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文化世界,丰盈汉字学习

2020-12-21吴沙沙

教师·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汉字文化汉字

吴沙沙

摘 要:汉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汉字,不仅要了解汉字的音、形、义,还要了解汉字本身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知识。以此为出发点,文章从感受汉字的古老与神奇、讲述汉字的故事与情结、探寻汉字背后的文化隐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让学生通过汉字学习走进文化世界,丰盈汉字学习。

关键词:汉字;汉字文化;汉字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0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021-02

汉字历经几千年的演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课堂上,除了可以以课本为载体让学生进行汉字学习,适时适当融入汉字文化元素,还可以开设主题式汉字学习课。以汉字为经,以文化为纬,让学生徜徉在文化的世界里,汉字学习将变得立体而丰满。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开设了汉字研究课“走进山的世界”,帮助学生走进文化世界,丰盈汉字学习。

一、说文解字:感受汉字的古老与神奇

古文字学家称独体的字为“文”,称合体的字为“字”,独体的“文”因为不能再分解,故说明之,即“说文”之义;合体的“字”由两三个不同的“文”构成,故剖解之,即“解字”之义,上述两层意思合在一起,即“说文解字”的含义。

学习汉字,得有这种“说文解字”的本领,才能学得扎实、透彻。以学习“山”字为例,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说文解字”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

1.出示校徽。找到校徽中藏着的一个汉字——山。

2.图片中的“山”字和平时写的不太一样,这是“山”字的金文字体。“山”还有其他字体,请生上台展示“山”字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

3.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字,无论字形怎样变化,“山”字的外形始终都像一座山。像这样的字,我们称之为象形字。

这样的教学设计,借助生活中熟悉的校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山”的字形演变入手,让学生课前主动了解、探究汉字的古老过去。 有此经历,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汉字象形的“好玩”,还能与古老汉字的前世今生“神交”。长此以往,学生心中就会种下汉字的“根”,对汉字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片段二:

1.“山”是一个独立的字,同时它也可以作偏旁或部首。“山”字作部首时,可以组成很多字。根据这个特点,在全班开展“山”字开花游戏。

2.讲解游戏规则,分别以“山”在左、在右、在上为要求开展游戏。游戏结束后,学生齐读以“山”为偏旁的字。

3.变汉字魔术。将刚才游戏中提到的汉字整合在一句话里:尖峻者峰,平夷者岭,峭壁者崖,有穴者岫,圆形者峦,悬石者岩。

点明:这句话有24个字,里面就有八个以“山”为部首的字,而且这八个字包含了六种形态的山。相传,这是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家荆浩在其所著的《画论》一文里教人画山的方法。大概意思是:又尖又高的山叫峰;(较高)而顶部较平的山叫岭;陡峭壁立的山叫崖;有洞穴的山叫岫;形体浑圆的山叫峦;峭壁上悬有石头的山叫岩。

“山”字具有很强的构字能力,以游戏的形式引发学生由“山”联想到“山字旁”的字,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字族。这是一种重要的汉字学习方法,既科学有趣,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对高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识字复习。同时,《画论》选段的引入,既能够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山”字的内涵丰富,感受到汉字的神奇。这种汉字学习方式,充满了文化韵味。

二、字里乾坤:讲述汉字的故事与情结

中国汉字是表意文字,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汉字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前所述,从汉字本身出发,已经能够让学生对汉字的丰富窥见一斑。然而,博大的汉字所蕴含的文化绝不止于此。可谓,小小汉字,大有乾坤!

教学片段三:

1.请学生欣赏同学和教师带来的名山大川以及自己游览山川的图片,讲述自己对大山大河的感受。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很多关于山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流传至今。让学生课前搜集故事,一大批和山有关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和民間传说,如《共工怒触不周山》《愚公移山》《烂柯山的传说》等经典故事就呈现在了课堂上。

是的,汉字不仅仅是一堆笔画,还关联着丰富多彩的事物,图片的引入能帮助学生建立汉字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山有关的故事,是民族的文化记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能够调动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课堂至此,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面前,汉字学习的文化味儿越来越浓了。

教学片段四:

1.山间的美景加上故事和传说,让山充满魅力,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寄情于山水之间。你听,生活在约1500年前的陶弘景向我们发出了对山水之美的感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在一遍遍吟诵中,学生逐渐体会到山川之美,也似乎已经感受到,寄情于山水之间别有一番情意。

2.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写山的古诗文。除了赞叹山川之美,诗人也在寄情山水之时,找到了一些东西。《山居秋暝》里,诗人王维找到了安静淳朴的生活理想;《题西林壁》里,诗人苏轼发现了为人处世的哲理;《望岳》里,诗人杜甫抒发了青年人的雄心与壮志……

学习汉字,怎么少得了古诗文?古诗文是以汉字为载体而形成的宝贵财富,和山有关的古诗文数量众多,这些古诗文的引入既可以深化学生对“山”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一窥中国古代山水诗文的一角。学生沉浸在富有灵气的文字之中,得到陶冶、受到启迪,感受汉字的形象、色彩、气味,触摸汉字的神韵、智慧、气质。

三、由字及人:探寻汉字背后的文化隐喻

中国人性格比较内敛,往往善于自省,也往往会从万事万物中找到折射内心世界的东西。以“山”为例,就有很多关于人的精神的思考。我们学习汉字,要能够从这些思考中获取精神的滋养,最终从学习汉字转变成学习做人。

教学片段五:

1.在传统文化源远流長的中国,山充满了文化意蕴。含有丰富文化意蕴的山,已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成为中国人精神的一部分。

(1)假如一个人做事非常沉稳、处变不惊,你会用哪个词形容他?(稳如泰山)

(2)我们还可以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一个人拥有崇高的德行,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3)出示更多和“山”有关的赞美人的词句。

2.为什么我们在赞美人的时候,常提到山呢?如果把山比喻为人,你觉得山是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呢?学生说到了包容、坚韧、朴实、伟大、崇高、胸怀宽广等很多品格。

3.师生交流:像山一样的人。

(1)你在书本中接触过哪些像山一样的人?

(2)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山一样的人?

(3)你家里有没有像山一样的人?

三个问题,三种思路,引导学生回顾那些具有山一样优秀品质的人。最后,教师总结: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座山,在座的你们也许现在还不是一座高山,但相信有一天,通过努力,你们终会成长为你想成为的模样!

汉字具有育人功能,学习汉字,同时也是在学习做人。探寻山的隐喻,意在引导学生追求美好品格,这也是本次主题式汉字研究课的情感升华。

在“走进山的世界”这节主题式汉字学习课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山的世界,发现山不仅是一个字,还是一幅幅画,是一个个故事、一首首诗、一个个人。一个简单的“山”字,原来有这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汉字!身为中国人,要为中国字而骄傲!身为中国人,要学好中国字!让汉字代代传承,就是让民族文化代代传承!

这是一节主题式汉字学习课,整堂课围绕“山”这个主题,从“山”的字形演变、强大的构字能力到和山有关的图片、成语、故事、诗文,再到诗文中的山水情结以及山的隐喻对做人的启发等进行展开,处处充满文化韵味。这样的汉字学习,具有文化性和贯通性,适合高年级学生,经历这一学习过程,学生的汉字学习将变得丰盈。

相较于传统的识字课,主题式汉字学习课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课前,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探究学习;课中,以学生交流为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课后,学生再次完善、充实自己的学习成果。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对比、联想、分析、应用、创造的高阶思维过程。

这样的汉字学习课,具有扩展性。本次课以“山”为主题,下次课可以以“水”为主题。类似的,山水日月、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梅兰竹菊等,可以形成主题式汉字学习系列课程。一次次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感悟。开设这样的汉字学习课,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兴趣和钻研精神,积累一定的汉字文化知识,也需要教师在课前正确引导学生资料搜集的方向,并且对资料的整合不做形式上的花哨要求。

从还需改进的地方来看,一方面,本节主题式汉字学习课,关注到了学生的听、说、读、思,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缺少了写的环节。笔者在上完课后反思,在探讨像山一样的人这个环节中,就可以设计一个写的环节,让学生写一写:在你的心中,像山一样的人有什么品格?你认为谁是像山一样的人?把你的思考写下来。

另一方面,本堂课也暴露出学生学得不够精细、不够深入的问题。笔者反思,在以后的主题式汉字学习课中,可以将内容分解、拓展,把一节课的内容延展成若干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和交流时间。也可以从一堂课中精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或者最具教学价值的若干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让课堂对学生更具提升意义。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汉字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继芳.让文化滋润识字教学[J].吉林教育,2009(2):62.

猜你喜欢

汉字文化汉字
不要让“汉字”没有了“文化”
遵循识字教学规律,实现“互动识字”
基于“汉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探讨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