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教育理念的 教师核心素养培育
2020-12-23何源平李东斌
何源平 李东斌
〔摘要〕强教必先强师,培育教师核心素养是教育竞争国际化的时代诉求,也是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更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探讨积极教育和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契合点发现,教师核心素养教育与积极教育在培养对象、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和培养环境等方面内在契合度高:两者都是围绕“教与学”两个主体展开的教育,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与理念,在内容上注重积极品质和情感的培养,都根植于社会大环境下致力于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基于积极教育的理念,以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理论、积极教育理论为指导来探索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以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关键词〕积极教育理念;教师核心素养;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4-0008-05
一、积极教育与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四个契合点
(一)培养对象:围绕教与学两个主体
积极教育和教师核心素养培育都是围绕教和学两个主体开展的。Seligman[1]认为积极教育是指同时关注个体学业成绩和幸福感水平的一种教育模式,后来他进一步将积极教育定义为注重学术技能发展的传统教育,辅以培养幸福感和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的方法。任俊[2]从中国特色的角度出发,结合现实教育和传统观念,提出积极教育指教育者以学校和师生现实状态为基点,以积极的理念和行动为手段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的教育。余磊[3]认为:积极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兼顾幸福和教育的一种模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课程学习、课程活动获得幸福感、价值感的教育。积极教育是教师和学生通过积极的互动过程(教学技巧和教学内容),使其在传授(学习)知识的同时,双方能够在其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格。综上,研究者普遍认为的“积极教育”是指,借助于探寻以及施展教育系统中面向学生成长以及教师发展存在积极影響的潜力性因素,进而让全部教育系统慢慢自亚健康转变为健康的一类教育发展观念[4]。
关于教师核心素养,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提出,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应具备知识、情感、能力方面的核心素养[5]。杨志成[6]认为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是教师在职前学习和职后实践与培训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满足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看上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但是培养教师核心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正式公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迫在眉睫。“善学者必有善教者”,“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生发展与教师密切相关,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产生价值驱动,为拟定教师核心素养做出了方向性指导,也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树立了新风向标。总之,从整体来看,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为了顺应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趋势,紧紧围绕着教和学两个主体展开的。
(二)培养理念:倡导“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是积极教育倡导的教育理念,也是教师核心素养培育应该一以贯之的基本准则。George M. Jacobs,Willy A. Renandya[7]认为积极教育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它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学习,寻求建立在学生个人和集体力量的基础上,并鼓励学生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承担起与同龄人合作互动的责任。曾辰[8]认为积极教育是指以发挥个体潜能为立足点,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引导并激发教育参与者的积极体验,旨在增加其获得感的一种教育理念。积极教育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努力创造个人的积极体验,这有助于成就动机形成,强调达到目标的驱动力可以使个体进一步肯定自我。积极教育也是一种幸福教育,是一种学业发展与人格发展并重的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致力于寻求学生的积极力量,并在实践中将这些力量进行扩大和培养[9]。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2016年发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与基本内涵》,为了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未来社会建设者,教师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师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与学生学习相衔接,以育人为本,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立德树人为根本[10]。放眼国际,美国的教师素养框架是围绕学生关键技能建构的,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起点。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着重指出,要从学习者中心、教师身份认同和服务专业人员和团体三个维度来构建“21世纪教师教育模型”[11]。国内对教师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都基于国外研究成果总结经验和相关文件政策而提出的。2012年,我国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本”,要求尊重中小学生权益,以中小学生为主体。2016年,我国台湾地区颁布《教师专业标准指引》,以“教育爱”“专业力”“执行力”三个标准为出发点提出十条教师专业标准。综上,我国教师核心素养立足于“以生为本”的理念,是为了满足自身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备素养和关键的素养。
(三)培养内容:注重积极品质与情感
积极教育与教师核心素养培育都主张积极品质和情感的培养。积极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理论密切相关,正如Seligman所建议的,“在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应当着眼于未来,要更多地关注他们在积极情感、社会责任、人生意义、人际和谐、成就、意志、自由、成长等生命的积极方面的发展”[12]。要求教育要以个体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为起点,增强个体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使学生在个体和集体层面形成积极人格。而积极人格是健全人格、健康生活和幸福人生的前提,作为一项灵性资产,它主要指个体的热情、积极、乐观、向上、专注、毅力、忠诚、守信、勇气、真诚、勤奋、谨慎、公正、善良、爱心、谦逊、宽恕、仁慈、慷慨、自律、幽默、感恩,以及具有创造力和责任心等人格特质或称之积极力量,最终形成六种美德: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卓越[13]。培植六种美德,既实现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格的终极目标,也达到了教师个体幸福和奉献社会所必备的优秀品质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14]。这其中所谈的“四有好老师”与上述的“六种美德”有异曲同工之处。
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探析,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观点。有学者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表述,将教师核心素养指向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的学者将教师作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提出教师核心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不管从何种角度谈教师核心素养,都离不开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如学者吴海尧[15]通过研究认为教师核心素养有五个方面:爱,指向教师的精神世界;谐,指向教师与信息时代、朋友、学生甚至包括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关系;能,指向完成任务的技能;学,指向教师的自主生长;强,指向教师的身心状态。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教师职业伦理素养被赋予重要的地位,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都是教师核心素养的体现。如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教师具备的专业理念与师德,要具备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以及公众的信任,都表明了对教师品质和情感态度的要求[16]。就教育内容而言,积极教育和教师核心素养培育都主张关注人的情感价值、美德品质的培养,重视潜能与内生力、生命与幸福教育、个体融合社会、自我人格健全与发展的积极意义。
(四)培养环境:根植于社会大环境
积极教育与核心素养教育都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综合环境因素。积极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其中积极的组织系统,最早是由杰米森提出的,他提出无论对哪一个而言,其生活均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单位,因此怎样才能让他们构成一个积极的环境系统,打造一个有助于培养出积极人格并且拥有积极情感体验的人至关重要[17]。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组织系统的重要性,环境对人的经验和潜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在积极的组织系统下才能身心和谐地发展,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积极的社会、家庭、学校等系统[18]。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在群体层面上的研究,包括公民美德以及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积极健康的班级和校园文化等[19]。积极教育根植于不同的社会组织体系,关系到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受到各种社会组织体系的影响,在社会大环境下培育出具备积极人格的个体并获得幸福感的教育。
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也需要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的。欧盟通用教师核心素养提出了三个维度:与他人合作、充分运用知识和技术与信息、紧密联系社会。欧洲联盟和欧盟理事会将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核心素养是一系列可移植,具有多种功能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个体获得个人成就和自我发展,融入社会,胜任工作的必备素养”。曾文茜、罗生全[20]认为,教师的核心素养,即21世纪教师必备的关键技能或能力,其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教师具备终身学习力,提升专业发展以应对21世纪的全球变革、教育改革的挑战。上述有关教师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都提到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性,突出教师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最终都是要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的,要扎根于社会,融入社會。
积极教育与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源于不同学科,但其价值取向如培养对象、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和培养环境等方面有诸多契合之处。总之,这两者都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共赢,为实现“使人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终极目标而努力[21]。
二、积极教育为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提供指导
(一)积极心理学:培育积极品质,促进教育幸福
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重要成果,是积极心理学走向实践的重要体现。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挖掘人类潜在积极的力量,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最终使人类迈向幸福。积极心理学还强调,人的积极属性并不仅仅是补救其消极属性的工具,而是要将个体优势作为其发展的根本目标。Seligman和Flourish[22]通过对世界文化体系的系统研究,归纳出全人类都珍视的六大美德,以及构成这些美德的二十四项品格优势。他们指出,幸福的源泉就包括二十四项品格优势。而且任何个体都具有其特有的调节、适应、理解和主动吸收正在变化的环境中“优势”的能力,这是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应对机制,通过这种适应或顺应,人可以获得生理幸福和心理幸福。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我国研究者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在教育领域对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结构进行了探索,认为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质能够为个体拥有幸福而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这些品质包括高度责任感、宽容待人、品德高尚、充满活力、积极心态、专注、敏锐观察力、思维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李君、葛操[23]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编制出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包含智慧、人性、勇气、仁义、超越和节制六个维度。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影响教师的教书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石[24]。培养教师核心素养,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主张,将其科学原理和先进观点应用于教师素养培养过程中,把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能力素质和促进人格健全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试图以积极的态度培养教师积极的行为模式,促进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育过程中,同步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人本主义理论:满足学生优势需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最早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人本主义理论。作为积极教育的第二理论基础,它主要强调要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生认知的增长,而是要以培养健全人格为主要目的,遵从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心,努力创造积极的成长环境,培养和帮助学生使其潜能得到完全发挥。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罗杰斯创立,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潮,引入了诸如幸福感、乐观、善良、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高峰体验与自我实现等重要概念,它重视人的本质,给予人更多的自由与尊重,与积极心理学一样都重视人的积极层面。它的理论主要强调要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以及良好育人环境的作用。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他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按照其能量大小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在于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解放。它主张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用人类文明的各种成就培养学生,使其身心诸方面得到丰富、协调的发展[25]。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根据学生的优势需求,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自我实现价值为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符合学生优势发展的教师能力、优势和品德,防止各种心理问题,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教育关系。
(三)积极教育理论:关注师生积极成长,构建积极的教育观
积极教育主张“使人真正成人”,是积极心理学走向实践的重要体现,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新命题,旨在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能力,把人自身拥有的内在积极品质与潜力潜能挖掘出来,全面增强人的积极体验,最终实现个体和群体的积极人格而实施的教育。目前更多学者已意识到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引入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国内学校教育开始关注人类优势与潜能,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探讨如何让学生能够获得持久、稳定的幸福。总之,积极教育的宗旨可以归纳为:一是让教育过程成为学生的积极求知过程;二是让师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三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四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教育是为了促进个体更好地积极成长而提出的新的教育观念、方法、手段,是对教育的一种完善。教师应当具备积极的教育价值观、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教学观、积极的成效观等系列观念。在行动上,教师要创建积极的环境,积极研究教学、积极地指导和引领、积极地参与、期待和关注学生。构建积极的教育观,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幸福,培养教师的幸福、积极的特质和美德激励为目标,关注师生之间的积极成长,并围绕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科学的调解方法、积极投入、积极关系、积极意义六大模块进行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大环境下,树立积极教育理念,把加强和促进教师核心素养培育,作为教育立德树人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前提条件,是形势所逼和现实诉求。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出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的成长也不可忽视,教师具备了积极的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Seligman M E P,Ernst R M and Gillham J. Positive education: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interventions[J].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009,35(3):293-311.
[2]任俊.积极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3]余磊. 积极教育视角下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7.
[4]杨胜才.以“积极主义教育”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18(1):159-162.
[5]謝凡,陈锁明.聚焦教师核心素养 勾勒“未来教师”新形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小学管理,2016(11):35-38.
[6]杨志成.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研究[J].教师发展研究,2017,1(1):44-49.
[7]George M J,Willy A R. Using positive education to enlive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J]. RELC Journal,2017,48(2):256-263.
[8]曾辰.积极教育的缘起、现状及前景展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2):107-110.
[9]罗佳.积极教育的发生、发展与展望[J].教育导刊,2017(11):23-26.
[10]刘科.“以生为本”的教师核心素养:动因、内涵与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0(6):76-80.
[11]张光陆.教师核心素养内涵与框架的比较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5):101-106.
[12]Seligman M,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 Am Psychol,2000,55 (1):5-14.
[13]裴英竹.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中的探讨[J].高教论坛,2020(6):67-72.
[1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01).
[15]吴海尧. 教师的五大核心素养[N]. 中国教师报,2017-03-15(014).
[16]王潇晨,张善超.教师核心素养的框架、内涵与特征[J].教学与管理,2020(3):8-11.
[17]李立辉.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20.
[18]汪炳.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19]梁惠.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20]曾文茜,罗生全.国外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价值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7):9-16.
[21]裴英竹.以积极教育理念推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创新理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0):225-226.
[22]Seligman M E P,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M]. Free Press,2011.
[23]李君,葛操.基于教师文化的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构建与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45-48.
[24]余欣欣,李山.积极心理品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2):88-95.
[25]潘昊良,刘涵.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理解与建构——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思考[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3):97-101.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赣州,3410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