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车站的聚会》的黑色美学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4期
关键词:霓虹灯黑色

张 文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南方车站的聚会》是201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唯一入围官方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其具有黑色电影具有的深沉,又含有东方电影特有的诗意,两者相互交织又内涵深意。影片角色的社会身份较之前其拍摄的《白日焰火》更加边缘化,主要的人物:一群逃犯、陪泳女、帮派流氓等,他们缺少对生命的希望和对于未来的把控。虽然影片有警察的角色,但是影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警匪片。故事的空间背景也是从城市空间向城中村和城郊结合地带蔓延渗透。影片中,故事发生地点野鹅塘,作为鱼龙混杂的“三不管”地带,无疑是一个“不法之地”或法律力有不逮的意识形态边际空间隐喻,其黑色主题诉求不言而喻。

黑色电影(film noir)始于20世纪40年代,意为黑色的、黑暗的、忧郁的电影。保罗·施拉德在撰写《黑色电影札记》时,将“夜景布光”“表现主义构图”“侧重构图张力”“平衡演员和布景的照度”“依赖雨水营造氛围”“着意浪漫叙事”以及“强化时间流逝的悲观感受”列为黑色电影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和英国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对黑色电影的视觉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

影片来源灵感是导演刁亦男看到一个小偷开大会的新闻触发了而来。在整个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真实存在发生的案件,也主人公身上其实融合了很多犯罪人员的形象,使得人物更加的饱满。同时,也真实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2。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导演也添加了他自己表现风格,给整部影片笼罩一种诗意的梦幻色彩般的美感,也是对国产电影的一种突破。影片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优秀的摄影和音效,导演为观看者营造了一个迷人的城中村,潮湿的南方城市,总是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再加上影片中大量出现的夜戏,以及不停闪烁着的霓虹灯,在颜色方面紫色、绿色、黄色的综合运用,给人一种迷离、迷幻的感觉。再配合上抓人的音乐效果,让观众始终处于剧情当中3。在剧情方面,导演并没有倾注那么多的精力,整体剧情简单。

整部影片讲述了72小时内发生的故事,但是在拍摄生就花费5个月的时间,为了使得影片的叙述性更加真实,导演在占比百分之30的日戏上增加了更多的注意力。在拍摄时间上选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太阳的照射相对稳定,此时的光线属于顶光照射,画面中阴影最小,再加上后期等各方面的处理,就会使得整部影片的光线氛围衔接上更加真实、自然。剩下的百分之70的夜戏,是整部影片“黑色”视觉风格的关键4。整部影片共有106场戏,其中71场夜戏,促进了影片的发展、高潮,为主人公的潜逃作掩护,也是人物情感发展的依托。摄像指导董劲松在拍摄时,从黑色电影的基本特征入手,整体影调偏暗,再通过光影塑造明暗、结构等的对比,通过环境氛围来展现人物的心理情况,实现了画面的表现力。采用单一光源,直接放弃灯罩、柔光设备等,直接采用裸灯,利用主光源的照射面积、形状、质感,来打造强烈的明暗对比和高反差的暗黑影调氛围;再加上高光度的摄像机,既有强烈的对比又有完美的阴影处理。于此同时,创作者也十分注重影子的拍摄,利用影子的多变性提升影片整体的趣味性。其中有一场戏,主人公被困在回廊,在镜头画面内,虽然没有主人公的身影,但是墙上任有主人公投射的影子,再配合画外音,画面显得生动的同时又凸显出主人公处于困难的境地。

导演和摄像通过对光线的把握,营造出一幅幅强弱对比,犹如一首交响乐的画面,完成了影片独特的情节曲线。相比较于传统的黑色电影的毁灭之路不同,《南方车站的聚会》主要强调抒写的是当人们处于困境中的自我救赎,主要就是主人公周泽农和刘爱爱的视角来展开,通过男女视角的共同拍摄,一刚一柔的结合,如同刚好形成白天与黑夜的对立。在影片中,导演放弃了我们经常见到的唯美影调的黄昏,采用了白天和黑夜的拍摄叠加。影片整体采用的是先扬后抑的风格,在影片的开场车站,胡歌饰演的周泽农,通过一些细节特写镜头的描述,就会给人一个好奇感,可以勾起着人们好奇欲:一个落魄的男人,他为什么拳头上那么多伤痕?手上那个白鸽图案又具有什么含义?另外,桂纶镁饰演的刘爱爱,也采用了同样的特写镜头描述,透明的雨伞、手中领的包包、香烟等,疑问她为什么会来车站,同样让我们对两个人的关系产生好奇。围绕着这些疑问,导演通过自己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位于武汉的城中村,它鱼龙混杂、缺乏秩序,并具有危险性。尤其是饰演警察的廖凡带着便衣警察到来时,中近景的画面除了有警察外,还包含着整个繁杂的街道、人行道。在居民楼里拍摄主人公逃亡镜头时,主人公始终居于画面中心,画面两侧的走廊、自行车车棚不停的后退,最后当镜头随着主人公摇头,升上去,满眼都是密集的高楼,给人一种压抑感,难以出逃感、绝望感。

整部影片在对城市空间感的理解上,不仅加上了自己在光学和运动造型上的风格,还添加了他们在光线和色彩造型上的想象力。在影片中出现了霓虹灯、车灯等,这也是黑色电影经常会出现的元素。本部影片里的这些光源十分具有特色,即是郊区的一个代名词,也为影片的真实生活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梦幻感,道路上的霓虹灯、汽车、摩托车上面的灯光、包括跳广场舞的人们脚上鞋子的灯光,都打造了霓虹灯美学的感觉。比如:影片中的追车段落,高铁的光束和零散的车灯好比形成一幅星空图画;而在城郊的霓虹灯既是一种烟火气的代表,也是给整个影片代入时代感和地域感。同时,这也是营造情绪的一种展示方式,主人公在给他的兄弟们开会的时候,身穿黑衣的主人公笼罩在桃红色霓虹灯光线中,冷静的面庞加上躁动的桃红灯光,给人一种悲凉、悲剧的感觉。著名导演王家卫的电影也经常会出现霓虹灯,但是同样的元素,表达的效果、意义就大不相同。王家卫的电影中霓虹灯主要是作为烘托气氛的存在,是一种光线造型的手段;本部影片则是把霓虹灯作为空间、地点的存在根据,象征着市井生活。其次,影片中霓虹灯的运用经常是单一颜色、大面积的出现,在视觉观感上给人一种压迫感,联想到影片中主人公的命运,属于一种表现主义的影像处理风格;而王家卫的电影,经常把霓虹灯作为一种局部光源,用来装饰画面,并借助景深达到虚化的效果,给人们营造一种唯美、迷离的浪漫主义风格。

黑色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是暴力情节的描写和叙述,以此来表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导演在电影的影像表达上,不仅仅运用到属于自己风格暴力,还夹杂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借景抒情。影片中,在居民楼里,主人公反杀猫眼等人、一身是血的同伙骑在摩托车上倒在路边、逃犯躺在血泊中喘着粗气、浑身颤抖,尤其是雨伞穿肠破肚,撑开后,逆光的方式拍摄,鲜血四溅的画面,一种血腥的美感,更加震惊人心。还有就是在小偷大会上,主人公为了袒护自己的兄弟,一场上百人参与的打斗场景,经过后期蒙太奇剪辑,形成快速跳跃的节奏感和动感。

《南方车站的聚会》集聚着导演多年来从事电影研究和生活的积累,在黑色表达上即借鉴西方的黑色电影,又嫁接了本土的诗意风格,既有现实的叙述又有超现实的描绘。黑色电影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文化品种,很多时候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对于观众来说是可以被接受和欣赏的。本片的尝试无疑在此是成功的,在摄影、音响、灯光上也可以说是本土黑色电影的极致了,虽然,有一部分的不足,但是也十分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霓虹灯黑色
霓虹灯招牌,褪色了吗
夜钓
霓虹梦
基于PLC的霓虹灯控制系统
黑色食品为什么受欢迎
黑色
漆黑一片
游乐园
黑色星期五
那个黑色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