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力牵伸与等长收缩对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20-12-23周冬长冷松柏曾湘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斜方方肌静力

周冬长 冷松柏 曾湘莲

惠阳三和医院科教科,广东省惠州市 516211

随着现代办公的发展,同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就是常见的一种疾病,疾病发生后患者常表现出颈部疼痛不适、上肢肌肉疼痛不适、肌肉僵硬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均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及干预[1]。在对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上,一般只采取指导患者卧床休息、运动锻炼、肢体活动等的常规干预方式,但实际情况显示常规干预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探讨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2]。近年来,本院在对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干预中,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上斜方肌静力牵伸+长收缩运动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确诊其符合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患者的颈肩部位疼痛时间均>1个月[3];(2)患者均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并且患者临床资料也完整;(3)患者在治疗前均知晓研究目的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3)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以下两组:实验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6.2±2.4)岁;疼痛部位:左侧疼痛13例,右侧疼痛12例,双侧疼痛5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5.9±2.2)岁;左侧疼痛12例,右侧疼痛12例,双侧疼痛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的方式,主要包括睡眠干预及运动锻炼,睡眠干预上主要是辅助患者保持充足睡眠,同时避免在工作过程长时间以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指导患者每天坚持对颈肩部活动20min,2次/d,运动方法上主要先是保持两脚平伸同肩部同一宽度,双手掐腰,闭目顺时针旋转头部10次后逆时针旋转头部10次,之后进行双侧上肢的前后伸活动。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对患者的上斜方肌静力牵伸连同等长收缩的运动干预,具体的干预策略如下:(1)静力牵伸。持续实施静力牵伸,每次的牵伸时间为30s,松开30s,持续反复5次。牵伸时辅助患者以90°角背靠座椅,髋部及膝部均屈曲90°,双脚均平行置于地面,将足背部屈曲90°,颈部尽可能地前屈。(以拉伸右侧斜方肌为例,左侧同理)干预人员站在患者面前,使用右手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左手放在患者右侧肩峰部位并且进行前部牵拉,牵拉强度以患者感觉上斜方肌有紧张感为宜。患者上斜方肌若无明显牵伸感的话,辅助患者朝被牵拉的一侧转动头部以取得满意的牵伸效果。(2)等长收缩。上斜方肌使用最大力进行活动,每次持续6s后放松30s,持续反复3次。干预人员指导患者双臂保持伸直,双手的十指交叉放在患者右侧肩峰部位,让患者最大限度地进行耸肩,让患者以体重对抗操作人员的力量,尽可能避免出现位移情况。(3)牵伸及等长收缩。操作人员对患者进行一次牵伸,持续30s,牵伸结束即刻进行等长收缩训练,持续训练6s,之后休息30s后对肌肉进行重复的牵伸及收缩。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标准。颈肩部位疼痛均完全消失,可正常活动,1年内无疼痛复发为显效;疼痛症状基本得到缓解,部分患病部位仍旧存在不适,半年内不复发为有效;疼痛及体征未见明显变化或加重为无效。(2)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采用上斜方肌等长肌力测试椅评价患者右侧上斜方肌MVC肌力,主要是测试时让患者双肩做快速及最大用力耸肩,保持6s,取测试过程平稳1s以上的曲线平均值为具体数值,重复测试3次;进行右侧上斜方肌疲劳试验,主要依据右侧上斜方肌MVC肌力测试结果计算患者右侧斜方肌30%MVC数值,借助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对应肌电中位频率(MF)及肌电平均功率频率(MPF)斜率进行疲劳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患者在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临床指标 对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在各项临床指标上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改善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受长期伏案工作、不良生活习惯及姿势固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肌肉常处在低负荷持续收缩状态[4]。此外长期伏案工作也造成肌肉缺氧及肌肉损伤,从而引起颈肩部肌肉疼痛,疼痛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为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5]。

对于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多是指导患者坚持卧床休息及运动锻炼等,但是该干预方式的效果并不满意[6]。而实施上斜方肌静力与等长收缩运动干预能弥补常规治疗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对上斜方肌静力进行牵伸,能够让挛缩的结缔组织延长,且牵拉产生的应力也可作用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减少肌肉或肌腱因低能量过度引起的损伤,缓解疼痛[7]。而等长收缩运动则可通过对肌肉组织进行反复的挤压,避免血管系统产生肌肉泵效应,这样可促进局部代谢产物、炎性物质的排出,此外还可借助肌肉舒张所产生的抽吸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帮助肌肉恢复正常的供血供氧,使得患者症状得到早日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8]。本文结果显示,在疾病治疗效果上,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在治疗后疼痛、肌力及肌肉疲劳缓解等指标上,实验组指标改善幅度也明显要比对照组更显著,这充分提示联合干预的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针对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治疗中采取上斜方肌静力牵伸联合等长收缩运动干预方式,可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肌力及缓解疲劳指标,让患者可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斜方方肌静力
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基于有限元仿真电机轴的静力及疲劳分析
带孔悬臂梁静力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ABAQUS的叉车转向桥静力分析
摆脱斜方肌,练出天鹅颈
摆脱斜方肌,练出天鹅颈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正常人不同臂展角度上斜方肌的弹性
斜方棋
静力性拉伸对少儿短距离自由泳打腿急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