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2020-12-23任朋娟
代 杰,任朋娟*,吴 洋,李 娜,王 磊,宋 瑶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学院红旗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一项新技术,是输尿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治疗方式,具有无手术创口、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以及恢复速度快的优势。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下,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本文主要就是探讨在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输尿管结石诊治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11±2.21岁)和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7.14±2.33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具体内容为(1)术前护理:由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属于一种新技术,患者在采取该手术方式进行输尿管结石治疗时,需承担一定程度上的手术风险,再加上疾病的原因,往往会使患者出现恐惧、紧张以及不安等负面心理情绪。因此,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注意事项以及举例往期我院的成功案例,以此来消除患者的不信任感和负面情绪,起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需将术中所用到的医疗设备和医疗仪器摆放好,然后进入工作状态。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灌注液以及尿液颜色进行严密观察,同时患者在术中是否存在较大血管的损伤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报告主治医师,采取有效解决措施;
(3)术后护理:在术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血压以及脉搏等情况,同时进行禁食处理。待患者肠道蠕动恢复,且未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后解除禁食。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详细讲解引流管的作用,提高患者的使用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叮嘱患者多饮用温水,并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和血量变化情况对其进行止血措施,避免出现血尿延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体包括血尿延迟、剧烈疼痛、发热、尿路刺激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1.0版本软件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x2检验,当P<0.05时,表示资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血尿延迟、剧烈疼痛、发热、尿路刺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3例、4例、2例、3例,总发生率为30%(12/40);观察组患者血尿延迟、剧烈疼痛、发热、尿路刺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1例、2例、0例、0例,总发生率为8%(3/4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5.72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医学上极为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常会使患者出现剧烈腰部疼痛。临床通常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足之处是患者在术后容易并发一系列威胁其身体健康的并发症[2]。为了全面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临床通常会联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一同进行。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主要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干预,在术前对患者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达到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同时展开相应的术中和术后护理,能够有效确保手术正常进行,并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最终目的。
根据上文研究内容显示,在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时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达到全面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