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 及再入院率的影响研究

2020-12-23宋玲艳蔡云芳宗竹玲马丽萍

关键词:功能障碍入院障碍

可 秦,宋玲艳,曲 菲,秦 波,蔡云芳,柏 芸,宗竹玲,马丽萍*

(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难以自主有效进食,不仅导致营养摄入困难,同时增加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心理障碍、脱水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集束化护理是临床护理新模式,通过对某一个问题而制定联合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康复效果[1]。本文分析了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和再入院率所产生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研究病例选择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22例。纳入标准:满足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过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首次发病,病程时间在3个月内以内,体征平稳,经过藤岛分级法筛查后提示带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理解本次护理研究,同意参与配合。排除标准:器官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肢体功能障碍等。按照双色球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3:28例,平均(65.2±0.6)岁;脑出血31例、脑梗死30例;吞咽障碍等级:1级18例、2级28例、3级1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2:29例,平均(66.7±0.3)岁;脑出血32例、脑梗死29例;吞咽障碍等级:1级16例、2级29例、3级1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采用洼田饮水实验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检查,依照患者的评估结果进行饮食教育和指导等。

1.2.2 观察组

采用集束化护理,实施方法如下:①吞咽功能评定。为患者建立吞咽困难障碍评定量表,根据患者的意识、配合程度、呼吸状态、实验性吞咽和藤岛分级法来综合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口进食,针对性给予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有经口吞咽、鼻饲、代偿性方法、点头样吞咽、交互性吞咽等。②营养干预。根据患者营养状态评估结果进行营养干预,方案由医师、护士和营养师共同制定,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落实[2]。采用肠内营养干预方式,营养剂需注意热量和各项营养元素的分配,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热量需求计算每日摄入热量。在饮食结构方面注意蔬菜、粗粮和豆制品等搭配。创建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能自我吞咽的患者可协助其进食。尽量将食物烹饪成液体和粘稠状食物,便于吞咽。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需进行鼻饲护理,给予适当营养液,初始速度控制在40~60 ml/h,关注患者的进食状态。无腹泻、反流、腹胀等不良反应可增加流量。③个体指导。根据每名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普及营养知识,尽量满足患者的饮食要求。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逐渐修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制定摄食训练和吞咽补偿训练,20min/次,3次/d。④延续护理。患者出院时记录随访方式,了解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和营养状态,给予专业指导,确保患者出院后的疾病康复。

1.3 护理评价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有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Alb(血清白蛋白)、MAMC(非瘫痪侧上臂围)、TSF(三头肌皮褶厚度)、BMI(体质指数);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患者因营养不良再次住院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治疗分析所涉及的数据选择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差异对比,计量资料表示为(±s),差异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x2检验差异,只有当P<0.05时可认定数据对比有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态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因营养不良再入院3例,入院率为4.91%;对照组患者6个月后因营养不良再入院13例,入院率为21.31%,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低,x2=7.1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护理后营养状态指标数据(n,±s)

组别(例数) TGmmol/L TCmmol/L AlbG/L MAMCcm TSFmm BMI观察组(61) 1.98±0.32 4.97±0.18 38.24±0.41 25.06±0.41 16.32±0.68 27.42±0.19对照组(61) 1.32±0.17 3.19±0.63 30.58±0.33 18.57±0.82 13.09±0.51 22.72±0.65 t 21.05 13.28 15.06 22.49 14.28 20.41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影响患者的进食和发音,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增加吸入性肺炎等不良情况的发生风险。对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避免患者由于营养不良再次入院。集束化护理基于循证支持,通过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提升患者的康复状态,属于临床护理新模式。

结合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可见,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各项数据对比有意义,表明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护理中护理效果好。

综上所述,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营养状态,降低再入院率,取得了积极的护理价值,可以应用。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入院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