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动力疗法结合综合护理治疗鲜红斑痣106例疗效观察

2020-12-23王聪敏岳丹霞王宇佳李海涛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光敏剂不适感红斑

王聪敏,岳丹霞,王宇佳,李海涛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色斑(por in tains,PWS)和微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畸形,发病率为0.3%~0.5%。常在出生时发病,不会自行消退,开始表现为红色斑片,随年龄增长,颜色逐渐加深,呈紫红色,皮损逐渐增厚形成斑块,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结节,部分结节会破溃并反复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功能。以往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较多,且大部分患者疗效不佳[1,2]。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通过静脉注射光敏剂,光敏剂迅速被血管内皮细胞吸收和富集[3,4],经光照射后产生大量活性氧物质,从而损伤靶组织达到治疗目的的新型治疗技术[5]。PDT 在治疗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疼痛增加治疗难度,从而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笔者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对106例鲜红斑痣患者进行PDT,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不仅使疼痛得到了缓解,而且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激光美容中心接受PDT的106例鲜红斑痣患者,其中男47例,女59例,年龄在3~45岁,平均年龄28.64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6例,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12~45岁,平均年龄25.22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44岁,平均年龄32.06岁。发病部位位于头面部、颈部、胸部、上肢、下肢,其中23例有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发病。病变呈浅红色或暗红色23例,轻度增厚者44例,明显增厚或伴结节改变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采用PDT 前,均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皮肤超声等检查。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鲜红斑痣者;②年龄在18~65岁;③患者依从性强;④已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理解可能的疗效和风险。

排除标准:①光敏性疾病者;②卟啉症及对卟啉过敏者;③癫痫、精神疾病者;④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严重受损者,如肝硬化、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等疾病;⑤感染性皮肤病的急性期,如水痘、带状疱疹等患者;⑥瘢痕体质者;⑦凝血功能异常者;⑧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PDT。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要签署使用光敏剂知情同意书及治疗同意书,并拍照存档。

1.3 护理

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包括治疗前护理、心理护理、治疗中疼痛护理干预及治疗后护理;对照组仅在治疗后进行常规护理。

1.3.1 治疗前护理评估患者的皮损,详细交待PDT 的适应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治疗前沿拟照射光斑区周围按其形状贴好胶布条,并用双层黑布遮盖非照射区域,胶布条不覆盖住红斑,以离开其边缘1 mm 为宜。保持照射区清洁卫生,剔净遮挡的毛发。

1.3.2 心理护理 鲜红斑痣大多发生在面部,是一种身心疾病,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后的成功案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1.3.3 治疗中疼痛护理 光源照射期间,多数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一般情况从光源照射10 min左右开始有刺痛感,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皮损部位的不适感和疼痛会逐渐增加。方法:首先在不适感开始时尽量使用单一自然风作为护理方法,可缓减治疗区域的不适感和疼痛,待疼痛持续增加时患者自觉缓减不明显时,再给予制冷设备吹风缓解症状,且从低流量开始,随着灼热感和疼痛的逐步加剧来增加制冷机的制冷功率;密切观察患者,待患者需要身体安抚时,给予手握压力球进行减压放松同时护士给予按摩穴位(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或针灸止痛。并结合舒缓的音乐、与患者聊天、转移注意力、身体安抚等方法,让患者身心放松,缓减疼痛带来的身心压力,尽量避免因疼痛和烧灼感导致患者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护士做好感同身受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时间和光照治疗剂量。

1.3.4治疗后护理治疗后3 d 内间断冷敷,每日3~4次,每次至少持续20 min。严格避光1~2周,主要指阳光、蓝光、绿色光。第3 周逐渐恢复户外活动,外出注意防晒,穿保护性服装,戴墨镜1个月。告知患者多饮水,多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及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体内光敏剂的排出[6]。禁食光敏性食物,禁止长时间接触电脑、电视或手机,以有效防止光敏反应的发生。告知患者遵医嘱完成正规、足疗程治疗,定期随访。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结果对比,采用双盲法,由1位激光美容医师和2位未参与该治疗的皮肤科医师评定治疗结果[7]。疗效分型采用5级法[8]:①优秀:红斑消退80%~100%;②良好:红斑消退60%~79%;③一般:红斑消退40%~59%;④差:红斑消退20%~39%。⑤无反应:红斑消退0~19%;总有效率为①②③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中,实验组优秀25例(44.64%),良好8例(14.29%),一 般17例(30.36%),差4例(7.14%),无反应2例(3.57%),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优秀19例(38.0%),良好12例(24.0%),一般6例(12.0%),差7例(14.0%),无反应3例(6.0%),3例中途放弃治疗(6.0%),总有效率为88.0%。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3例患者中途放弃治疗,其中1例患者第1次治疗过程中无法耐受疼痛,在治疗中强烈要求主动放弃治疗;其他2 例患者治疗中出现烧灼和疼痛,不能耐受而出现心慌、胸闷不适,给予平卧、吸氧、休息10~20 min 后好转,而后放弃治疗。实验组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无1例放弃治疗。

3 讨论

PDT是利用光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通过静脉注射光敏剂后,立即被血管内皮细胞大量摄取,血管内皮细胞因含较多光敏剂而对光动力学作用十分敏感,此时给予合适的光源照射,可激发光敏剂光化学反应,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释放相应的凝血因子,启动凝血过程,形成血栓,进而破坏畸形扩张的毛细血管网[9]。PDT对周围的正常组织影响较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而这些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可以通过一定的护理手段避免或将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以往国内治疗鲜红斑痣常用的光敏剂为血卟啉衍生物、癌光啉,属于第一代光敏剂,为数种卟啉成分的混合制剂,在体内存在时间较长,术后避光期常需30~90 d。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单体卟啉类光敏剂,为第二代光敏剂,具有组成单一、结构稳定、高光毒性、代谢迅速、不良反应小等优点[10]。第二代光敏剂为单体卟啉剂,术后避光期仅需7~14 d。与第一代光敏剂比较,第二代光敏剂具有性质稳定、体内排泄快、皮肤光敏反应持续时间短、安全性较大等特点[11]。但病变周围正常组织细胞也会吸收很少量的光敏剂,在治疗过程中亦会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常见为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灼烧感、不适感等,由于个体差异、性格等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不同患者对不良反应耐受程度不一样,因此,治疗过程中有少数患者会因为无法耐受疼痛等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PDT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显著提高了患者对疼痛、烧灼感、不适感的耐受度。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对照组有3 例患者因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以及其他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而实验组无患者放弃治疗。因而笔者认为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更能使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最大安全治疗剂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PDT 与传统治疗相比,具有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如果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就能够避免或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光敏剂不适感红斑
溶酶体靶向吲哚氟硼二吡咯光敏剂的合成、双光子荧光成像及光动力治疗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引导下光动力疗法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多形式健康宣教及培训对乳腺癌术后肢体肿胀、不适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牛奶光氧化研究进展
消除“不适感”缩短“过渡期”
车改在基层:“不适感”如何调适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大红斑的特写
光催化还原CO2体系的研究
自己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