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筋活血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疼痛症状的临床研究*
2020-12-23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胡朝鹏 牟成林 刘其赞 刘锡津 沈向楠 崔书国 (石家庄 050011)
提要 目的:研究展筋活血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BEIS)术后残余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BEIS术后残余疼痛且辨证属于血瘀气滞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展筋活血方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并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展筋活血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BEIS术后残余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明显,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最主要的症状是腰腿痛,好发于中老年人。[1]目前医学界对该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经长时间的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者,可选择手术治疗。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相比较于传统开放式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术后患者康复快等优点,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疗效肯定,逐渐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2]但是,随着BEIS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中发现,部分行BEIS手术后的患者仍残留有腰部和(或)下肢疼痛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笔者辨证为血瘀气滞证,采用口服我科经验方展筋活血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 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我科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BEIS术后残余疼痛症状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3.1±6.5)岁,平均病程(11.48±3.66)个月;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4.3±7.2)岁,平均病程(11.33±3.16)个月。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血瘀气滞证诊断标准:术后腰腿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腰部拘急板硬,俯仰及转动受限,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根据以上症状,辨证分析即可诊断。
1.2.2 纳入标准:⑴年龄在20~70岁;⑵行BEIS手术(BEIS技术)后残余疼痛症状,且术者均为同一主任医师;⑶符合该病的中医诊断标准;⑷治疗前1周未口服中药汤剂及止痛药物;⑸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分,需治疗者;⑹所有病例均通过伦理审查,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与脱落标准:⑴手术节段非单节段;⑵手术完成不顺利,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⑶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术后椎间盘感染者;⑷合并腰椎滑脱、腰椎结核、腰椎骨折等其他可引起腰腿痛的相关疾病;⑸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或精神疾病;⑹患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疾病;⑺不信任中医中药,过敏体质或对中药成分过敏者;⑻不能坚持治疗或自行接受其他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口服展筋活血方及塞来昔布胶囊,中药饭后0.5 h温服1袋,2 次/d,塞来昔布0.2 g,1次/d,7 d为1疗程。⑴展筋活血方的组成及制备:当归12 g,姜黄15 g,川芎20 g,独活15 g,怀牛膝9 g,千年健、枳壳各15 g,炒白术、鸡血藤各20 g,桃仁10 g,茯苓15 g,红花 10 g,白芷、炒杜仲各15 g,以上中药,文火水煎,取汁约400 mL,分装 2 袋,200 mL/袋,所有中药均由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由制剂室制备。⑵ 塞来昔布胶囊 (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106,执行标准:进口药品注册标准 JX20130156 ;生产企业: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1.3.2 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次,1次/d,7 d为1疗程。
1.3.3 观察记录时间点:治疗前、治疗3 d后及治疗7 d后。
1.4 观察指标
1.4.1 疼痛指标评价:采用VAS[4]评价疼痛指数,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直尺,从左至右依次为0~10,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数值越大代表疼痛程度越高。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标出数值,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数值。如图1。
图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1.4.2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标准并结合临床制定。治愈:椎间孔镜术后残余腰部及下肢放射痛完全消失,日常工作和生活完全正常。显效:椎间孔镜术后残余腰部及下肢放射痛症状基本消失,劳累或受凉后复发,腰部一般功能可,日常工作和生活基本正常。有效:症状虽有所缓解,但日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2.1 疼痛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 d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评分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继续治疗至7 d后2组VAS评分继续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评分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治疗1疗程后2组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评分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3。
表1 治疗前与治疗3 d后 VAS 评分比较 分)
表2 治疗3 d与治疗7 d后 VAS 评分比较 分)
表3 治疗前与治疗7 d后 VAS 评分比较 分)
2.2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4。
2.3 不良反应情况 2组患者均按照试验要求完成试验,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有认识,认为其属于“腰痛”“痹证”的范畴,经络不通、血瘀气滞所致发为本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以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疾患。该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手段颇多,目前微创手术是该病手术治疗领域的热点。随着微创理念的普及,BEIS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相比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费用低、创伤小、康复时间短等优点。尽管BEIS技术优点众多,但仍然存在术中神经损伤、硬膜囊破裂、创伤出血、术后残余腰腿疼痛症状、瘢痕粘连及术后复发等并发症。[5]根据中医学理论,BEIS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一样,均会导致筋骨的损伤,致使患处血逸脉外而成离经之血,阻滞气血运行,故而不通则痛。[6]
表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BEIS术后残余疼痛现象在临床上时有发生,是BEIS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认为术后患者出现残余腰腿疼痛的原因可包括:⑴手术操作时间过长;⑵术中操作可能刺激或损伤神经;⑶腰椎生物力学的失衡;⑷术中出血过多而造成术后的瘀血残留刺激神经根或是术后手术操作区域渗血渗液对周围组织及神经根的刺激等,[7-8]导致出现疼痛。中医古籍文献对本病并未有明确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仍可将其归属于“腰痛”“痹证”的范畴。据中医学理论分析,手术攻伐正气而致脉络受损,血逸脉外而成离经之血,脉络瘀阻形成瘀血,瘀血阻滞气机,气机受阻则血行不畅,血瘀则气滞,“不通则痛”,则见术后腰部疼痛;此外血逸脉外而致脉络气血亏虚,肢体失于温煦濡养而致疼痛,“不荣则痛”,故术后可见下肢疼痛。此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可参照筋伤三期辨证分型为血瘀气滞型,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根据该病证特点,笔者特采用口服我科经验方展筋活血方治疗,方中以当归、桃仁、红花为君药,当归活血兼顾补血,桃仁、红花二者相须为用,更助化瘀之效;川芎、枳壳、牛膝、杜仲、千年健助君活血行气为臣药,川芎辛香走散,乃“血中气药”,以助行气之功,牛膝、杜仲、千年健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荣养周身而止痹痛,此外牛膝引血下行,给瘀血以出路,使瘀去新生;茯苓、白芷、独活、炒白术健脾益气,此为佐药;姜黄、鸡血藤逐瘀行气、调经止痛,为使药。全方配伍得当,诸药合用,共奏展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9],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肌体血流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抑制肌体炎症反应,以利于术后瘀血吸收,并抑制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水肿反应,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神经恢复,发挥消炎、镇痛、解痉、改善局部组织循环以促进瘀血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从而改善术后疼痛症状。有研究表明,中药辨证口服治疗具有缓解神经根压迫、减轻神经根化学炎症、修复神经损伤、调节自身异常免疫等作用。[10]西医保守治疗主要是给予抗炎镇痛药物,塞来昔布胶囊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COX-2来抑制前列腺素等炎症因子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因其副作用小,且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目前已成为骨科术后镇痛的常规药物。[11]
综上所述,采用口服展筋活血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符合伦理学要求,展筋活血方有展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塞来昔布胶囊能够抗炎镇痛,二者结合能够更快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且该治疗方法见效快、无创伤、疗效明显,且无副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中药简、便、廉、验的特点,是治疗BEIS术后残余疼痛的一种好方法,便于被患者接受。今后还应继续观察该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提供更多的临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