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
2020-12-23吕萍萍
吕萍萍
(中共塔城地委党校,新疆 塔城 834700)
文本学研究的史料中,关于马克思1845 年春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动机虽有不同说法,但其中一点理应受到关注,即“1844 年至1846 年间是马克思思想产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对《提纲》的理解应被置于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具体语境中”[1]89。就《提纲》的历史价值,恩格斯曾提到,“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2]211-213。这里的“新世界观”就是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强大真理力量。因此,《提纲》具有里程碑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基础性和标志性文献。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从整体上全面把握《提纲》思想内容的逻辑,深入认识和领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伟大变革,并汲取真理力量和创新智慧,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成为指导我们新实践的思想武器。
一、明确《提纲》文本研究的切入点和重要地位
“文本研究虽然不构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全部内容,但它是这种研究的永恒性基础。”[3]5而“文本、历史、理论、现实这四者本身就是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文本研究和历史研究是阐发理论和服务现实的基础”[4]。这深刻地揭示了文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最终指向是观照当代社会现实问题,即只有“寻找当代社会与马克思当年的思考的内在关联, 将会理性而客观地使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呈现’出来”[3]7。
从《提纲》文本研究看,“随着研究资料的丰富和研究的日益深入,学术界对《提纲》的独立价值越来越重视”[5]15。南京大学课题组关于《提纲》学术影响力展开的定性定量分析中指出,“学界对《提纲》思想的整体性研究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提纲》的研究力度,全面挖掘其思想脉络和整体逻辑”[6]24。它为我们指明了当前《提纲》文本研究的努力方向和切入点。虽然“对《提纲》存在不同的文本解读,导致对其思想史地位和价值的不同理解”[5]15,也进一步影响着《提纲》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中的地位。但笔者认为,《提纲》的写作时间,尤其是其内容对马克思思想转变的澄清和体现,已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提纲》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马克思卷帙浩繁的文本群中,《提纲》属于完成却未发表的作品之一,它实际是马克思为他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详细制定和阐述他们的新哲学观点而写的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1888 年,当恩格斯再次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发现《提纲》“完成了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哲学的系统批判”,“与他的著作在观点上,尤其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部分存在一致性和互证性”[5]15,所以,“恩格斯出于理论总结和阐发的需要,才加工整理出版的”[7]41。而自问世以来,《提纲》“就承担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阐释的艰巨使命 ”,它“是马克思文本中为数不多可以直接用来作为哲学本体论建构的依据”[7]40,原因就在于“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乃是他在前一时期 (从1843 年借助于费尔巴哈转向唯物主义到1845 年初《神圣家族》的发表)提出的诸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进一步发展和总结;这个提纲也提出了新的问题,表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思想”[8]201,它是“对马克思的新思想体系的高度凝结,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5]16。因此,随着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重视和深入推进,人们也越来越深刻体会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提纲》思想内容逻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批判性之间搭建逻辑桥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帮助我们更全面系统地领会《提纲》的现实观照。
二、《提纲》观点的逻辑及对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一)《提纲》哲学观点的逻辑
11 条的《提纲》,内容言简意赅,却有着严密的逻辑。首先,总体上《提纲》阐述了三方面内容,即“一是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阐明了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二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三是从阶级基础、哲学功能和使命等角度阐述了新旧哲学的区别”[9]83。其鲜明体现着“破”与“立”相结合的阐释逻辑。其次,具体来讲,“‘实践观’‘人性观’和‘哲学观’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要表达的三个中心主题”[10]56。其内在逻辑体现为: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在人性观和哲学观共同促成的基础上确立和形成了以实践观为核心的新世界观。也就是说,“只有基于人的客观的实践生活去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才是‘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方向”[10]58。而实践问题则是《提纲》的中心议题,“其全部内容都是围绕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开的,实践范畴居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位置,实践的观点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10]58。最后,从11 条的内容结构看,“《提纲》的第一条具有‘总论’的性质,是《提纲》的‘纲’”[10]57,“它为整个《提纲》的全部内容确立了思想基调”,“构成整个《提纲》的根本宗旨”[11]14;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此前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就在于其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0]58;表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主张基于实践的能动反映论,以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传统哲学奠定了一块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石”[12]3。第二至九条作为分论部分,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观察世界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人的本质”[9]83,并系统阐发了新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如只有实践才能证明和检验思维的真理性的观点、实践的革命性观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观点等。基于此,马克思在第十和第十一条总结性地“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局限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和历史使命”[9]83。这些基本观点既体现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实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超越传统哲学,并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关键所在。
(二)《提纲》观点对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基于实践的能动反映论,决定新时代改革和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性地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而“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由于“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导致了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3]499。这明确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在认识方式和认识路线上具有根本性区别,即“旧唯物主义是从客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世界,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去能动地理解世界,由此宣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是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而是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能动的反映论”[12]3。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确立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到了新的历史关口,由于多方面原因和长期积累,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接踵而至,不仅呈现出新老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特点,还形成了许多利益藩篱和羁绊。这印证了邓小平早先提到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4]1364。新时期这些新矛盾、新问题是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需要我们能动地认识和把握。而要能动地认识和把握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就必须坚持在实事求是基础上不断地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到的“摸着石头过河”中的“摸”字就指出了人们主动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基于实践的能动反映论,也体现了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12 年11月习近平在广东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5]这既全面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16]39,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在不断实践探索过程中能动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内在规律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获得的。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18]。因此,新时代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更大的决心啃硬骨头、涉险滩,冲破思想的束缚、突破利益藩篱,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2.只有实践才能证明和检验思维的真理性观点,要求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马克思在《提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离开实践的思维……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3]499。这告诉我们,“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证明真理,意味着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纵观改革开放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由1978 年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引发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才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我国才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通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实践探索,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势,但也应看到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仍存在着需要变革和完善的地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敢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和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会像邓小平曾讲的“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19]。而证明和检验的标准只能通过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即看这一制度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能够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以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和坚信: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在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也将在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进一步彰显其优越性。
3.实践的革命性观点,为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马克思《提纲》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3]500可以看出,实践的革命性既包括对环境的改变,也包括对人自身的改变,而“‘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的‘革命的实践’,实际上是讲人对客观世界进行的改造取得了实际成果”[12]。这为人们如何正确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指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人们进行不同方式的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是不同的,有的可以起到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有的则没有成效,还有的甚至会产生消极阻碍作用。40 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也充分证明,好的改革愿望,并不一定都能产生良好的实践效果。比如,有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没有从本地实际出发,引进一些“三高”企业,结果是经济效益不明显,原本良好的生态环境却遭到破坏。实践表明,这种“三高一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主要原因,同时,它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也就有了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和淘汰“三高一低”企业,大力发展“两低一高”,即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企业举措的提出。实践的革命性观点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推进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仅要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良好改革愿望,而且还要有能将良好的改革愿望付诸实施并能够取得良好成效的正确路径,而这种正确路径往往来自于社会实践中对自身的教育和改造。惟有此,才能达到并始终保持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进而保证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且尽可能地避免走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18]。
4.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给我们一把认识和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历史性哲学难题,也是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501强调了要“把握人的本质的‘生成论’维度:‘人的本质’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更强调人及其具体实践活动的历史性生成”[10]。改革开放实质是一系列问题倒逼出来的,同时它又是在不断解决各类问题和矛盾中深入推进的,所以,“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18]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18]。这表明,新时代改革开放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问题也越来越难解决,但即便如此,也必须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而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对于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继续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下,各部门如何相互配合促进各方面体制机制配套并协调推进?进一步市场化过程中如何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如何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如何使社会腐败得到有效遏制等诸多问题,由于人们思维方式差异和看事物角度的不同,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但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就需要把握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20]278。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最终是靠人来实施和推进,而改革所涉及的利益调整也是不同阶层的人的利益调整,改革成果不仅由人来分享,同时,改革的成本和责任也必须是由人来承担。所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使我们明确了新时代改革根本上也是要按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变社会中各种不适当关系和调整好各方面利益。换言之,在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只有抓住“人的本质”这个关键,深入到复杂的社会联系和矛盾冲突中去,才能全面考虑到各种利益诉求,并有效把握不同利益的交融点,从而准确作出解决问题和矛盾的科学决策,即“钥匙”,以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5.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观点,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在于不断从实践中创新。马克思《提纲》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3]501。马克思首先是通过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角度,将实践归结为社会生活的本质。一方面,人“离开最基本的实践即生产劳动 ,就无从认识和把握整个社会及其历史”[21]119,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人们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它指出了认识和批判一切错误思想的根本途径:从社会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给了人们战胜神秘主义观念的思想武器,从而使实践成为了人们自觉的社会行为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就集中而又生动地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条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改革开放40 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 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 年来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 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 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它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中创立的[18],并又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是在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确立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它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2]。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7],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用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取得的伟大创新成果。进入新时代,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创新精神进行的一场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任务的新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到发展,都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并伴随社会实践创新而不断得到深化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40 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18]所以,要继续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上写下精彩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的崇高远大理想,决不能靠敲锣打鼓喊口号,而必须在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而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实践创新中取得的。因此,在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更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8]。
6.“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13]502的观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它立足和关注现实社会,并通过深入到具体的社会现实中,去分析和研究现实问题从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这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整个人类社会服务的科学真理。“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22]。这一论述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作出的准确而全面的概述。它是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球发展大环境特征的基本诠释。然而,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世界经济仍动能不足,复苏乏力,同时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恶化、难民潮等经济社会问题的出现,国际社会特别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质疑经济全球化并采取逆全球化的行径。但即便如此,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发展潮流,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和必然趋势,因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问题,就否定抑或反对经济全球化都是不可取的。对于国际上一些政客依旧信奉的“强权即真理”旧观念、认为世界还停留在“丛林法则”的旧时代并且对国家间关系还秉持着“文明冲突”的旧思维以及仍幻想着自己是这个世界救世主的认识,都是有违世界发展趋势的。这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立足和面向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趋势,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拨开缠绕在经济全球化之上纷繁复杂的表象,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本质,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作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才能解决好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既发展自己又造福世界。这正是习近平指出的:“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18]。
7.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一门致力于推动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科学。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3]502,深刻阐释了哲学的使命是要改造世界。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认识和深入把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内在规律,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政治勇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22],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24]241。面对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仍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深入认识和掌握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不断运用规律、改革创新、主动作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和群众却忽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不仅出现了对有些问题认识不到位的地方,也出现了脱离本地实际偏执于“拿来主义”生搬硬套某些西方理论或是照抄照搬他人的经验做法,以及不切实际地追求根本达不到的发展目标和搞一些“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既影响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也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没有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学、真用,从而也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在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理论指导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也需要在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25]。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而注重理论创新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和实践型政党锐意进取的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正是有了它的科学指引,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这一思想也将在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由此表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了时代前沿,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指导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
三、结 语
进入新时代,我们重温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不是回到纸堆中皓首穷经,而是要带着我们当前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回到出发点,让经典著作中“活的东西”为我们认识和解决所面临的各种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提供指导。这里提到的“活的东西”就是恩格斯所说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5]。马克思《提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这里的“里程碑意义”不仅仅是说《提纲》提出了科学实践观,形成了唯物史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在辩证法和唯物论上都彻底的科学理论,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说《提纲》阐发的哲学观点在当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始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就如习近平提到的:“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 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26]66。而要使经典著作中“活的东西”在当今重新并持续不断地焕发出活力和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不能仅仅死记硬背原理、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而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27]。以上正是必须坚持从文本研究重温马克思《提纲》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一研究视角也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争取国际话语权,解决“挨骂”问题提供了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