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与茶包装设计创作方式的互通性研究
2020-12-23邱飞
邱 飞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民间美术应该属于比较难定义的那一类美术门类,从一种原始的混沌到雅俗的共赏可见。实用意识巫术观念与器物民俗风精华融合,诞生了剪纸,刺绣等风格独特却有结构严谨,雕镂精湛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性,时光更替民族融合伴随民间美术的世代相传,晚清的学制改革促使了新学的到来。新概念的“设计”出现,民间美术也逐渐成为了“设计”的灵感源泉。
士人亲茶,由茶品“诗”;唐茶起兴,宋代发扬唐宋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转型期,“隐”与“仕”并存这也引发“诗词”的黄金时代到来。茶与士人亲缘,品茗、卧榻之侧畅谈风雅,聊自然温蕴旨趣。芳馨中构筑着士人日常生活与社会生存图景,这使得“茶”成为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唐人陆羽怀念师傅的一首小诗倒出了明心静雅,士人思想修养与审美意趣。士人于茶品自于“器”,茶独有的文化气韵与传统造物之“器”的密切相关;
茶素来与文人雅士有关,又使用于民间;“味”与“形”上存在共性的血脉,人类的审美诞生,圆形与尖状型器物的使用拉开了民间美术的滥觞。彩陶的豪放信笔、青铜器的龙凤纹饰的交替、织物象征阶级的纹饰、日用器皿上的植物动物纹饰的的交织、寺观墓室内象征身份的点滴……这些构成这文化传承的精髓中倾注着人类改造自然的种种印记,代表着人类进步的精髓。开始于唐的茶叶,味色并存,雅俗共识,包装为最初视觉的辨识;分科越来越细致民间美术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存在,茶叶包装设计也逐渐成为独立门类,本文将从民间美术的造型形态阐释其对茶叶包装设计的一些影响,在互补状态下两者又是如何依存的。
“包装设计”是西方引进的一种设计形式,初到中国涵盖在“图案”为命名的一种大设计体系中。新的“包装设计”在国内推行近百年,是西方现代设计的翻版传统元素与西方的结构的嫁接移植。又是基于传统本土文化认识的独立设计形式的演变。而民间美术自带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内涵是日常生活的迸发,是人们劳动过程中的总结,具备着共识性。这些无疑能为“包装设计”提供接地气的途径,并且可以克服单调乏味的形式构成感。进一步看,茶叶与民间美术都兼有古哲学思想的特性,“观物取象”的造物观道器观念的并构阐释着自然观察驾驭着品味呈现;
新的视角决定设计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那么如何打破新手段带来的束缚,使得茶叶包装设计更加具有吸引力,借用民间美术民族的共识感使得审美精神进一步的介入便是中合理的途径;那么深入研究民间美术的图形、色彩、文字规律也就成为茶叶包装设计观念“另辟蹊径”。
1 民间美术与茶叶包装设计图形共识
茶叶包装设计的图形几乎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展现的,民间美术中的年画,剪纸,刺绣等都是平面形式作为承载体。茶叶包装设计的图形与民间美术所兼有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共有的借鉴性,其图形创意设计者可以通过民间图形激发灵感对图形进行改造,特定的要求下对一个或多个组个形式的结构重组刻画,再赋予图形本身更加深刻的寓意和更加广阔的视觉心理的创造性行为和美学意义上的升华。“图形”是设计的核心是传播的手段,民间美术也以传播信息为根本原则;然设计需要具有创造思维为引导独具匠心的表达方式,图形画面上以引导性勾起关注、并留下深刻印象最后达到警示性目的。
民间美术的造型中方式具备了概括、简化、夸张、变形、等简化提取,以大胆的想象、形象的变幻结合着现实中对美的认识呈现。茶叶包装的图形设计也具有这些特点,但造型上的夸张带来的寓意往往不如民间美术那么直观易懂。譬如剪纸民间艺人只是休闲之余对生活向往表现,人牛连绵不断表现出对丰收的喜悦。图形侧面的牛代表行进的方向,而正面的人脸所洋溢的喜悦却是生活的荣誉,侧面与正面的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有向往感,是“移情”代表。茶包装设计的图形设计上借用此造型的手法,简单的图形在方形的纸面上构成稳定的形式,借用行进的图形方向来表现主题物的运动感。使得“雅”味中带有生活的共识,借用剪纸正负形的关系将“吃茶”变成日常生活的欣赏;这为当下茶的包装设计提供了新思维方法的和突破二位思考的方式的构成。
民间美术的符号性的约定俗成,象征性的造型早已形成共识的图形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去,能带来更新的创造,精神理念无数的可能性;譬如,“金骏眉”,为红茶中小的分支,此茶的包装基本都选用“皇家”御用质感的形制;包装的外型上借用中国元素“儒雅”,设计者思考的是民间美术中常见的纹样,惯用方法是纹样解构后重组的再造,借用对称与对比的现代设计手法来展现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无以穷尽。这些据体的结构与重构的造型,可以说是民间美术给图形设计带来无限的遐想。图形设计实质在于将传统图形及其元素赋予了现代的新意,同时也给茶叶的包装设计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包装设计的图形不仅仅是造型的归纳,它结合了设计实用性共同的的思维观念,形体变化上也可转变为文字,色彩为辅助的手段等来完成等多种表现的形式。
2 民间美术与茶叶包装设计色彩的相知
色彩是沟通的桥梁,魅力无限充满着象征,民间美术的色彩更是绚丽无限,促使着整体的象征的意义。艺术之始思考“色彩”的传达的属性,在格罗伊斯的描述中得知色彩与象征的客体有关,为时兴文字里描述最多的诗性与画意化身的合体,具有可贵的灵魂与存世的价值。设计真正功能基本上是全理想化商业的东西,也可以是去装饰化在不界定外表的鲜艳华丽,而非精确的抒情工作。那么当人们在需求一件商品时,最先感受到的是色彩的惊艳,由此给视觉的引领。那么色彩的原理也就成为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同时还需掌握色彩所象征的寓意,而民间美术中的色彩出现都是与象征共生的,这能给包装设计带来的是引领与归纳的作用。
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信仰影响着世人,建构的色彩的美学体系彰显着东方文化特色,契合视知觉促进内容的表现。独特的淡化模仿感性为上的审美惯式,支配着生命活动的信仰崇拜。譬如刺绣,红色针线的交织构成着色彩多层面的象形,红色自实用在人类开始就象征着吉祥如意,文明启蒙阶段的陪葬坑里尸骨旁边红色岩彩带领的也许是升仙的寓意,或象征的血液的澎湃。民间刺绣中红色使用相对较多,新娘的红色的嫁衣绣一对斑斓的鸳鸯,寓意吉祥圆满的到来祝福新人。
色彩观的共鸣使的情感的沟通更进一步,茶叶包装的设计里色彩的应用一般都偏向“雅”。传统色彩元素在不同的语境表现的意味均不相同,借用了这种色彩的原理可以是茶叶包装设计的一种新的尝试。视觉知觉与传统文化元素碰撞,以色彩元素的本质成为载体,根据茶叶自身文化设计的需要、调整促使设计目的更加准确。这样也就呼应了民间美术的色彩的整个情调,儒雅中按照吉祥的主题展开的雅俗共赏。
现今茶叶包装的设计的主流来看,设计师往往盲目的最求色彩的所谓“高雅”忽略色彩的寓意。民间美术所提供的很多进入的路径便是借鉴的手段,年画、剪纸、皮影等无拘无束的自由寄托着淳朴真挚的情感,流露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与人情的冷暖。茶包装的未来设计可以吸收借鉴原始与现代形式象征寓意,不是意味追求所谓的构成。
3 茶叶包装中文字的借用
包装设计中文字是重要的构成元素,很多的设计师将它作为独立的科目来研究。文字不仅人类沟通的工具,更是记述者。汉字作为交流传播媒介,造型和结构变化法则都是无穷尽的。龙山文化起汉字代表着特别意义的图形,象形的图形化识别到现代文字的抽象概念。设计师使用文字的图形解构重叠与并置等设计手法,形式上的构成运筹帷幄之中;放意以喻追求象征的转化使得文字形象的代表视觉的传达运用传达创作者的主观意图。
茶叶包装上的文字的设计所坚守审美的底线是与现实的统一,很多的文字设计遭人诟病,坦率地说并不一定是文字本身的形象造成的,而是应用的不合时宜带来的视错觉。那么,文字的设计要突破思维定势,引入设计思维突破文字与图形设计经渭分明的两个领域的界限。民间文字符号中,“福、禄、寿、喜”文字图形化的使用非常多,它们的象征寓意不用言说,它们分别代表着人们乐观生活向往的审美情趣。日常生活中婚礼庆典中以喜字展示,字体变形后出现“双喜”并用这个符号,它所传递的是超越常识的喜悦。还有连体字的金玉满堂,视觉上看是文字构成,但是它是一种图形的关系。这个方式在茶叶的包装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方式,以饮茶器形制代表品茗乐趣,譬如“润雅堂”的茶叶包装的设计,“上为壶,下为杯”,整体设计感从气韵中透着白茶的浓郁。
民间文字表述的“意境”是通过抽象化图形的转化,直观再现的象征性的表白,也是“文以载道”传达方式。图形化的谐音转化方式也是日常表现经常使用手法,这文字的六要“象形”的意义呼应,例如,“雅致”一词,它呼应明代绘画里的“雅”也常在日常生活中以语言表述,它代表着安静和平淡的天真又象征着高雅脱俗,在民间剪纸中经常把“雅”变形图案化处理,诸如清秀雅致,芬芳淡雅等。“雅致”也是在当下茶叶包装设计中常使用的手法之一,那么借用民间美术中剪纸,刺绣的字体的图形化处理,使得茶叶包装的文字设计创意手法中透着“黄金罍”“白玉杯”的气息,给的饮茶人“器”与味的共鸣。
民间美术为茶叶包装设计以启迪,提供着两者的共鸣与互补;未来设计的角度更为宽广,茶为民族文化中的一脉相承其包装的设计更是文脉的象征与继承。传统文化的挪用与滥用是非常不严谨的态度,代表着肤浅的认知,会带来无限的笑柄。
4 结语
综上,民间美术的借用需尊重图形创作的共知性,深入研究构成的连带范式,这样的形式借鉴才是文脉的传承,茶叶包装设计向民间美术的索求;以民间美术与茶文化传统文明的共识,构建茶包装设计的创作原理上达成合理的共通性,萃取其精神直观传达的要领,借鉴民间美术简化统一的图形模式,创造出兼具文脉与时尚的视知觉形式,深入到大众日益精进的文化诉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