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苍梧文化特色的茶艺表演之六堡十二式的研究
2020-12-22杨爱华
杨爱华
(广西梧州商贸学校,广西梧州 543000)
根据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中显示,六堡茶品牌价值为23.4亿元,居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第30位、黑茶类第3位、广西第1位。与六堡茶日益上升的品牌地位不匹配的是,六堡茶文化还很薄弱,在程启坤《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一文中,仅找到“2013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茶文化研究会成立。”“2018年11月11日,2018中国—东盟茶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两条与六堡茶相关;茶艺作为茶文化的其中一种,六堡茶茶艺的研究相对薄弱,在知网仅查到一篇相关文章“六堡茶茶艺创作初探”;六堡茶还没有自己独特的茶艺表演程式,一般是参考普洱茶或功夫茶的茶艺表演,不完全适合六堡茶的特性,更没有体现出六堡茶原产地的文化特色。六堡茶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梧州市,古为苍梧郡,于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正式建苍梧王城,管辖10多个县,包括现在桂东、粤西的大部分地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丰富六堡茶文化,彰显六堡茶原产地的古苍梧文化,经研究,总结出体现古苍梧文化特色的六堡茶茶艺表演程式--六堡十二式。
1 六堡十二式的开端准备
1.1 用水
采用冰泉水。陆羽《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冰泉位于梧州市白云山脚,水质甘纯,适宜冲茶。“冰井泉香”是古苍梧八景之一,唐代元结《冰泉铭》:“火山无火,冰井无冰。惟彼清泉,甘寒可凝。”
1.2 器具
煮水可以用铁壸,铁器煮水可以改善水质,而且便于保温,六堡茶需要高温冲泡,才能激发茶味茶香茶气茶韵。从简的话,也可以用常见的电热水壶。泡茶建议用紫砂壶,或者广西特有的坭兴陶茶壸,易于淋壶增温且保存茶气。公道杯建议用玻璃杯,便于赏阅茶汤。饮用器建议用白瓷,六堡茶汤红亮,内壁为白瓷,便于观赏茶汤颜色。白瓷器外壁可以描印古苍梧八景:云岭晴岚、桂江春泛、龙洲砥峙、鹤岗返照、金牛仙渡、鳄池漾月、火山夕焰、冰井泉香,以增加古苍梧文化韵味。
1.3 服饰
建议着汉服。古苍梧在汉初正式建立王城,汉代,梧州曾先后崛起以两个家庭为标志的享誉华夏的文化巨匠群体——“三陈六士”。“三陈”是陈钦、陈元、陈坚,父子祖孙三人为当时全国一流的古文经学大家,当时学术界有“左氏远在苍梧”之说;“六士”是士赐及其儿子士燮、士壹、士䵋、士武和士燮的儿子士廞,父子兄弟子侄个个学问卓著,位列郡守,名满天下,时大学者袁微写信给尚书信令荀彧说:“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比蒙其庆”为避战乱,汉末三国的中原士大夫和富绅商贾纷纷南下梧州,连刘备都跟鲁肃说:“与苍梧太守有旧,欲往投之”(出自《三国志》记载),梧州一时风云济会,成为当时文化经济繁兴的都会。“三陈六士”谱写了古苍梧辉煌的文化高峰,汉朝有梧州人骄傲的记忆。汉服宽博大气又含蓄内敛,与六堡茶的红浓明亮、味醇陈香相得益彰。
1.4 音乐
建议配韶乐。舜帝南巡是古苍梧的重大历史事件,舜帝喜欢音乐,制有韶乐。《尚书·益稷》:“箫韶九成,有凤来仪”。明代严震直的《苍梧舜庙》:“大舜南巡竟不还,至今遗庙落空山。南薰亭上琴中意,都在蛮烟瘴雨间”。如果觉得韶乐曲高寡和,也可以配岭南音乐,因为苍梧本是岭南名郡。
1.5 环境
环境的营造要体现“洁、静、正、雅”的茶道美学原则,还要体现古苍梧的山水胜景和人文文化,古朴而意境悠远。整个环境的各个要素统一协调,体现一定的意境。
2 六堡十二式的具体程式
第一式:礼敬。
动作要领:
望北礼合十礼敬先贤;入席;再向宾客行揖礼,女子右手压左手,男子左手压右手,鞠身四十五度;就座。
解说词:
帝子南巡,凤凰来仪。茶是国饮,客来先设。
文化内涵:
《史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到苍梧,苍梧在上古时代就是有名的地方。《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是舜帝所制音乐。《桐君录》:“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在东汉或更早时候,苍梧地区形成以茶待客的风俗。此解说词同时喻示,贵客远来,将敬奉六堡茶。
第二式:列具。
动作要领:
净手;轻展茶席;巧设茶具。
解说词:
百越古郡,仓吾翡翠。木铎遗存,西汉彩陶。
文化内涵:
《逸周书·王会解》提到“仓吾翡翠”,仓吾是百越民族的部族,仓吾即苍梧。汉高后五年(元前183年),赵光为苍梧王,始筑苍梧王城,发展为现在的梧州市。二十世纪80年代,梧州市发现木铎冲石器时代遗址,有水波纹、绳纹和粗方格印纹陶碎片。梧州市有大型的完整的西汉陶窑遗址,窑灶堆积层较厚,估计产量丰富。此解说词指出苍梧悠久的历史和悠久的制陶史,并借此喻示茶席陈列精美的陶瓷茶具。
第三式:赏茶。
1.动作要领:
从茶罐中取出茶叶,放置茶荷。举茶荷向宾客,邀客鉴赏茶叶。
2.解说词:
南方嘉木,六堡神茶。春夏紫笋,渥堆陈化。
3.文化内涵:
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佳木也。”六堡传说,黑石山顶有一棵老茶树王,仍是茶神化身,护佑茶乡百姓,主宰茶事兴衰。《茶经》云:“紫为上,笋者上”,《太平寰宇记》记载封州土产“春紫笋茶、夏紫笋茶”大多出自六堡茶区。现在六堡镇仍出产紫芽原种六堡茶。渥堆工艺是六堡茶制作的特色工艺。此解说词点出六堡茶品质上乘,制作工艺独特。
第四式:温盏。
动作要领:
用沸水冲洗茶壸,然后将茶壸中热水注入公道杯和品茗杯中,清洗杯具。
解说词:
三江之滨,温氏饲龙。教化祐民,利泽天下。
文化内涵:
《方舆纪要》:“苍梧城西有大江,三江同流。”宋代陈执中《题苍梧郡》:“地倾两面城池壮,江迸三流气色粗。”传说有温氏女在江边拾回大卵,孵出五条小龙,饲养长大,教化守护江河,行云布雨,造福地方,秦始皇封其为秦龙母,以示尊荣,梧州市现仍完整保存有建于宋代初年的龙母庙。此解说词借喻用水温杯净盏,有益身心。
第五式:投茶。
动作要领:
将茶荷中茶叶拔入茶壸中,适量为佳。
解说词:
重华天降,龙子回宫。取舍有度,不倚大中。
文化内涵:
舜帝,又名重华,上古圣君,南巡犹如天降。龙子回宫,仍依据以上龙母传说,喻示茶叶入壸。不倚和大中均是六堡镇主要产茶区村名,同时喻示茶叶取舍合度。
第六式:涤尘。
动作要领:
沸水注入茶壸,冼涤浮尘,湿润茶叶,唤醒茶性。因为六堡茶是陈化茶,应用沸水洗茶。初次茶汤倒入公道杯。
解说词:
火山夕焰,冰泉甘冽。焰烈水沸,洗涤凡尘。
文化内涵:
火山,又名锦屏山,在梧州市西江南岸边,传说夜晚山上有火焰吐放,传说是因为赵佗藏剑发光引起,故名“火山夕焰”,为古苍梧八景之一。冰泉典故见上文。此解说词表现火如火山夕焰,烧开冰井山泉水,冼涤浮尘,使茶叶湿润舒展,唤醒茶性。
第七式:冲茶。
动作要领:高冲低斟,根据每泡茶的不同,轻重缓急有所不同。
解说词:仙鹤起舞,龙泉飞瀑。浪翻龙洲,嘉鱼回澜。
文化内涵:梧州市鸳鸯江边有白鹤山,“鹤冈返照”亦是古苍梧八景之一,清人有诗:
“城西隔岸叠峰稀,落日平冈见鹤飞”,借此形容举壸高冲尤如白鹤起舞般优美。龙泉飞瀑是梧州市白云山胜景之一,此处形容开水入壸。“龙洲砥峙”是古苍梧八景之一,砥柱系住西江这条龙,明朝解缙《苍梧八景题咏》:“浪翻洲渚观龙系,日照冈峦听鹤鸣”,和《苍梧值雷给事中》:“花底相逢簇绣鞍,嘉鱼亭上看回澜”,借此形容茶叶在壸中翻腾。
第八式:淋壸。
动作要领:
盖上壸盖后,将第一道茶汤浇淋壸身,提高壸温,更有助于茶味茶香生发。
解说词:
金牛再渡,鹤冈返照。醍醐灌顶,养心成道。
文化内涵:
金牛仙渡,是古苍梧八景之一,相传三国时有道人牵牛渡江,指船中牛粪为酬,后来牛粪变黄金。鹤冈返照,见上文。淋壸灌顶有助茶性生成,醍醐灌顶更能体悟茶道。
第九式:出汤。
动作要领:
将泡好茶汤注入公道杯中。茶不同,出汤缓急不同。
解说词:
红蕊开花,秀色无双。流水可听,流芳可悦。
文化内涵:
唐朝宋之问《经梧州》:“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苏轼游梧州曾写下:“我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凝视公道杯茶线上升,静听茶汤倾注的声音,嗅闻茶香,鉴赏红亮茶汤,赏心悦目。
第十式:分茶。
动作要领:
将公道杯茶汤来回低斟点注到品茗杯中。
解说词:
少游流杯,舜帝巡狩。共享盛世,其乐末央。
文化内涵:
宋朝秦观谪归途中经梧州,不幸病亡,葬于现在的梧州市藤县,有诗《流杯桥》:“曲水分山阴,舆梁胜溱洧。一咏见高风,驷马安足取”,流杯桥是古藤州胜景,属苍梧郡。《史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茶汤来回点注,不厚此薄彼,共同分享,其乐融融。
第十一式:奉茶。
动作要领:
双手举杯齐眉,欠身行礼,共品佳茗。
解说词:
红浓陈醇,养生仙饮。以茶会友,因茶悟道。
文化内涵:
红、浓、陈、醇,是六堡茶的四大特点,指的是六堡茶颜色红亮,有独特陈香,味道醇厚浓郁。
第十二式:谢茶。
动作要领:
举杯喝尽杯中茶水,放下茶杯,再行揖礼敬谢宾客。用水冲洗茶具,将茶具收拾归位。退出茶席。
解说词:
拿起放下,苏子北还。五龙归海,从此其兴。
文化内涵:
喝茶,不过是拿起杯,放下杯,却体现了人生真谛“拿得起,放得下”。宋绍圣四年(1097年)五月十日苏轼被贬琼州别驾途经梧州,又溯江而上,与其弟苏辙相会于藤州,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东坡遇赦北归,到梧州游览,写下不少诗篇,梧州人为记念他,将他登临过的小山命名为“苏山”。东坡先生一生坎坷,却豁达洒脱,最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龙母传说中,龙母将五条小龙饲养长大后放归大海,行云布雨,利泽天下。梧州市西江南岸锦屏山在清道光三年建七层楼阁式砖塔,两广总督阮元巡视时赋诗:“高山郁蒸,江水澄凝,得此高塔,势欲上腾,梧江吉士,从此其兴。”借此祝福国家兴旺、民族复兴,六堡茶原产地--广西梧州市,势欲上腾,从此其兴。
3 结束语
六堡茶属于后发酵的黑茶类,不同季节采摘、粗嫩不同、加工工艺(揉捻、渥堆、烘干)不同、后期陈化年份不同,茶叶出味出香快慢不同,所以在茶式中增加“涤尘”一式,强调洗茶,有的六堡茶需要洗两遍,到3-5道方才显露,而且愈泡愈醇。经实践证明,普遍认为六堡茶冲泡要用大沸之水,生搬书本上用初沸或二沸水泡绿茶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六堡茶,六堡茶最好用大开之水冲泡,茶叶中物质才能溶解出来,茶汤才能色香味俱佳,茶气才足,所以增加“淋壸”一式,用热水淋壸增温,更符合《茶经》所云“育其华”。清同治版《苍梧县志》开篇即云:“苍邑,文献名邦也”,《越史丛考》说:“仓吾为国,已早见于周也”,宋朝陈执中《题苍梧郡》有“官厅传自唐丞相,民讼思从汉大夫”、“行伍戢威遵下武,儿童知学乐从儒”等诗句,增加“礼敬”和“谢茶”两式,更能体现古苍梧今梧州仍礼仪名邦。总之,通过设计适合六堡茶的茶艺表演十二式,特别是配上体现古苍梧文化的解说词,让六堡茶的茶艺表演拥有突出原产地文化特色的独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