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改革探索
2020-12-23陈琳
【摘要】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设计了一整套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行动研究计划。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产出驱动”“输入促成”以及“师生合作互评”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行动研究计划通过收集课堂观察、半结构式访谈、教师反思日志、同行教师反馈等多种渠道获得行动研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对教学实践有效性、反馈与总结,为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读写一体;形成性评价
【作者简介】陈琳,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一、引言
读写能力是语言学习中的两项基本技能。然而,在当今以互联网作为重要媒介的信息时代,新生代的英语学习者普遍发生了读写危机( reading and writing crisis)(张绍杰,2012)。Krashen(1982)提出的输入假设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发生的重要条件,且以输入的语言材料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为最佳。Swain( 1985) 提出的输出假设在承认语言输入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可理解的语言输出同样是语言习得发生的重要前提。因此,探索一种能够融合输入与输出,有效地提升大学英语学习者读写能力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解决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读写危机,是亟待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领域,诸多学者和英语教育工作者开展了积极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在理论研究方面,张新玲(2009)基于元认知理论,论证了读写结合教学有助于学生调用规划、监控等宏观认知策略及选择、组织和整合等微观认知策略,从而提高英语读写能力。张德禄(2012)基于多模态学习理论,建立了多元读写的理论框架及多元读写能力的教学培养框架。在实践探索方面,学者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宏观层面,王雯秋(2013)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基础,提出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微观层面,徐浩(徐浩,高彩凤,2007)开展了一项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王初明(2012)提出“读后续写”法,并介绍了两项关于“读后续写”法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有无英语输入的协同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有显著影响。读英语之后续写能够抑制母语汉语迁移,阻止汉语语境知识补缺,英语写得更地道,犯错率也更低。”
综合以上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都清楚地认识到语言学习中,输入和输出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是这些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些学者们都是基于“先输入,后输出”的思维模式,论证了输入对于输出的重要意义,但未能关注到输出对于输入的反作用。第二,这些研究对于产出任务的评价倾向于以测验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未能进行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第三,以上研究對于教学实践效果的评价局限于学生产出任务的成绩,除少量文章采用了对于学生的访谈,其余未能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并分析数据,从多角度验证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因此, 本文尝试设计一项融合语言输入与输出,且包含多层次、多角度评价方式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模式及教学行动研究计划。
二、理论依据
基于对“输入-输出”理论的深刻理解及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秋芳教授提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理论体系,以下简称POA。该理论开创性地提出“先输出驱动、再输入促成”( 文秋芳,2015)的教学流程。在输出驱动阶段,首先设计“产出”场景,并让学生尝试产出,用于激发学生输入的动力。之后要求教师确定恰当的产出目标和与之相匹配的产出任务。在输入促成阶段,教师描述产出任务;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在产出结果的评价方面, 产出导向法创设了“师生合作评价”模式来组织、平衡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机器评价与人工评价。自产出导向法问世以来,众多外语教育工作者尝试将这一革新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探索。
三、教学模式及行动研究设计
1. 目标。
(1)了解本校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在英语读写能力提高方面的需求。
(2)总结现行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探索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特征及规律。
(3)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模式及方法。
(4)进行行动研究,在低年级本科生英语教学中实践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模式。
(5)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半结构式访谈、教师反思日志、同行教师反馈等多种渠道收集行动研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可行性建议。
2.教学环节设计。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笔者设计了大学英语读写一体课前“产出驱动”“输入促成”以及“师生合作互评”教学环节。
“产出驱动”环节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教师呈现读写任务的主题,布置语言输入材料。(2)课上学生尝试完成产出任务,一般要求学生就主题写出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完成这样看似简单、平常的产出任务并非易事。此时他们内心会产生一种学习压力和动力。(3)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教学目标一般分为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可以发布正式的产出任务。
“输入促成”环节具体包括三个步骤:(1)教师明确完成产出任务所需要的语言技能与思维技能作为课堂学习的任务。(2)选取一篇能够充分体现步骤1中语言技能和思维技能的文章作为课堂精读的文本。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难度递进的课堂学习子任务,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以便提取完成产出任务所需要的语言表达方式。(3)学生尝试输出。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当堂草拟写作提纲,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指出问题,完善提纲以便课后完成产出任务。
“师生合作互评”环节,强调“学中评,评中学”。这一环节具体包括三个步骤:(1)课前阶段。学生提交产出成果,教师选择并评阅典型样本,评阅典型样本。所谓典型样本,是学生作品中可批可改的中等质量的作品。教师还需设计课堂师生合作互评的具体步骤,依据产出目标设定评价重点。最后拟定评价清单。(2)课上阶段。首先,教师讲清本次评价的目标与重点,发布评价清单。其次,将典型样本发给学生,学生需要首先独立评价典型样本,然后结对子交流,之后在教师的引领下,依据评价清单进行全班的讨论与评价。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并阐述自己的理由。(3)课后阶段。学生根据课上掌握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依照评价清单,修改自己的作品。之后对修改过的作品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同伴互评,互评之后可以借助机器评阅系统进行辅助评分。教师有计划地进行抽查修改效果,总结整个评价活动,选取2-3篇学生作品作为范文,供学生欣赏,交流。
3.教学效果反馈与总结。本文设计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计划,同时可以作为一项教学行动研究,主要包括数据分析与反思总结,分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教学效果判断、教学方案修订、教学规律总结、提出教学建议六个步骤。内容有:综合分析学生前测后测成绩,对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整理分析教师反思日志,整理分析同行教师的观察笔记及反馈意见。最终形成对教学实践有效性的判断并为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四、结语
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这一符合中国外语教育国情的特色理论,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模式及行动研究计划,旨在为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提供一种可行的实践方法,为解决教师在实际读写教学中的困惑及难题提供支持,从而提升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效果,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一次有意義的探索。在此教学行动研究中,教师作为研究者同时也是研究对象的双重身份,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读写教学意识,形成个人的读写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 quisition[M]. Oxford:Pergamon, 1982:63-73.
[2]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M]. //Gass S,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85:235-253.
[3]徐浩,高彩风.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7(2):184-190.
[4]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2-7.
[5]王雯秋.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5):58-62.
[6]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547-558.
[7]张新玲.读写结合写作任务研究综述[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1(16):75-80.
[8]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2):9-14.
[9]张绍杰.读写危机:当今英语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