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2017-01-21任群洲路鹏831100新疆昌吉州奇台县中医医院外科
任群洲 路鹏831100新疆昌吉州奇台县中医医院外科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任群洲 路鹏
831100新疆昌吉州奇台县中医医院外科
长期姿势不良导致颈椎腰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曲度与腰椎曲度的改变互为影响,经胸椎曲度跷跷板放大效应器作用,颈椎曲度演变成被动变直是颈椎病的最基础原因。本文探讨颈椎病颈椎、腰椎两曲度与胸椎曲度跷跷板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颈椎病,采取恢复腰椎曲度的前提下,实现治疗颈椎病的可行性。
颈椎病;颈椎曲度;腰椎曲度;胸椎跷跷板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是颈椎病发生的早期信号,也是引发颈椎进一步病变的根源之一[1]。近年来,颈椎病逐渐趋于年轻化,青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产生影响,而且对未来的生活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2]。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同时腰椎曲度也变直,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与腰椎曲度的改变经胸椎跷跷板传递互为影响。
颈椎腰椎的生理病理
脊柱关节结构因颈椎胸椎腰椎关节结构不同,故颈椎构突关节活动度最大;胸椎与肋骨构成胸腔,故活动度较小,在颈、腰椎两个曲度之间胸椎恰是一个(曲度不变)跷跷板;腰椎上下椎体关节突组成关节呈矢状面,故活动度较大。骶椎则几乎无活动。颈椎曲度与腰椎曲度是脊柱曲度代偿的主要机制,颈椎曲度与腰椎曲度的改变经胸椎跷跷板传递互为影响,无论从病理改变方面还是生物力学方面均具有相关性。长期姿势不良,颈椎曲度变直,同理腰椎生理曲度变直也是长期姿势不良的结果。
颈椎曲度变直呈现低龄化发病趋势,在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与诊断符合率的探讨的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根据临床诊断,颈椎病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呈现年轻化[3]。颈椎曲度变直导致颈部肌肉处于持续疲劳状态,早期容易发生“落枕”等损伤,后续发展为颈椎病,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颈椎病就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年老时,脊柱退行性变,椎间盘的蜕变缩水,骨质疏松,颈腰椎两曲度变直,失代偿能力,胸椎局部曲度加大,代偿至驼背。
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曲度跷跷板的关系
人的身体直立,水平目视,头部、胸背部、臀部、足跟部在一条直线上。颈椎生理曲度正常,给头颅最合理的支撑,近似以上臂直立时手掌托起一个圆球,最为省力舒适。在不正常姿势下,头枕部离开一条直线,颈椎曲度变直,颈椎随之压力增加。当长期姿势不良时,头部离开一条直线时间越长,倾斜度越大,颈椎压力持续增加成负担,导致颈椎曲度变直。那么为什么颈椎不能自我调节长期姿势不良这种曲度变化。颈椎不能自我调节曲度变化的原因之一:我们首先从分析颈椎、胸椎、腰椎运动形态入手,颈椎曲度与腰椎曲度的两者之间有1个胸椎,虽然胸椎也有曲度,但不能像颈、腰两曲度可变化,胸椎在两曲度之间,是一个(曲度不变)跷跷板,当腰椎曲度变直时,腰椎向近心端位移,推挤胸椎位移,胸椎不是简单的直线运动位移,是曲度跷跷板运动模式,胸椎跷跷板的另一边颈椎一侧被翘起,使颈椎抬高并使头枕部离开肩背部及臀部和足跟的直线,导致头颈部姿势不良。腰椎曲度变直,胸椎曲度跷跷板运动模式下,颈椎始终被动,故不能自我调节。颈椎不能自我调节曲度变化的原因之二:腰椎曲度变直推动胸椎,胸椎曲度跷跷板模式运动,将胸椎跷跷板的另一边颈椎一侧被翘起,胸椎与颈椎结合部的椎间盘水平面发生倾斜,颈椎坐落于倾斜面上,颈椎曲度变直,曲度无法自我调节。临床治疗颈椎病中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同时腰椎曲度也变直。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改变与腰椎曲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与腰椎曲度的改变有明显的直线相关性;并且男、女性患者颈、腰曲度改变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当两曲度长期保持变直常态化,颈椎压力持续增加,颈椎退行性变化是难避免的。在探讨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后的生物力学性能变化得到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引起椎间活动度明显减少并出现再分配,同时下颈椎的小关节、钩突关节、椎间盘应力集中,出现扭转失稳状态,形成颈椎不稳,加速颈椎退变[4]。
曲度牵引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患者,局限于颈椎局部的水平方向的“牵引”疗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单一理解颈椎曲度变直的情况下,局限化治疗颈椎病,是目前治疗保守颈椎病存在的普遍现象。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曲度跷跷板之间有关系,已告知不能再延续“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中医整脊对颈椎病的治疗以“理筋、调曲、练功”为原则,除巧妙运用骨空针灸、药熨膏摩等快速改善颈部症状外,更以恢复或改善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为目标,通过调腰曲来改善颈曲的“上病下治”法来治疗颈椎病,更为安全。《灵枢·厥病》:“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厥者,逆也,气逆、厥逆也,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论“厥”的主要病机思想。厥的意思:气闭,昏倒。诠释:这里厥指病症。厥的引伸意思:其他的,那个的:厥父;厥后。诠释:厥指病名厥病。项的意思:颈的后部,泛指脖子。《灵枢·刺节真邪》:“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诠释:腰脊是指腰椎。应: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腰脊为应:腰脊不光是简单回答答应。而是腰脊已料想到厥症该如此,因为腰脊可随即影响厥头痛,项先痛之症。诠释结论:厥病之(厥)气闭,昏倒之症,是腰脊应当随即可影响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传统中医理论不单重视两曲度关联性,而且腰椎曲度将影响颈椎曲度。胸椎曲度跷跷板关联探讨,将重新审视颈椎病局限于颈椎治疗以及颈椎“水平牵引”治疗方法。
长期姿势不良,导致颈椎病,颈椎病患者,睡眠姿势不良,加重颈椎病症状。颈椎病患者两曲度变直,当仰卧睡眠时胸椎曲度跷跷板的作用抬高了颈椎及头部,迫使颈椎病患者被动地采取高枕头睡眠,枕头的位置逐渐由颈部移向头顶部,颈椎悬空,加重曲度变直。那么仰卧睡眠时放置腰枕起到腰椎曲度牵引效果,采取腰枕调整、恢复正常腰椎曲度,消除胸椎曲度跷跷板放大器作用。有了颈椎曲度恢复的条件,符合人体颈部生理曲度的枕头不再使颈椎悬空,并起到曲度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中医调腰曲来改善颈曲的“上病下治”法,符合两曲度牵引法,消除胸椎曲度跷跷板放大器因素,达到治疗颈椎病目的。
结语
长期姿势不良导致胸腰椎两曲度变直,腰椎曲度变直在胸椎曲度跷跷板放大器作用下加重颈椎曲度变直。单独治疗颈椎病,且颈椎水平方向牵引治疗,无助于颈椎曲度恢复,故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易反复。曲度牵引,恢复腰椎曲度的前提下,消除胸椎曲度跷跷板放大器因素,颈椎曲度才有恢复的基础,才能进一步恢复脊柱正常生理曲度。
[1] 王俊霞,海东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治疗心得[J].河南中医学,2012,32(7):857.
[2] 陈钧兴,曾晓智,黎锦波,等.云浮市城区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调查分析及相关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4):178-179.
[3] 王树强.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曲度与腰椎曲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4]魏威,叶杨,王以进.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意义[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9):610-613
[5]刘美金,王玉柱,尹艳丹.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与诊断符合率的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 2010,17(1):60-61.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vical and lumbar two curvature and thoracic seesaw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Ren Qunzhou,Lu Peng
Department of Surgery,Qitai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angji State,Xinjiang 831100
Long-term bad position cause cervical and lumber vertebra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straighten.The change of cervical curvature and the curvature of the lumbar spine are affected.Amplified by thoracic vertebra curvature on the seesaw effectors function,cervical curvature evolved into passive straightened is the most basic reason of cervical spondylosis.In this pap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vical and lumbar two curvature and thoracic curvature seesaw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was investigated,to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and to achieve the feasibilit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reatment in the prerequisite of taking recovery of lumbar curvature.
Cervical spondylosis;Cervical curvature;Lumbar curvature;Thoracic seesaw
10.3969/j.issn.1007-614x.2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