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运用

2020-12-23陈泓锦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应用翻译大学英语

【摘要】语言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文明成果,属于文化的范畴。在人类的交际中,语言是最方便交流沟通的方式,使用频率最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和交流逐渐增多,除了包含经济上的往来和交流,还会包含文化和语言上的交流。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增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

【关键词】传统文化;翻译;大学英语;有效应用

【作者简介】陈泓锦(1982.06-),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光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翻译。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项目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9 D428。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逐渐形成了学习英语的热潮。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不仅传承了中国的文化,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翻译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分析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创新,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高要求。大学英语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积极改革创新,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努力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要想实现大学英语的跨文化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仅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和认知,并通晓其用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非常重视对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涉及较少,更不用说将两种文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运用英语来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甚至因为不能正确地应用英语表述中国传统文化,从而造成国外对中国文化在理解和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很容易出现“文化休克”的现象。在语言学习中,翻译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重点掌握的技能,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当今,单纯的语言研究已经很少见了,对语言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要适应这种变化,将语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运用翻译的方式实现跨文化的交流,运用英语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准确的表达,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和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和传承观念,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好地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

二、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和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发展现状

1.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在英语教学中还不是很普遍,教学的重点是学习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文化等内容。在日常练习和训练中,绝大部分是关于西方文化和思想的翻译内容,而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内容非常少,这不仅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文章基本上是英语国家的原版文章,其中涉及很多英美国家的文化、教育及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很多专业词汇等,而其中与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比较少,甚至是一个没有。这种状况,客观来讲,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表现在让学生全面地融汇西方文化,学习他们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文化等,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缺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学生在进行中文翻译成英文的练习时,一旦遇到传统文化的翻译,往往会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下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3.当前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单纯注重语言翻译,而忽略了文化翻译的学习。经过英语学习,很多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对日常用语进行快速翻译,但是,当遇到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时,通常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这个内容,如果只是将简单的单词进行堆砌,很难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准确地表达出来。翻译工作,其实就是文化间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对相关语言背后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因此,跨文化的知识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是用语言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想准确地翻译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做好专业词汇的学习,才能在之后的练习和训练中取得进步和发展。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和大学英语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1.注重对高校英语教材的优化和选择。从各高校的英语教学实践来看,现在使用的教材虽然在版本和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教材内容所涉及的文化和思想都突出了英美国家,有很大的相似性,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却少之又少。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高校的英语教材进行改革,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适当地融汇其中,特别是英语翻译部分。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在进行翻译训练或者练习的时候,如果涉及一些西方的文化内容,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似内容进行关联、渗透,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翻译方法。例如在涉及宗教信仰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除了要详细讲解西方有关宗教的相关知识,也要将我国的佛教、道教等宗教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中国文化中相关知识的表达和翻译。另外,在学习有关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我国众多节日融汇其中,从习俗和重要意义方面作出一定的比较和关联,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中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深刻地认知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这对更好地学习语言也是有帮助的。

2. 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養和执教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是指路明灯,因此,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执教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英语教师对西方国家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等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并对西方的发展有一定的认同感,非常重视实际教学中的融合和渗透。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却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和融合,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英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关系,不利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一定程度会影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英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英语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执教能力,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时,英语教师能够快速地将我国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自己的储备库里调拨出来,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认知到中外文化间的巨大不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和热爱。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加强在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教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也能够得到学习和传承。

3.英语教师要树立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发展和创新的意识,将中西方文化观念进行客观的比较,希望能够有更深刻的感悟和认知。例如,在学习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时,在一些师生的观念里,西方国家的发展比较快,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中国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和落后的。但是在古代,我国很多朝代的经济发展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产生了很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和相关的文化,比如晋商文化、徽商文化等,中国人将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并为国家间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种文化发展融入课堂教学中,运用英语翻译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学习和掌握,并不断提升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相关文化资料的搜集工作,一旦在实际教学中有涉及,就可以便捷地融汇其中,并适当地表达自己对文化、观念的新理解和新认知,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词汇的翻译和积累。当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内容,主要是摘选自英美国家的原版文章,其中涉及的词汇和句子,都体现了西方国家的传统和文化,其中自然不会出现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和句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融汇,通过例句讲解或者练习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俗语“秀才不出门,知晓天下事”,其中的“秀才”如果从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不好掌握,如果理解为“学习、读书的人”,那么翻译起来就简单多了。同样的,“天下事”采用直译的方式为“things under the sky”,这样的翻译方法会使读者造成一定的理解偏差和误导,不知道怎样正确地理解。其实,这个词的正确译法是“the  world affairs”。通过英语教学的课堂学习,学生可以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到很多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并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作出正确的翻译。学生在进行英语应用实践中,特别是针对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就需要充分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正确而精准地表达其意思,不引起他人的误解和费解,也就是说,英语用词也要讲究准确而恰当。

5.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日常积累。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众多俗语和谚语等内容,要使用英语对其进行准确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在悠久的历史中,人们总结出很多俗语和谚语,它们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带有浓重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表面来看,这些俗语和谚语比较简单,也好理解,但是如果将它们翻译成英语,未必能够准确地将其意思表达出来,不仅要深刻地理解这些俗语和谚语的意思,还要通晓汉语和英语的文化差异,才能够比较精准地将其正确翻译出来。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正确地理解这些包含民族文化的谚语和俗语。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还在学习中将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6. 英语教师要强化翻译技巧的应用。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其中的“渔”就是运用在翻译中的技巧和策略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只需要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直译即可,读者可以准确地理解其意思。而有些文化知识不能单凭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简单地直译,不仅不能表达其意思,还可能引起他人的困惑和费解。要想准确地表达其意思,就需要运用到一些翻译技巧。例如,可以运用借用法,也就是说,有些中文谚语或者俗语和英语中的某些谚语表达的意思相近,在翻译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引用过来。比如,“物以类聚”在翻译时就可以借用英语中的谚语“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來表达,意思非常贴切。

四、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的逐步深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英语翻译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着传统文化和英语教学的共同发展,但是,只要广大英语教师积极探索有效措施,一定会推动传统文化和英语翻译教学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6):265-266.

[2]王曦,王珊珊.融中国传统文化于课堂,提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0):11-12.

猜你喜欢

有效应用翻译大学英语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