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有效开展绘本剧的实践探索
2020-12-21曾婉瑜
摘 要:绘本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是“画出来的书”,以其图文并茂、画面精美、角色形象等优点而深受家长和幼儿的喜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将绘本剧表演作为一种教学形式,通过表演的形式来锻炼和提升幼儿的表达力、想象力、创造力,进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开展绘本剧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常有困惑:如何改变教师“导演者”的角色定位?如何站在幼儿身后,支持幼儿有效开展绘本剧表演活动?文章以中班绘本剧《小熊孵蛋》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开展绘本剧教学的做法。
关键词:儿童视角;中班绘本剧;小熊孵蛋;实践探索
一、 引言
绘本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是“画出来的书”,以其图文并茂、画面精美、角色形象等优点而深受家长和幼儿的喜欢。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构等艺术因素,通过直观的舞台形象反映生活。幼儿绘本剧是以幼儿为对象,它具有一般戏剧的性质、特点,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绘本剧表演中,幼儿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展开联想和想象,并通过剧本创编、舞台设计、动作表演、道具制作、角色竞选等形式来推进游戏进程。但实际在开展绘本剧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常有困惑:如何改变教师“导演者”的角色定位?如何站在幼儿身后,支持幼儿有效开展绘本戏剧表演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以中班绘本剧《小熊孵蛋》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开展绘本剧的做法。
二、 聚焦儿童立场,精选表演内容
绘本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是“画出来的书”,绘本中的画面信息、文字符号、角色形象等深受幼儿的喜欢。绘本题材的选取是绘本剧表演的前提条件,而这一环节则关系到整个戏剧表演的表现效果以及内在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对绘本题材的科学选择。中班幼儿普遍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是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阶段,教师在选择绘本题材时应选择那些健康、励志、向上的故事剧本,然后组织幼儿参加绘本剧表演,使他们亲身体验、感悟蕴藏其中的道理,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使幼儿得以健康快乐成长。《小熊孵蛋》这一绘本,清新温暖的色彩、幽默风趣的情节、温馨有爱的情感恰恰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中班幼儿的兴趣需要,非常适合在中班幼儿年龄段开展。
“小熊孵蛋”——乍一听,每个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教师在读出书名时,孩子们捧腹大笑,却又马上生出无数的问题。“熊真的会孵蛋吗?如果熊不会孵蛋,阿雷又是怎么孵它的蛋呢?这个蛋是怎么来的?孵蛋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孩子们首先对绘本主题便萌生了接连不断的猜测,可见他们对于绘本本身就有浓厚的兴趣。绘本中的阿雷想孵蛋便去尝试,而且认真、坚持、执着。孩子们就如阿雷一样,同样异想天开,因为有兴趣才更愿意去探索和发现,这也保证了幼儿在开展绘本剧的兴趣持续不减。
三、 追随儿童兴趣,共创表演剧本
纵观大部分创意戏剧劇本的形成,教师常常以自身的角度和理解能力去设计甚至完成,不仅内容超出了幼儿的理解范围,台词的句子也过长过多,幼儿不容易记住。因此,也导致幼儿只能在教师的高控下,不断地、机械式地重复排、练、演,幼儿的兴趣持续下降,活动效果欠佳。基于这些现象,绘本剧剧本具体如何形成会更合理?幼儿需要做什么?教师又该如何指导?
(一)以兴趣点出发,构思剧本雏形
幼儿通过集中教学将理解绘本情节与区域活动的尝试表演两种方式相结合,在对绘本有一定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构思剧本,通过画图的形式创编对话与剧情。幼儿创设剧本,不仅可以大胆勇敢地表现自己,还能培养合作意识,从而感受集体的归属感。如,可以表演些什么有趣的内容?幼儿展开了讨论“小熊怎么发现天鹅妈妈在孵蛋?借不到蛋后发生什么事?小熊是怎么孵蛋的?后来又发生什么事?”……幼儿在语言区里,通过手偶的表演,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二次创造——自制的图书,将剧本的内容情节,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一次次的思维火花的碰撞下,我们的绘本剧《小熊孵蛋》剧本初见眉目,大家商榷了表演的三个小剧幕,分别是:第一幕“阿雷想孵蛋”;第二幕“阿雷孵蛋”;第三幕“爱在森林”。
(二)以兴趣点拓展,创编剧本情节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往往对故事的某种信息或某个情节特别敏感,对此他们会更乐意去观察、发现、回应和创造。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善于去捕捉。如,绘本中,在熊妈妈直接告知了小熊为何孵不出蛋的原由时,幼儿特别关注。抓住这个契机,教师引导幼儿将此环节进行改编,与幼儿共同创编故事的高潮部分。教师可提出问题:“小熊发现孵不出蛋,如果你是这只小熊,你会怎么办?”在创编过程中,教师再引导幼儿增加几个比较典型的角色,“他向狡猾的狐狸求救,狡猾狐狸为了能成功吃到蛋,他如何帮助小熊?小熊会相信狐狸吗?小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在加入典型的角色后,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以此形式不断推进,再继续完善情节、对话和角色心理。
四、 基于儿童视角,重视表演过程
(一)大胆创编动作,塑造角色形象
好的绘本故事里有生动的人物形象、美妙的语言内容与丰富的想象空间,抓住绘本的这一特点,引导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故事”变成“演故事”,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幼儿表演的时候,与幼儿共同创编角色之间的表情、动作、语言,让故事显得更真实、生动。如,在表演新增剧情——“狡猾的狐狸偷偷跟踪阿雷的路上”的情节中,有幼儿提出,除了用双手在嘴边作尖嘴猴腮动作表现狐狸狡猾形象外,还猫着腰、踩着小碎步出场。幼儿纷纷提议,因为这是狐狸在偷偷跟随阿雷,所以这样的动作表现更切合剧情。在随后的表演中,幼儿专注、投入,表现的狐狸形象仿若真实,惟妙惟肖。可见,幼儿的自主创编,更有助于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存在感。
(二)合理选择音乐,渲染戏剧氛围
在绘本剧表演中,合理的、适合的、应景的音乐插曲是渲染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不可或缺的助推力。有音乐的渲染,可以更好地让观众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绘本剧开展过程中,根据剧情的发展,音乐的介入是必须的。那么,音乐的选择是由老师包办吗?音乐如何选择?
教师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引导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可鼓励幼儿借由家长的帮助,查找、搜集音乐素材。再经过集中活动,进行对音乐的感知、分析和讨论,并通过投票方式,选定音乐,最后投放到相应的情节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增加幼儿的参与性,也能使幼儿更好地理解诠释角色。在音乐的渲染中,提升表演的情境性以及情节的灵动性。
(三)尝试制作道具,满足活动需要
辅助物,是绘本剧表演中必不可少的。场景的创设、道具的生成、服装的制作等,教师都可鼓励大班的幼儿尝试动手去生成。
如,在《小熊孵蛋》活动开展中,有幼儿反映玩具模型的蛋太小,在舞台上看不清,且不好拿。针对这一问题,教师组织幼儿通过区域点评的时间,启发幼儿讨论、思考解决办法,幼儿提议可借由美工区,利用报纸、颜料等制作一颗更大的蛋,使舞台效果更形象、夸张。
而在角色服饰的制作中,也可师幼共同完成。如小熊衣服的剪裁、衣服颜料的点缀,制作天鹅妈妈和小熊妈妈的道具时,根据角色的形象,加上围裙或头巾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加其参与性。
(四)鼓励参加活动,体验表演快乐
对于幼儿而言,戏剧表演就如同一个有趣的游戏,就是没有观众,他们在表演过程也是快乐的。幼儿在亲身参与绘本剧表演过程中,可以满足内心的表演欲望,并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成就感。对此,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表演机会,鼓励幼儿参加戏剧表演,使他们在亲身参与中体验表演的快乐。例如,可以邀请小班幼儿来观看绘本剧表演,也可以在教室举办小剧场活动,为中班幼儿提供更多的表演空间。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假日,组织中班幼儿前往福利院、养老院为老人现场表演绘本剧,在为老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体验表演的快乐,进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支持儿童發展,适时给予指导
绘本剧开展过程中,我们提倡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但并不等于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介入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时机、适宜的方式、科学地介入幼儿的表演过程进行指导,最重要的是要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如:
1. 在表演中初步产生问题,引导鼓励幼儿,合作协商解决出现的问题。
2. 遇到的问题超出幼儿的解决能力范围时,适当指导,给予支持。
3. 根据幼儿的问题和讨论结果,设计一些相关的后续活动。
4. 及时捕捉幼儿的闪光点,为幼儿架起交流、展示的平台。
尊重幼儿的想法,保证幼儿对表演的自我创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的介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锻炼与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解放儿童的手、解放儿童的脑、解放儿童的嘴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基于儿童视角开展的绘本剧,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与认知能力,也是幼儿综合学习的能力与运用能力的体现。教师在绘本剧表演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积极作用,聚焦儿童立场,精选表演内容,共创表演剧本,重视表演过程,适时给予指导,进而使孩子们的天性得以舒展,进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燕.关于大班儿童绘本剧表演的初步探究与实践[J].科学大众,2019(8):100.
[2]蓝利球.家园绘本剧:促进大班幼儿接纳同伴的载体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144-145.
[3]徐美琦巧用绘本剧表演推进幼儿多元发展[J].读与写杂志,2019(11):235.
[4]戴凤莲.浅谈幼儿园大班绘本剧的编排[J].读与写杂志,2019(2):210.
[5]吴宁.演绎绘本剧之三部曲:绘选、绘编、绘演[J].新课程导学,2014(2):68-69.
作者简介:曾婉瑜,福建省晋江市,晋江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