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农村乡土资源促进幼儿科学文化素养提升的方法分析

2020-12-21许春梅

考试周刊 2020年96期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幼儿园教学

许春梅

摘 要:从“生活教育”到“活教育”理论的提出都充分尊重了儿童的天性,这也提醒了幼儿教师应该以一种“活”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发展。贴近生活的教育应该做到“物尽其用”,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也要最大化利用好幼儿身边“活”的教材。农村幼儿教学拥有得天独道的乡土资源,也体现出更多原始的、自然的“活”力。将儿童置于教学的中心,就应该在恰当运用这些乡土资源之上给儿童提供“活”的教育,从而切实推动农村幼儿科学文化素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幼儿园;幼儿园教学;科学文化素养

一、 引言

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幼儿教学更注重儿童天性的发展,但是城乡间幼儿教学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违背了教育的自然性规律。具体表现在城市幼儿园越来越致力于打造所谓的“高端学校”和“贵族学校”,以高昂的学费来打造幼儿教学的“高档”与“贵族化”,在无形中提高幼儿教育的成本。可是如果仔细研究这些浮于表面的办学形式,则会发现这些高昂的代价背后多数是用在环境的创设上,再巧立名目让家长“买单”。在加注了一些教育理论后,这些幼儿园通過儿童生活情境的模拟来实现教学的自然化,但是生搬硬造的事物毕竟有它的局限,同时这种行为也无异于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具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环境的农村幼儿教学,又将这些乡土资源弃之不用,大力向“城市化”发展,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专门去购买幼儿玩具或者幼儿教具,这在无形中也扩大了农村幼儿教学的成本,给农村家长带来经济负担。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学中的“小学化”倾向也越发明显,这一方面基于部分家长“拔苗助长”的主观需求,另一方面和幼儿园教师没有切实从儿童发展角度组织幼儿教学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幼儿阶段的教学更应该发挥“人尽其事,物尽其用”的教育理念,就地取材进行农村幼儿教学,不仅是资源的节省更是对幼儿天性的保护。运用“活”的教育作为农村幼儿教学的“源头”,才可以促进幼儿科学文化素养的稳步提升。

二、 积极引导儿童观察动物植物大胆表现科学思维

科学源自生活也指导着人们更好的生活。在生活中有关科学的现象随处可见,很多时候这些现象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原理分析,也不用追根求源深入研究,事实上,对幼儿教学而言,有效地让儿童用双眼观察身边的事物更有助科学思维的萌发。基于这种情况,再加上社会实际需求的增加,很多器物性的科学玩具也应运而生。但是对农村幼儿教学来说,因地制宜地使用好乡土资源更符合当前的农村生活现状。不仅如此,在幼儿教学领域,很多“专业”玩具的原理也多多少少和农村资源息息相关。比如儿童在科学启蒙阶段往往会接触到色彩的点染,那么,让儿童用含有化学原料的物品尝试进行科学小实验,就远不如天然资源来得安全与简单。在染色现象中,乡土资源里有很多可供儿童选择的材料。例如夹竹桃的花朵,在很多年以前就是风靡一时的“指甲油”。再比如木耳菜的果实,在特定的季节更是随处可见。将紫色的果实放在白纸上用手指碾压,便可以染出深深浅浅的紫色。除此之外,木耳菜还具有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可供儿童挖掘。

自然界中的植物可以给幼儿教学带来启发,丰富的动物资源更可以引发儿童的科学思维。在幼儿教学的概念中,幼儿园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幼儿教学的实际课程。以天气为例,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儿童明确今天的气温,或者某天是晴天还是雨天,即便教师有意识地加上一些生动的图画也未必能够切实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目的地指导儿童观赏自然现象,用动物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具体行为来作为判断天气变化的征兆,既能够培养儿童的思想情感又可以掌握生活科学的思维。比如说快下雨时小动物们表现出的不同行为,就可以成为促进儿童科学文化素养发展的好材料。而在大雨真的即将来临的时候,有目的地引导儿童观察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小鱼跳水、蛤蟆出洞、蚯蚓上路等现象,让儿童从身边的动物身上得到大自然的启发,既是对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更给儿童以客观的现实性影响,让他们把动物真正当成科学学习中的“活”教材。

三、 善于结合自然现象鼓励儿童自主构建生活体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信息技术也日臻完善。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经过信息技术的处理,很多自然现象可以通过VR等技术在儿童眼前呈现。但是这种先进的技术由于自身的成本约束,致使儿童想以这种方式了解自然便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撑,这显然没有在当下普遍推广开来。另外,信息模拟追求身临其境,可是毕竟是虚拟的世界,或许会让儿童产生兴趣,却很难真正完成儿童自我意识层面的知识和情感构建。在农村观察四季的更替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模拟,许多原生态的环境便是最真实的载体,让儿童能够切实地置身其中,探索自然的奥秘。基于此,以季节为导向鼓励儿童自主构建农村生活体验,更有助于提升儿童的科学文化素养。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区域,一年四季非常分明,这也自然而然给儿童提供了感受丰富生活的前提。同时借助农村资源中的自然景象为依托,让儿童从季节更替中学习自然界的变化,完成对自然的感知和自我内心的构建。春天可以带领儿童来到河边,看冰雪初融、燕子回飞、草木新生,夏天的时候让儿童听雷赏荷、乘凉捕蝉等,到了秋天来到田野、果园感受丰收,最后以冬天的雪为一年的四季更替画上休止符,等待再一次的春种秋收。在这些丰富的乡土资源映衬下,儿童通过四季变化感受着自然现象,进而完成对生活体验的自主构建。

除了季节更替,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也能够给儿童带来丰富的生活体验。而在自然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农村田园风光更是以明显的地域性色彩影响着儿童的生活感受。大片大片的麦田,一望无际的高粱,成群结队的野鸭等等,都构成了农村资源中不可或缺的自然风景。这是任何器物性模拟都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让儿童在这种天然的环境下跟随着时节、季节的变化成长,体会最充实的田园生活,并以此构建自主对生活的理解,才是真正意义上“活”的教育。

四、 依托地域民风民俗丰富儿童文化情感探索自然

农村幼儿教学中的乡土资源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层面,也涵盖着多姿多彩的人文科学,而具有明显地域性的民俗民风更是始终伴随着幼儿逐渐成长。在这样的前提下,让儿童了解当地的民俗,并以此作为探索自然激发儿童文化情感的途径便十分必要。考虑到幼儿园儿童的实际认知水平,灵活运用传统节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既能让儿童觉得有趣,又可以切实掌握民俗知识。但是要强调的是,基于幼儿的传统节日教学,也要结合儿童的实际学情。因此,以主题式进行全面的节日教学便是有效引导儿童学习民风民俗的恰当方式。例如在组织儿童学习“清明节”和“端午节”这两个节日的时候,就可以切实丰富儿童的人文科学内涵。

猜你喜欢

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幼儿园教学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弹和唱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