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2020-12-22王青山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时机血肿微创

王青山

(西峡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南阳 474550)

高血压是我国老年患者常见疾病,病程较长,可引发多个靶器官受损,并有出血风险。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可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1]。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采用手术方法,采用微创手术可及时清除血肿,挽救神经功能损伤。但由于发病部位在脑部,可造成神经功能不可逆性损伤,有部分患者术后短期预后不理想,这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2]。鉴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患者的短期预后,并分析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制定针对性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41~81岁,平均(64.15±7.58)岁;颅内血肿量30~72 mL,平均(48.21±3.67)mL;出血位置为基底核29例,小脑12例,枕叶21例,顶叶23例,颞叶17例,额叶18例。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有明确高血压史;②符合有关诊断标准,并经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3];③高血压性脑出血初次发病;④发病6 h内入院。(2)排除标准:①合并外伤性脑出血;②合并肿瘤性脑出血;③合并脑梗死;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微创定向穿刺破吸技术治疗,采用万福特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根据CT定位选取接近颅骨最小距离和血肿量最多的CT层面作为穿刺靶点,避开大脑皮质功能区、颞浅动脉及脑膜中动脉,标记头皮穿刺点,测量头皮到血肿中心的垂直距离。采用电钻钻孔,选取长度合适的穿刺针,垂直穿刺血肿腔,抽吸出血。采用肝素每日冲洗,闭管4 h,开放引流,复查颅脑CT,观察血肿是否被清除,拔除穿刺针。术后给予抗感染、降颅压等治疗。

1.4 评价指标

1.4.1资料收集 采用西峡县人民医院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资料。克伦巴赫系数为0.834。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机、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血肿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1.4.2分组情况 治疗2周后,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4]评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总分为0~6分,分值与预后风险成正比。将得分<4分的患者划分为预后良好组,将得分≥4分的患者划分为预后较差组。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影响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短期预后单因素分析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有43例预后较差,有77例预后良好;预后较差组性别、糖尿病史、冠心病史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较差组年龄≥60岁、手术时机12~72 h、血肿量≥40 mL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危险 因素分析(n)

2.2 logistic回归分析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手术时机12~72 h、血肿量≥40 mL是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仅针对病情较平稳、血肿量少的患者,而对于血肿量大、病情进展快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是优选方法[5]。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确切,但其造成的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6]。近年来,微创术式被用于该病治疗中。本研究采用微创定向穿刺破吸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通过CT定位实施手术,操作简单,造成的创伤小,可快速降低颅内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短期预后不佳[7]。

韦树德等[8]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后预后不良受年龄、血肿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有43例预后较差,有77例预后良好,提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预后风险较高。预后较差组年龄≥60岁、手术时机12~72 h、血肿量≥40 mL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提示年龄、手术时机和血肿量可能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关系。进一步做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手术时机12~72 h、血肿量≥40 mL是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与上述研究结果[8]一致。这表明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后,预后仍受年龄、手术时机和血肿量的影响。年龄≥60岁的患者为老年群体,机体免疫力差,通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器官衰竭,高血压性脑出血对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较重,导致患者术后恢复较慢,预后风险高[9]。手术时机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原因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进展较快,随病情进展,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加重,且治疗过迟可能会出现脑疝等症状,引起继发性脑功能损伤[10]。但在颅内出血未完全停止时,过早实施治疗也有一定风险,可造成血肿继续扩大,术后易发生再出血。因此,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时机,最佳时机应为6~72 h,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血肿量≥40 mL提示患者颅内压力异常明显,颅内组织受压迫严重。经手术治疗虽可使颅内压力恢复,但术中造成创伤较大,血肿不易清除,术后有再发血肿或继发性脑梗死风险。

针对上述情况,临床应分析患者情况,积极制定防治措施。对于年龄≥60岁的患者,应规范术前检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手术方案;手术时机选择6~72 h;经术前CT检查,显示颅内血肿量≥40 mL的患者,及早实施手术治疗,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尽可能清除血肿,减轻手术创伤。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年龄、手术时间均可对其预后产生影响,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时机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师生互动4时机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