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

2020-12-22

关键词:工科新工科师资

胡 博

(江南大学 法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2017年,全国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新工科一词被正式提出,随后,教育部先后以《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 等指导性文件为标志,启动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规划和新工科建设部署。对高校而言,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项。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1],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联动的理念引导下,探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师资发展、平台实践和评估反馈的创新模式,形成高等教育人才与科技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战略性教育机制,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动向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发展研究,国外研究多将新工科发展侧重于工程教育实践,突出工程教育中的专业化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国外政策保障较为完善,美国《2020年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学发展远景》、德国《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芬兰《创业教育行动计划》,以及品牌推广项目,如全美“青少年成就项目”“全美创业教育基金会项目”、欧盟25国每年开展的“迷你公司项目”、 苏格兰“参与者国际化活动”、 新西兰“青年创业基金的青年创业计划”、 澳大利亚“21世纪创业学习计划”、日本“创业教育促进事业”,这些政策项目均是以培养青年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意识为目标的[2]。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结构学教授Edward Crawley在2004年提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ion)四个角度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最新成果——CDIO工程教育模式[3],该模式围绕专业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意识开展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张伟等在2003年提出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斯坦福大学重要的使命之一。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文件宏观层面描述和基于某一学科的纵深研究。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提出“高校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2018年《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提出,新工科实践中的需求导向要从学科转向产业,融合方式要从专业分割状态向跨界交叉转型[4]。国内高校学者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创新和模式创新层面,蔡映辉等在2019年完成2016-2018年已有文献的新工科核心通识能力研究,发现终身学习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等10项指标中的“工程创业能力”,即创新创业认知、工程创新能力、创新组织构建、知识产权意识,是新工科建设中人才培养指标关注度最高项[5]。在“新工科”引领下,高校培养高质量社会需求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凸显担当国家战略性人才角色,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然而,高校、社会、企业三者之间均面临具体而多元的时代新挑战,主要表现为: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产业类课程设计待全面

新工科的方向体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性,德国“工业4.0”计划支持发展基于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智能制造系统建设。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对依托科学技术,采取“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不清晰,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存在用“商科课程替代创新创业课程”“课程知识点僵化老化更新不及时”“交叉多元课程与社会产业行业对接不紧密”等现象。高校对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思想道德、技术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设计需求明显。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互补性师资结构待优化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多强调政府和学校“一言堂”教育模式,忽略教师、学生及社会组织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弱化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结构师资库递进式建设,高校多发挥教授学者、创业校友的机动时间,在少部分课程、竞赛讲座等环节中进行分散式的指导辅导,没有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创业企业等联合师资作用的发挥,贯通进人才培养计划中,连贯性知识转化、持续性知识运用均亟待改进。

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化实训实践待精准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化实训实践依托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的建设。实训平台的建设现状多是学院单元级,学校平台级,少系统级,更缺校与校、校与政府、校与企业多方的系统之系统级;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数据的后期再处理缺乏,数据价值得不到分析与应用。未来路径应以实现以资源优化为目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数据为基础,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为主线、载体和平台业务应用实现为核心、系统解决方案为重点的建设思路。分析要基于高校实践育人的单元级、系统级、巨系统级的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层次,研究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融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各类交叉学科理论建模、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的实现路径。

(二)理念内涵与实施思路

新工科主要是指当前新兴、新型、新生的工科专业和传统工科的转型升级,新工科教育范式的核心要义是融合创新,而这种融合创新直接对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质量标准产生深刻影响。

强调顶层设计改革和基层探索联动,明确理念更新转化、课程策略转变、师资队伍转型、体制机制创新、育人环境优化的“三转一新一优”的新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理念,涉及学科知识交叉的学习融合,师资质量提升的机制促进,协同实践培养的平台完善,侧重匹配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动向,实施动态的、非线性的、实效性的实践策略,注重培养能解决实际专项问题、具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为此本文提出具体实施思路:第一,理清知识学习、实践训练与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关系,梳理解决质量提升核心问题的准确性;第二,新工科的人才培养以知识、技能、实践一体化的创新培养为探索理念,从知识向能力的逐层级叠加为方向,将知识融入创新创业产品和项目载体之中;第三,新工科的人才培养实质性执行阶段,高校的组织和实施面临多主体、全方位、多角度的选择,要采用联合性决策评估。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增效机制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迫切、师资结构调整、实践效能发挥和管理机制优化等“功能性调控情况”,增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其改革突破之路,更是其增效之关键。具体包括:

(一)打造“网格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横向:打通“知识点-资源链”的配套体系,提升交叉性学习能力

第一,遴选知识点。交叉学科的课程,都是建立在原有通识课程基础上,横向联系更多学科,拓展课程知识面,通过“点”确定共性课程知识点的集合。课程核心知识点与实训关键测试点紧密关联,知识点的筛选、借鉴要从知识的创新创业社会化角度设计,匹配知识的课后练习,分阶段完成多个知识点运用任务的“课后作业”,形成有效性知识储备的增强回路。第二,教学方式上。多采用实用互动的方式,全真模拟,“教练技术”的运用,线上线下知识点“网格化”学习模式均为可执行的方式。与实践、产教融合的新课程的开发,不是老课程的“更新版”,而是新型交叉联动知识带来的“新课程”,联合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通过互动课堂、翻转课堂的方式,实现从被动启发转为主动启发的过程。第三,资源整合上。突破院系的界限,突破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界限,实现高校内部跨院系、跨层次资源共享。探索新工科高校合作开放教育资源联盟,共享教育资源。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实现校际优势专业、优势课程互补。

2.纵向:深化“小项目-大课程 ”的嵌入机制,提升拓展性执行能力

第一,建立学习样本库。专注课程项目的设计、内容优化创新,如人工智能、新材料、海洋生物等课程内容,挖掘共性或交叉内容,采用“1+N”的课程纵深模式,从“1”类主专业核心课程,匹配同类相关多类“N”项新产业业态、企业化程度高的必修课程,通过校际专家、企业工程师和创业者研讨,共同形成“新工科”下的具有新思维模式、新学习爆发点的项目制融合课程之中的学习样本库。如: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创造价值,课程学习样本库中,需向学习者明确AI和传统企业不是颠覆重塑,而是赋能增量的问题。第二,建立项目资源库。通过创意类项目、初创类项目、成熟期项目,带着项目进课堂,采用微项目、始项目和子项目的形式,衔接项目内容与课程学习解读,合作公关关键技术、营销等具体问题,具象化的实现项目绑定学习目标,通过项目制实现课程学习。同时,根据学习者关注度高、擅长操作、有运用经验等个人特点,推送对应的系列项目、运营案例和大数据分析,帮助学习者形成适合自身的项目资源。第三,建立全真模拟库。首先,创建项目和项目之间的固化自交流网络。加强设计专家、教授、企业、科技园区在项目优化过程中,对出现的创新程度、社会化程度、成员匹配程度、时间利润程度等关键节点的持续帮扶,增加项目价值塑造的吸引力和粘黏性;其次,模拟项目运行中的高峰和低谷现象。以项目服务对象为主体,反向思考和完善项目可执行性问题,使项目从模拟实训中获取深刻的全真运营体验。

3.切面:重塑“以生为本-内容侧重”的教学结构,提升专业性传导能力

按学习者需求要素分为三个阶段的创新创业课程组团:第一组团“核心知识课程”。如“技术创新与创业”“整合创新设计”“产品包装创新实践”“创新产品开发”“创业概论”“创业心理学”“创业金融”等;第二组团“实践拓展课程”。如“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创新创业执行力(MOOC)”“创业管理实战”“创业流程与实务”“企业资源管理与运营模拟(ERP沙盘)”“新企业管理”“社会公益创业”“技术创新与销售管理”等;第三组团“项目实训课程”。如“微商创业指南”“食品生物企业战略决策”“全球创业实验”“谈判与冲突管理”等,除此,还可每年依据产业需求增设1-3门定制式的新课程。

按阶段性学习规律要素分为贯穿本、硕、博的必修课程,匹配不同分值的学分。本科从大一到大四年级,根据创新意识唤醒、创新项目实践、初创准备、创新创业实务、战略前沿发展的“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方式,逐年开设“新生创新创业研讨课”“创业计划书撰写与实务”“创建企业”“企业融资”“企业组织管理”“风险资本和融资机制”“创业实战案例研究”“创业者营销”“创业战略与结构”等课程;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贯通专业科技市场转化和国家区域创新创业政策运用、企业项目对接等关键环节,开设“系统创新与战略发展”“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创业企业组织管理”“工程创新与写作”“劳动法”“公司法”等创新创业试点精品课程。

4.立体:引入 “工程教育-学科融合”的专业认证,提升目标性解决能力

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结合专业特点交叉融合进行。一开始就要以“专业认证”标准设置人才培养标准。2007年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创建全美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该教育从嵌入传统专业的课程体系,转变为独立的新兴专业培养模式,由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人文与艺术、机械工程等课程设计组成[6]。课程建设中要实现跨学科融合,跨学科操作,把握知识的新生长点,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以专业认证为目标,常态化的开展与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联系,更新经济发展所需信息,并积极反馈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环节之中。目前,国内多关注工程ABET认证,它是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认证,获得广泛的国际承认[7]。ABET鼓励创新、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强调质量持续改进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评估认证理念,开展专业评估和同行评议。

(二)创建“跨领域”创新创业教育联合师资

建立“跨领域”联合师资库,是新时期高校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队伍支撑,是课程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针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结构性矛盾,以及教师创新社会衔接和创业实战经验不足等问题,要在师资结构优化、数量质量并重等层面拓展,具体为:

1.形成同区域校际师资互聘,提高教学指导投入度

第一,制定并执行同区域、同学科、同类别的校际师资互聘制度。发挥区域相近沟通时效快速的特点,采用同专业、跨专业师资(带项目)的交流会、研讨会和项目合作会的形式,增加项目的筛检率,对解决同质性的创新创业疑难问题有较高参考价值。第二,校际师资定期开展“焦点解决”类教学磋商研讨。了解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趋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改革方式,针对教学对象、服务区域、项目推进等共性、特性、难点等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发挥师资高效帮扶的合力作用。第三,设立专项联合师资指导、奖励和实施经费。设立校际联合师资服务管理办公室,为联合师资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的前期组织、联合指导、后期培育提供人员智力和资金保障。

2.实现高校新工科教师研、管、学均衡指导,增强综合指导决策力

第一,聚合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管理、学术三类师资力量。科研教师团队提供技术咨询和成果转化支持,管理教师团队提供项目管理及初创企业运营等专业指导,教学教师团队补足创新创业项目所需交叉知识的空缺面。第二,联合师资引导链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决策全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征求研究、管理、学术三个层面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意见和建议,在教学内容、权重分配、学分设置等方面与前沿科技、学术成果无缝对接。第三,策划师资培训的“全、精、转”落地。将国家省市区域创新创业“全面发展”政策,及时传达给联合师资团队,邀请专家学者解读政策落地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点;分阶段、分专业、分年龄的将国家发展战略、科技发展前景等创新创业的“精准需求”,及时、定向的反馈给联合师资团队,帮助团队汲取前沿科技最新资讯和产业动态;将师资团队的创新创业教育“主攻方向与助攻方向”分类侧重,结合理、工、文、艺等核心专业技术展开社会联合培训,服务指导专利申报、项目实验等创新创业市场的“转化关键”环节。

3.建立政府、社会、创业企业等校外帮扶措施,提升协同指导效能感

第一,设立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政府、社会、创业企业等创新创业跨领域的项目评审库,促进创新创业教学、实践、项目的知识内化、行为外化的双向延伸,实现对社会公共资源、产业界设施等的有效利用。第二,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能力提升机制。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创新创业管理行政人员的脱产企业挂职和在职知识技能学习机制,形成师资外部和内部的循环充电模式。第三,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工作室,形成影响激励氛围。在校内校外设立联合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师资服务管理办公室等教育基地,张贴纸质或融媒体推送创业政策解读,打造创业项目头脑风暴展示室,推出老-中-青同类别项目发展分析图表、人物励志或风险防范故事、创新创业法律案例等,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郁氛围。

4.加深师德、师行、师风的全面塑造,形成价值引领强磁场

第一,聚焦教师品德塑造,完善自身责任意识。新工科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更凸显二元主体,施教与被施教角色,激励与被激励的关系,教师团队要在教学实践和教育反思中,增强自身责任感,引导学生成为未来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第二,聚焦教师行为规范,引导学生价值生成。高校需要遵循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育人规律、法治要求、道德标准和社会发展规范,形成德行一致的良性教育生态圈,使学生内化社会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形成科技报国、责任担当的积极品质。第三,聚焦教风学风优化,形成全程育人机制。关注结合工程专业教育基础上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教风学风的塑造,运行育人实效的支撑系统,形成教育教学立德树人引导机制,引导学生关注技术创新准则,实现创新创业课程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演练和创新创业成果市场转化的全过程帮扶。

(三)建立“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是基于工具理性角度探讨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的层次化、体系化、应用化的路径演进。基于我国社会转型,产业升级关键期的基本国情,重点着眼于当前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的诸多基本特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建设的现实困境,着力突破 “瓶颈”,建设专业化、复合型的“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载体与平台,以价值理性角度研究高校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在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实践育人上,对解构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影响态势,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众面,并为高校及相关政府教育部门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1.搭建载体与平台互生的结构框架

载体与平台的建设是传承与颠覆、追赶与超越相互交织的发展过程。虽然当前的技术体系可能被未来的技术体系所颠覆,但认识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演进的、优化的过程。载体和平台的系统建设是一个认识和应用不断深化的过程。高校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的系统构建,内在逻辑是从局部到全局、初级到高级、单元到系统逐步演进。层次性体现为最小单元叠加成为小系统,小系统叠加成为大系统,大系统叠加构建成巨系统,并带来从单点到多点、从静态到动态、从低级到高级跃升的资源优化配置。高校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不仅仅是一套技术体系,也是一套认识和改造的方法,是一套高校育人价值观、方法论、发展模式和运行规律的认识框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传统实践平台是竞赛、实训、实践等单一性“泛化类”平台,部分高校素质类讲座、活动直接等同于创新创业平台活动,未来应以企业积极参与“ 新工科” 建设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重要内容,以建立与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重要形式,来构建实践教育体系和实践平台。

2.注重载体与平台衍生的数据价值

基于新工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载体与平台不仅只是实现应用过程,其中衍生的海量、多样化基础数据,实训过程、结论数据也是很重要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改变了未来新工科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方式,平台不应只满足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能否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注重对数据的“加工能力”, 实现数据的“增值”。随着更多有意义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出现,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终将带来思维的大变革。

3.建立载体与平台评估的量化机制

新工科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根植于产业发展诉求,又回归于产业变革诉求,这为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提供了双向循环动力,促进形成社会产业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反馈机制。建立新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避免仅强调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新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借鉴并探索新工科高校校内与校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新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评价方法,形成新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评价的实施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过程、持续改进;建立新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维护机制,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和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

三、结论

“新工科”建设将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理念创新、专业创新、模式创新、 组织创新。创新创业作为新工科发展的重要子项,以优先建设新课程体系、提升师资、建设创新创业专业化平台跑道为任务,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突破口和实效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与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要深度融合,以专业认证为目标,人才培养应反映最新的产业需求。创新创业的师资应是“跨领域”的教育联合。密切的区域联合、校际师资互聘,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管理、学术三类师资力量聚合是有效的发展方法。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新工科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在实践中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全过程;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建设应基于融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各类交叉学科理论建模的路径来实现;需要以资源优化为目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数据为基础,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为主线,载体和平台业务应用实现为核心,系统解决方案为重点的建设思路。创新创业多层次平台要从单元级向系统级、巨系统级发展。

推动基于高校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的文化与价值观研究进一步发展,对青年具备创新力、创造力和创业力的价值观引导会起到良性的作用。可以激发高校青年创新潜质,提高社会责任感,追求个体与集体的价值实现,树立创业信念,激发创业动机,秉承法治精神,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

猜你喜欢

工科新工科师资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