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老年消瘦、贫血、骨破坏为表现的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

2020-12-23

实用老年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骨痛电泳贫血

1 病例资料

病人,男,84岁,因“体质量减轻半年余”于2017年1月4日收入我科。病人近半年来无明显原因体质量下降约10 kg,无发热、心悸、盗汗,无食欲改变、手抖、眼突,无多饮、多尿、口干等症状。在外院查血常规:WBC为5.42×109/L,RBC为2.21×1012/L,Hb为74 g/L,PLT为178×109/L,大便隐血阴性。头颅MRI示:脑内多发腔梗灶,脑萎缩,脑白质变性。既往有T2DM病史二十余年,平素服用二甲双胍降糖(近几个月自行停药),有右侧面瘫史多年(1个多月前出现左侧面瘫)。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右眼睑下垂,口角左偏,伸舌右偏,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RBC为1.98×1012/L,Hb为68 g/L,红细胞压积为0.21%,RBC平均体积为 103.60 FL,平均Hb含量 为34 pg,平均Hb浓度为 329 g/L,网织RBC百分率为 0.84%,网织RBC计数 为16.7×109/L;血沉为 30 mm/h;HbA1c为6.00%;尿微量蛋白为179.15 mg/g;生化:总蛋白为 56.6 g/L,白蛋白为 35.5 g/L,球蛋白为 21.1 g/L,白球比为1.7,FPG为 4.41 mmol/L,肌酐为 106.0μmol/L;免疫5项:IgG 为4.78 g/L,IgA为 0.99 g/L,IgM 为0.24 g/L,补体C3 为0.60 g/L,补体C4 为0.45 g/L;甲状腺功能正常,肿瘤标志物大致正常。胸部+全腹部CT平扫:(1)颈、胸、腰椎及部分肋骨、骨盆各组成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考虑恶性病变,转移可能;(2)胆囊结石;(3)膀胱壁增厚,请结合临床;(4)前列腺增生;(5)右肺小结节,性质待定,建议随访。病人贫血、消瘦合并多发骨破坏,进一步查骨破坏相关检查:甲状旁腺素正常,尿轻链:尿κ轻链(Kap)为11.00 mg/L,尿λ轻链(Lam)为1220.00 mg/L,κ轻链/λ轻链为0.01;尿β2微球蛋白为3.06μg/L;腰椎MR平扫:(1)颈胸腰椎多发异常信号,建议ECT检查;(2)颈椎病伴C3/4,C4/5,C5/6,C6/7椎间盘突出;(3)腰椎退变伴L2/3,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骨髓细胞涂片:多发性骨髓瘤(MM,浆细胞系统异常增生,原幼浆占15.6%)。查骨髓病理:MM,免疫组化:CD38 +++,CD138 ++++,κ-,λ+,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MUM1)++,ki-67 15%, cereblon (CRBN)+;血清游离轻链:血清游离κ:8.76 mg/L(正常:3~19.4),血清游离λ:12650 mg/L(正常:5.71~26.3),κ/λ:0.0007(正常:0.26~1.65),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轻链L,诊断为MM L型,DS分期Ⅱ期A组,来那度胺+地塞米松(RD)ISS分期Ⅲ期。诊断明确,转至血液专科进一步诊治。

病人于2017年1月17日起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RD)方案化疗,具体为:口服来那度胺10 mg,每晚1次,21 d;地塞米松片2.25 mg,每日1次,21 d,化疗中未诉特殊不适,于2017年1月23日出院,出院前复查Hb升至107 g/L。

2 讨论

MM是由于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广泛浸润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而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1]。部分MM病人,尤其在MM的早期,症状多无特异性,甚至无任何症状,因此常被误诊或漏诊[2]。有因乏力而误诊“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有因X线检查发现脊柱、肋骨等部位骨质疏松而误诊为“骨质疏松症”,有因骨痛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压缩性骨折”、”恶性肿瘤骨转移”,有因发现尿蛋白阳性、肾功能损害而被误诊为“肾炎”,甚至“尿毒症”;有因免疫力降低被误诊为“肺部感染”,有因心肌淀粉样变性导致的胸闷、心前区不适被误诊为“冠心病”、“心肌病”等,在肾科、骨科、康复科、呼吸科等临床各科室均有可能遇到。本病例为高龄老人,以消瘦、乏力为主诉就诊于老年科,在老年病人中症状无特异性,非常容易漏诊。初步检查发现存在贫血,考虑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恶性肿瘤、内分泌系统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随后CT发现骨破坏,骨破坏可出现在恶性肿瘤骨转移、重度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中,MM也可以骨破坏为首发表现,为进一步鉴别通过骨髓检查后明确诊断为MM。

MM可分为IgG、 IgA、 IgM、 IgE、 IgD和轻链型等多种类型,其中轻链型占15%~20%[3]。轻链型 MM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特点包括肾损害突出、骨痛,预后较差[4-5]。轻链型MM病人的血清球蛋白降低,总蛋白、A/G比值可在正常范围内,血清蛋白电泳一般无异常M带,易造成临床漏诊[6]。本文中该例病人以消瘦、乏力起病,无明显骨痛、肾损害不明显,实验室检查示中度贫血、球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降低,为排除实体肿瘤查胸腹部CT提示多发骨破坏,进一步行骨髓穿刺、血尿轻链测定、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最终确诊为轻链型MM。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中老年人反复不易控制的感染、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严重骨质疏松、RBC沉降率增快、尿异常蛋白、肾脏损害、心脏损害等进行鉴别诊断时要排除MM的可能,并重视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骨髓穿刺、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等。

猜你喜欢

骨痛电泳贫血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你对贫血知多少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浅谈电泳缩孔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经验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白车身车门铰链电泳流痕的解决方案
用毛细管电泳检测牦牛、犏牛和藏黄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三种遗传变异体
四重PCR结合全自动电泳系统检测食品转基因成分
妊娠贫血与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