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地区鸡腿菇高效栽培技术

2020-12-22丁亚通黄桃阁史国敏闻亚美

食用菌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料覆土菌丝

张 辉 丁亚通 党 帅 黄桃阁 史国敏 闻亚美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学名毛头鬼伞,是一种药食兼用的食用菌[1-2]。鸡腿菇肉质细嫩、味如鸡丝,营养丰富[3]。鸡腿菇具有降低血糖、益脾、帮助消化及治疗痔疮的功效[4]。河南省作为我国食用菌主要生产区,其食用菌的发展对中国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影响。鸡腿菇作为主要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迫切需要一套高效的栽培技术指导生产实践。笔者结合中原地区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对鸡腿菇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中原地区栽培鸡腿菇提供参考。

1 栽培场地和栽培期

室内,简易塑料菇棚或日光温室均可栽培鸡腿菇。室外,可在果园、林地、菜地、休闲田中整畦搭棚栽培鸡腿菇。

根据河南省不同地区气候和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一般每年8月到次年3月为适宜栽培时间。

2 培养料的配制

2.1 常用配方

配方一:玉米芯86.7%,麸皮10%,尿素0.3%,石膏1%,石灰2%。配方二:玉米芯50%,棉子壳20%,杂木屑16%,麸皮10%,豆粕1%,石膏1%,石灰2%。配方三:食用菌菌糠、玉米芯各40%,牛粪15%,尿素0.5%,磷肥1.5%,石灰3%。配方培养基含水量65%~75%,pH 6.5~7.5。先干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水搅拌至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5%~75%。

2.2 培养料的发酵、装袋

培养料搅拌均匀,堆成高 1.0~1.2 m,宽 1~1.5 m、长度不限的料堆,发酵。熟料栽培发酵周期4~5 d,发酵料栽培发酵周期7~10 d。发酵期间翻堆3次,分别在建堆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翻堆。培养料中心温度达65~70℃翻堆1次,保温时间不少于24 h。每次翻堆后应将堆顶整平,并在料面上每隔0.5~0.6 m打孔通气。翻堆时注意上、下、内、外料翻匀。当培养料内长满白色菌丝、培养料呈浅褐色且无酸、臭味,即发酵完成。

将发酵料装入塑料袋,做到装袋松紧适中。常压 灭 菌采用 规 格为(17~20)cm ×(35~40)cm×0.003 cm(宽×长×厚)且一端封口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料,装料量500 g。高压灭菌采用规格为17 cm×35 cm×0.004 cm(宽×长×厚)且一端封口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装料量500 g。

3 灭菌、接种

装好的料袋4 h内进锅灭菌。在料袋间不同位置放入3~5个感应式温度计。采用猛火“攻头”,使料温尽快上升,当所有温度计均显示100℃时,维持10~16 h,这期间不得降温,最后用旺火猛攻1 h,再停火闷10~12 h后出锅。

灭菌期间压力升至0.05 MPa时,打开排气阀,排尽冷空气,继续灭菌升压至0.15 MPa,温度升至126℃时保持2~3 h。

冷却。灭菌后的料袋应移放到预先消毒过的冷却室、接种室或大棚中冷却,待袋内料温降至28~32℃时进行抢温接种。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栽培且菌丝洁白、粗壮的优良品种,例如新科40和新科41。

熟料栽培模式接种,接种应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时规格为(17~20)cm×(35~40)cm×0.003 cm(宽×长×厚)的菌种袋,每袋重1000~1500 g,每袋栽培种可转接大袋(24~28)cm×(50~55)cm×0.0015 cm(宽×长×厚)15~20袋,小袋(17~20)cm ×(35~40)cm×0.003 cm(宽×长×厚)20~30袋。

发酵料栽培模式接种,选用(24~28)cm×(50~55)cm×0.002 cm(宽×长×厚)的低压聚乙烯栽培袋,按照四层菌种三层料或三层菌种二层料的方式装袋接种,然后用直径1.5 cm带尖的木棒在料袋两端各刺两个透气孔。接种量以培养料重的20%~25%为宜,应不低于15%。

4 发菌管理

4.1 发菌场所消毒及发菌条件控制

发菌场所应提前做好杀虫灭菌处理,用喷雾和熏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次杀虫灭菌处理。菌丝定殖期培养室(棚)温度应保持在26~30℃,菌丝快速生长期应保持在24~26℃,菌丝后熟期应保持在20~24℃。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发菌期场内,要求光照强度50 lx以下。发菌场(室)每天应保持定期通风,当气温高于28℃时早晚通风,当气温低于15℃时中午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 min。

接种一周后应经常检查菌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15 d后视发菌情况可翻袋,并对发菌慢的菌袋扎孔增氧促进菌丝生长,一般发菌25~30 d菌丝即可长满袋。翻袋期间发现污染菌袋,应及时将其清理出培养场所。

4.2 脱袋与覆土

菌丝长满料后脱袋,将菌棒横排放在菌床上,菌棒间距2~2.5 cm。覆土准备,覆土应选用通气性、持水性良好的肥沃土壤,最好选用地表30 cm以下的深层土。取土后在土中加入3%石灰,喷洒500倍高效氯氰菊酯,并调至土壤含水量20%~25%,然后搅拌均匀堆成1.2 m宽的条形堆,覆盖塑料薄膜闷24 h,散堆挥发药味后备用。采用一次覆土和二次覆土法在料面上覆盖厚3~5 cm的土,菌棒间隙填满土,再用喷雾器喷雾补水至覆土含水量为20%~25%后覆膜保湿。

5 出菇管理

催蕾:采用揭盖膜措施通风降温或升温,控制菇棚温度在16~24℃,以16~18℃为最佳。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0%,覆土含水量应保持在20%~25%,不得直接向菇蕾喷水。其间结合温湿度的调节,灵活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若出菇期遇连续阴雨天应关闭菇棚通气孔,在棚内走道上用生石灰吸湿。覆土后应以微弱的散射光催蕾,25~30 d子实体将破土而出。

幼蕾期:该阶段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菇棚内应保持温度16~22℃、空气相对湿度85%~90%、光照强度300~500 lx,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40~60 min。

成菇期:菇棚温度应保持15~20℃、空气相对湿度85%~90%。菇棚内不需要光照,应每天通风2次,每次通风30~60 min,保持空气新鲜。

6 病虫害防控

防控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常见病害有细菌性软腐病和黄斑病,通过消毒、轮作、化学药剂、物理措施等手段进行预防。主要虫害及防控:常见虫害有菇蝇、菇蚊、蛞蝓等,采取物理防控、生物防控与化学防控相结合。同时采取诱虫灯、粘虫板、天敌害虫及化学农药等方式防治。个体较大的虫害,可在夜间人工捕捉。

特殊杂菌鸡爪菌防控。鸡爪菌主要是通过覆土材料在基料播种阶段形成对鸡腿菇专一的侵染。根据鸡腿菇不覆土不出菇的生物学特性,对覆土材料严格处理是主要防控手段之一。

覆土应选用地表30 cm以下的深层土,就地取土易引发鸡爪菌感染。出菇期一旦发现有鸡爪菌生长时应立即摘除,并及时将其周围5~10 cm的基料和覆土材料全部清理出棚焚烧或深埋处理,并加强通风、停止喷水。也可将发病周围覆土整理成凹圈后,快速浇入开水,烫死该病菌。

7 采收与加工

7.1 采收

当菇体结实,菇柄不中空、手捏其柄部不软、菌盖光滑而洁白且呈圆柱形时,应及时采收。可采大留小,也可整丛采下。采收一潮后应整平料面、清除杂质,以利于下潮菇的管理。

7.2 采后处理

采收的菇体直接装入周转筐中存放,然后再转移至2~4℃的冷藏库内预冷3~5 h。采用防雾保鲜袋分装经过预冷处理的鸡腿菇,分装规格依据市场需要而定。将分装好的鲜鸡腿菇按照合适袋数装入泡沫箱中,并用胶带封好。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猜你喜欢

培养料覆土菌丝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三七育苗播种覆土镇压装置的研究设计与试验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苗盘输送、取苗、投苗、栽植、覆土、压实、苗盘回收全过程自动化——全自动蔬菜移栽机 破解种植难题
鸡菌菌丝体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