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炳华特色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22熊俊龙黄钦朱博文乔祖康范炳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曲度生理颈椎病

熊俊龙 黄钦 朱博文 乔祖康 范炳华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杭州 310006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明显改变,长期伏案工作、手机、平板电脑的频繁使用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发病出现低龄化趋势[1]。其中,尤其以颈型颈椎病(neck type cervical spondylopathy,NTCS)患者居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NTCS的总发病率占颈椎病总发病率的65.52%[2]。《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指出:90%~95%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可获得痊愈或缓解[3]。推拿作为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中的一种,有着操作便捷、显效迅速等优势,对于该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广受患者的青睐。全国第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范炳华教授,在50余年的临床工作过程中,总结出的基于颈椎的解剖结构,神经血管、肌肉等的起止分布,以及生理运动功能的特色推拿手法,可以有效治疗NTCS。在笔者团队的前期研究中发现,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以下简称范氏特色推拿法)可以有效缓解NTC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颈部功能[4]。与常规推拿法相比,笔者运用范氏特色推拿法治疗NTCS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NTCS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需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3]中NTCS的诊断标准;(2)年龄20~40岁,性别不限;(3)颈椎X线检查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或反弓;(4)进入本临床试验前1个月以内未采用药物或其他方式治疗;(5)能按医师要求完成治疗和调查,并签署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NTCS患者;(2)手法施术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或合并出血倾向的患者;(3)诊断不明的脊椎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及影像学提示脊柱肿瘤的患者;(4)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5)妊娠期、哺乳期及生理期女性。

1.3 分组 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4 干预方法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4.1 对照组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推拿学》[5]中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第一步舒筋活血。患者取坐位,医师站于其身后,以 法和一指禅推法作用于患者颈部、肩部、上背部肌肉,共约5min;随后医师一手扶患者前额部,一手拿揉颈项部,重点拿揉肌肉痉挛处,并配合颈项部屈伸运动,反复3~5遍。(2)第二步解痉止痛。继上势,医师用拇指按揉法作用于患者颈部、肩背部及肩胛骨内缘痛点,反复3~5遍;再用拇指按揉风池、风府、颈夹脊、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穴位,每穴约1min。(3)第三步理筋整复。继上势,医师站于患者身后对棘突偏歪者进行颈椎旋转扳法。

1.4.2 观察组 参照范炳华教授[6]所著的《优势病种诊疗技术》中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进行操作。具体操作如下:(1)第一步推揉五线。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侧后方,在患者项后线(又称颈后督脉线,是督脉在颈部的走形位置,即枕骨粗隆下缘的凹陷与第七颈椎棘突下即大椎穴之间的连线)、椎旁线(又称为华佗夹脊穴线,相当于颈夹脊穴连线的位置,即风池穴到颈根穴之间的连线,左右各一)、颈旁线(即枕骨乳突到颈臂穴之间的连线,左右各一)施以一指禅推法、按揉法,以放松其颈项部肌肉,时间3~5min。(2)第二步按五区。在患者的肩胛带区(即肩胛部的冈上区域,从颈根部向外至肩峰部的范围,左右各一)、肩胛背区(即肩胛部肩胛冈下缘的区域,左右各一)、肩胛间区(即两侧肩胛骨内缘的区域)采用法或按揉法操作,时间3~5min。(3)第三步点按十三穴。选取风府(单)、风池(双)、肩井(双)、颈臂(双)、颈根(双)、肩外俞(双)、天宗(双),在所选的穴位上行点按法操作,每穴时间约1min。继上势,采用颈椎后伸杠杆扳法,具体操作:术者立于其侧后方,用右手的虎口部托住患者的后枕部,手掌尺侧小鱼际部位抵住患者的颈根部,将该手掌作为支点,并用左手托住患者下颌部向上并后方推按,在手法牵引下对颈椎进行扳法调整,重复5~8次。

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次20min,每周3次,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相关指标,判定疗效。

1.5 观察指标

1.5.1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用一长度为10cm的线段模拟疼痛评估,临床应用时将这条长度为10cm的线段等分,并标记0~10的数值,0代表无痛,10代表难以忍受的剧痛,随数值增大疼痛程度加重。让患者依据自觉疼痛的强度,在这条直线上划出记号,记号所标处的数值,即为患者感觉到的疼痛程度。

1.5.2 颈椎生理曲度 采用Borden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即在患者的颈椎X线侧位片上,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将每一椎体后缘连接成一弧线,再从齿状突后上缘至第7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条直线,弧线的最高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为颈椎的弧弦距,即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7]。正常的颈椎弧弦距为7~17mm,小于7mm即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0mm即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小于0mm则表示颈椎生理曲度反弓。

1.5.3 颈部功能指数 以颈椎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作为主要指标,分别从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提举重物、阅读、头痛、集中力、睡眠等10个方面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每个项目最低得分为0分,最高得分为5分,总分为50分,分值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8]。

1.6 临床疗效评价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对疗效进行评定。临床痊愈:临床表现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可完成正常的生活及工作;临床显效:临床表现基本消失,功能、活动基本恢复,可完成日常生活及大多数的工作;临床有效:临床表现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功能、活动改善,可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实现生活自理;临床无效:临床表现未见明显改变或加重,正常生活及工作受到明显影响。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临床显效例数+临床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时,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参数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个独立样本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16±1.33 1.51±1.21*△对照组 5.13±1.10 2.18±1.19*组别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椎弧弦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的颈椎弧弦距的数值均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颈椎弧弦距的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的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比较(±s,mm)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比较(±s,mm)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后观察组 1.55±2.82 5.47±2.35*△对照组 1.40±2.99 3.48±2.11*组别 治疗前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后观察组 28.11±5.52 9.91±4.73*△对照组 27.84±4.65 12.89±4.63*组别 治疗前

3 讨论

当前颈椎病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尽管手术治疗可以一次性解除患者痛苦,但也存在术中风险较大、术后可能复发,以及费用高昂等问题[10-11]。目前临床上NTCS中青年患者居多,常表现为症状重、体征轻的特点,多达不到手术标准,而推拿作为非手术疗法中的一种,用于颈椎病的治疗,具有简便、安全、价廉的优势。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的静力平衡系统和动力平衡系统被打破,引起的颈椎生物力学失衡[12],是导致NTCS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笔者在前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单纯的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虽然可有效治疗NTCS,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颈部功能[4],但仍然存在着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的情况。进一步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明显改善的患者,临床疗效相对较好,究其原因可能与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善有关。研究发现,青年颈椎病患者多存在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者反弓的现象[13],而当颈椎生理曲度在31~40°或小于20°时,此时颈痛的程度与颈椎生理曲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14]。因此,笔者猜想是否可以通过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来促进该类患者的恢复,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将范氏特色推拿法和颈椎后伸杠杆扳法相结合,以“经筋理论”和“筋出槽、骨错缝”等为理论基础,遵循“筋骨并治”的治疗原则,借助杠杆作用原理,通过物理牵拉作用,将牵引和正骨手法相融合,在颈椎牵引状态下,顺着颈椎生理曲度的方向,进行扳法调整,从而有效治疗NTCS。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而且范氏特色推拿法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颈部功能。笔者认为,其可能的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缓解颈部周围肌肉的挛缩,能够改善颈部周围软组织的血液供应,减轻局部炎症,进而消除疼痛、肿胀,解除滑膜嵌顿,消除劳损,增强肌力,降低颈椎椎间盘内髓核的压力,增加颈椎活动度,改善颈椎的应力状况,改善颈椎的动力平衡;(2)可有效拉开关节间隙,纠正小关节紊乱,从内在纠正颈椎的静力失衡;(3)通过全面调整患者颈椎的静力性稳定系统和动力性稳定系统,纠正颈椎的整体力学失衡状态,使颈椎椎体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应力分布重新恢复正常,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治疗过程中着重关注对颈椎生理曲度的纠正,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颈部疼痛[15]。

综上所述,范氏特色推拿法治疗NTCS,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在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颈部功能方面均优于常规推拿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在临床上具有一定优势和推广价值。但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客观指标较少,缺少随访等。下一步研究将扩大样本量,增加客观指标,如颈椎活动度等,延长观察时间,并随访患者的长期疗效。

猜你喜欢

曲度生理颈椎病
找回消失的“颈椎曲度”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青壮年X线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对诊断颈椎不稳的价值分析
X 线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对腰椎病的诊断意义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