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2020-12-21沈亚宏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语文教学小学

沈亚宏

【摘要】小學语文教学要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开拓创新,才能真正提升全体学生的整体素养。本文对“大阅读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意义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的实践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实践策略

大阅读观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阅读作为基础,改变传统的耗散性的教学讲解模式,重视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引导,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及全方位阅读技巧,以及阅读能力的指导及训练,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继而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带动学生们语文学习“听说写”相关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

一、“大阅读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大阅读观”的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们“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们养成独立的、良好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们运用阅读过程中学习的知识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们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大阅读观”的教学体系建立在不断完善及多元化的课程资源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方便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及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阅读教学资源及阅读途径,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促进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的实践教学策略

(一)创设浓郁及积极的阅读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阅读文本的整体感悟,突出全方位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技巧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在浓郁、积极及自主阅读的氛围中,培养学生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等阅读习惯及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开拓学生们的眼界,丰富学生们的见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二)定期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丰富学生们的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大阅读观”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图书馆主题阅读课程为主,及常规阅读课程、阅读活动课程等一体两翼的教学,引导学生们将阅读当作生活过程中的一部分,并将阅读落实在课堂学习的各个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图书馆主题阅读课程、阅读活动课程等,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三)以读促写、以读引说、以读带听,提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

在开展“大阅读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个中心,两个原则”作为教学策略,即,将大阅读作为教学中心,以短阅读及长线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们以阅读能力带动听说写等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每天进行晨读,引导学生们在“大阅读观”的教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们听说读写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学习需求及阅读教学计划,实施创设浓郁及积极的阅读教学氛围,定期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丰富学生们的阅读体验,以读促写、以读引说、以读带听,促进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静.关于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5(1):40.

[2]尹德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26(10):163.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语文教学小学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