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探究

2020-12-21欧明霞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情景核心素养

欧明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出和层层深入,在高中数学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独立的解题能力,而不是仅仅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高中数学所包括的基础知识种类十分多,并且应用性和生活性在日常使用中也有很大的使用范围,可以说是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都包含在内,为了避免高中数学中存在的纸上谈兵现象,所以要进行大量的数学题练习,巩固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的解题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高中数学教师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下面,将结合多年从事高中数学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练习习题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习题教学 教学情景

不可否认的是,之前的高中数学教育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大多数的数学教师仍然是使用传统教学,没有一点创新的地方,只是按照课本的内容在进行知识的学习,再根据数学课本中所给的例题重复演示,最后布置大量作业进行课后巩固,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如同成为机器一般进行机械性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极差。完全没有给他们自己学习的时间,使得学生缺乏了对于习题的解题能力。除此之外,在短期来看,这一做法尽管使得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高分,但在长期的时间却不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这一现状也成为当下高中数学教师不得不去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数学习题的教学现状

(一)课前准备工作不足

由于高中数学課本内容对于教师来说相对有些复杂,因此许多教师在进行备课工作时,需要十分认真的进行备课,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进行理解,许多老师找出以往的教学方案或者是书店中买教辅资料进行备课,但是一些教师没有备课直接到课堂上照着书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没有针对他们的特点以及参考书本内容是否变更备课,这使得孩子在课堂上只是听教师照读书本或者教案,课堂气氛一点也不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低落,久而久之便产生厌烦数学这门学课的现状,成绩也会提升不上去。即使在听老师讲解试题的时候,也只是听懂了试题的表面,不能够真正理解试题。

(二)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灌输式教学

除了教师在备课准备不足以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较多,因此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灌输式教学也成为许多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为了完成教师任务,在课堂上只是一味的讲解而不进行沟通,即便他们在学习中产生问题,许多教师也置之不理,并且对于在课堂上一些没讲到的知识点,教师常常是将这些知识点留给学生作为家庭作业来完成,这便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尽管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效率却十分差,因此这种教学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三)教育环境因素

在现在的我国的教育体制,学校是一味的追求升学率,家长单单是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年级名次成为了评价他们的唯一的标准。高中生在放学之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年级名次,不仅仅是写繁多的作业,还有自己进行额外的加量,如果拖延一会儿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在一两点以后睡觉。如此繁重的课业,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是十分繁重的,那么我们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培养的意义

高中数学相比于初中数学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一门比较难的学课,并且高中数学为了给以后的数学课程做好铺垫,在大学的数学课程中,常常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其中包括了许多方面的数学知识需要去学习,这也使得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比较繁多。尽管如此,高中数学还是更加注重培养数学习题能力,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思考,并能够养成数学素养是教师所需要重视的教育目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及考试测验。

不管怎样,高中数学依旧还是以考试为主,而考试主要是练习习题能力,老师为了学生可以在高考的考场上取得高分,就必须将他们的习题能力进行锻炼,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他们就可以考取自己心仪的学校。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习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

高中的数学虽然知识内容比较广,但是大多离不开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书本中的知识内容,将书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情景中进行思考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懂得用数学思维进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会为高中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学习数学时用同样方法进行知识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向量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画的一条有向线段,来更好的理解向量。

(二)手动实践,增加能力

在高中数学中,除了一些复杂的计算有关的知识以外,还有许多与几何相关的课程。对于这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工具,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进行思考,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尤其是立体几何的教学中,书本中的立体几何都是展现在平面内的,不方便观察和学习,因此通过教学工具学习,将更加直观准确。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个圆柱,再准备一个与圆柱同底等高的圆锥,引导学生将圆锥里装满水,再导入圆柱中,直到将圆柱中也装满水,问学生用圆锥倒了几次水才将圆柱装满,从而得到圆锥的体积是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要想解数学问题,就必须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多方位思考问题,从而保证解决问题的正确性。教师在培养观察能力时,也不应该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是要引导他们去观察,帮助同学养成观察问题的习惯,在同学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观察时,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主动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仅通过书本中的内容,无法完全展示立体图形的特征,也限制了孩子的观察角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所处可见,且具有立体图形特征的物品让他们进行观察,如问台灯中包含了哪些立体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灯管是圆柱、灯座是长方体、灯罩是圆台,等等。高中数学中的知识,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有关于生活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中,通过数学使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有质量。并且,课后巩固知识的方式,不能只用题海战术,即使做再多的题,却没有一道题深刻的理解,也是没用的复习方式,因此在课后巩固环节,可以设置一些有关于生活实际的作业。

四、结束语

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进行对于学生习题能力培养的时候,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他们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两项能力是基本,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上,每一位数学老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如何进行学生习题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数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琪.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D].聊城大学,2017.

[2]王雅琴.刍议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渗透策略[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1):79.

[3]陈伟忠.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8,(12):5.

[4]周克斌.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7.

[5]车鑫.三维目标下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习题教学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教学情景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例谈教学情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