面临的风险、挑战、机遇和问题中,中国共产党——一个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大党,在追求政治使命和政治目标过程中能否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显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既需要在“体”的层面释放出“观念的力量”,为新时代的中国之治提供“方向感”,消除政治风险,使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获得更高的“能见度”和“分辨率”;又需要在“用”的层面以制度、政策和行动的方式落地,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个政治逻辑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以满足和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这种紧迫感源自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使命、新征程、新任务,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在场”正是要满足实践中的“政治需要”,抵御“政治风险”。如,在“党与国家”层面,通过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政治定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与社会”层面,用政治价值观引导社会风气,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通过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有效地动员和组织群众,在发挥组织力的过程中凸显政治导向。在“党与市场”层面,坚守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在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的同时,驾驭资本逻辑,杜绝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二)强化党的政治建设,保证“政治上的先进性”
新时代党的建设布局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党的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政治价值观内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政治追求和政治品质,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求是》,2019年第14期,第5页。。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9年1月31日印发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坚定政治信仰”,强调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坚持政治路线、站稳政治立场。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这种政治上的先进性,必须重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所发挥出的(目标)引领、(行为)规范、(理论)支撑等功效,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放的新时代激活“红色精神谱系”,发挥出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所表征出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政治理想和目标上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人锲而不舍地追求共产主义,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终极价值,就此而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再者,表现在立场上的先进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先锋队,既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行动逻辑中最牢固的底色。此外,中国共产党人对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坚守、对党的组织制度的遵循等也凸显出政治上的先进性。这种政治上的先进性,既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特质的价值呈现,又在全球治理视域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在“体—用”构成的政治价值观内在结构中,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功能释放保证了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不仅表征出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的政治属性,更说明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求下强烈的现实导向和问题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求是》,2019年第14期。。显然,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应然之“体”落在实然之“用”的过程中,“偏差”在所难免。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人”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群体形象,但在具体实践中,在个别党员身上仍然出现了不讲政治、淡化政治、“四风”问题以及“低级红”“高级黑”现象。这就需要通过践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对初心与使命再确认、对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再强调、对理想信念再伸张,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困难甚至诱惑中不断进行“价值纠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任务过程中坚定价值上的自信,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上的先进性。
(三)激活群众路线,践行民心政治
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体—用”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中,能否回应群众、动员群众、获得群众认同是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要想保证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使党和人民在新的时代目标下形成奋斗共同体,就要将政治价值观观念之“体”转化为实践之“用”,通过重申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汇聚思想上的“最大公约数”,凝聚共识,以践行人民至上的民心政治。
进而言之,在党群关系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深刻意义在于:激活群众路线(“网络群众路线”也是新时代群众路线的重要特征),在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如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把群众组织起来的过程中,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根植内心的价值法则,真正做到人民至上。简言之,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与群众打交道、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回应策略、治理技术、工作手段,而且是一种价值和情感上的自觉,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杜绝在某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打工心态”、才能将“佛系”党员、“佛系”干部转化为使命型、责任型党员干部,才能真正在價值层面上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避免“塔西佗陷阱”。
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尤其注重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体—用”互动正在于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先进性”转化为“政治上的自觉性”,这种“政治自觉”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这就是说,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时代任务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逻辑不仅仅是遇到问题后的“倒逼式”回应,而且是(通过深调研)更加主动、更加自觉的“主动出击”,从发现问题表象到解决深层问题和潜在问题,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用”的实践工作中高质量地践行群众路线,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增加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感。
(责任编辑: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