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匹配研究
2020-12-21谢虔
谢虔
[提要] 社区居家养老是将传统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之间嫁接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本文在详细介绍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现状基础上,抽样调查江苏省13个地级市800例60岁以上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分别从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特征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研和探讨,最后提出有助于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发展的精准对策。
关键词: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养老需求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互联网+养老工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机制研究:基于利益博弈视角”(项目编号:2017SJB0638);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老年智慧教育‘数字鸿沟的形成机理与弥合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b/2018/03/08);江苏省社科联A类重点资助项目:“‘互联网+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以江苏为例”(项目编号:17SYA-036);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杰出青年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9月3日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与空巢化并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养老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事关我国发展大局的重大难题。截至2018年底,江苏省年龄超过60岁的户籍老年人口数达1,805.27万人,大约占总户籍人口的23.04%,年龄超过65岁的户籍老年人口数量达1,256.45万人,占总户籍人口比值为16.03%。依据国际上通行的老龄化标准,江苏已踏进“深度老龄化社会”行列,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老年人口撫养比上升快等特征明显,这使得江苏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剧增的发展趋势。
社区居家养老是将传统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之间嫁接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老年人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颐养天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预期,且养老成本相对较低。然而,社区居家养老仍然存在很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如过度关注社区居家养老社会经济条件、理论体系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定位等,而忽视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自身客观需求,特别是忽视了将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客观需求、供给现状、供需匹配等视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重要评价参数。因此,如何有效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失衡困境,成为一个迫切而现实的任务。
二、江苏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分别从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调研,针对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理清改善路向,以期提高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江苏60岁以上老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取标准为:年龄大于或等于60周岁;江苏常住人口;愿意接受调查;意识清晰,能清楚回答调查的问题。
3、调查变量选取
(1)因变量。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特点和老年人自身人口学特征,本研究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因变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具体包括生活照顾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3个一级变量15个二级变量。老年人对各项服务的需求情况设置为“1=需要”“0=不需要”。
(2)自变量。本研究所选取的自变量由老年人个体自身因素、家庭状况因素2个一级变量及细分的9个二级变量构成。其中,个体自身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家庭状况因素包括: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子女数目、家庭关系。
(二)实证分析
1、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分析。根据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期望的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所占比例达91.90%,其中43.67%的老人希望社区居家养老,27.44%的老人希望居家自我照料,19.79%的老人希望居家子女照料,而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仅9.10%。
通过卡方检验结果,根据各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二维交互分析,剔除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关系,选择Pearson卡方检验、线性和线性组合检验、似然比检验都显示小于0.05。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样本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在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状况方面显著。(表1)
从年龄方面来看,不同年龄段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的比例随着年龄段增高而降低,而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养老意愿在不同年龄段,相对占比均为最高。老人年龄越高,选择去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养老的意愿趋势降低,对家庭和亲属的依赖感将增强,越愿意在自己多年居住的熟悉环境里养老。同时,由于年龄越高,行动不便,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越大。
从月收入方面看,选择“居家子女照顾”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以收入“4,001~6,000元”之间的老年人居多,选择“居家自我照顾”的以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的为最多,占比33.74%,而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在各个年龄段占比均较高。可见,收入情况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选择的非常重要的参数。
从婚姻状况来看,有偶的选择“居家社区养老”的最高,占比为47.75%,而选择“机构养老”的非常少,仅3.49%,无偶的选择“机构养老”的最多,占30.57%。可见,老人婚姻状况是影响其养老方式意愿的重要因素,有配偶的因为有配偶可以互相照顾,大部分不倾向在机构养老,更愿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养老。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分析
(1)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居家老人完全依靠自身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将会越来越困难,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等将对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需求呈现增长趋势,非常需要外部力量介入为其提供生活照料上的服务。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老人对生活照顾服务需求较高的前三位是家庭维修(72.03%)、日间照料(68.47%)、家政服务(51.98%)。由此可见,老人对生活照顾最迫切的需求仍然停留在日间照料、维修和清洁打扫等基本生活需求方面。
(2)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特征。身体健康因素不仅会影响家庭关系,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将不断退化、免疫功能降低、患慢性疾病和突发疾病的概率更大,老人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较高的前三项依次为定期健康检查(86.0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91%)、健康讲座和咨询(48.55%)。
(3)精神慰藉服务需求特征。老年人退休后,切断了社会交往的主渠道,导致社会参与程度下降,这个时期的老人尤其需要精神慰藉,精神关爱既可以来自子女,也可来自于其他人员,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社区服务志愿者和关爱老人的社会人士等,而社区在为老人提供情感关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等来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满足老年人对情感关怀服务的需求。通过调查得知,被调查老人在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休闲娱乐(71.50%)和陪同聊天(58.44%)均超过50%,而心理和法律咨询却不足15%,这和我们的访谈结果一致,老人们在物质生活已经满足的基础上,对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欲望较强烈。此外,由于认识不足,老人们提起“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有些避讳,“我有子女,不需要这些方面的咨询”是老人们的普遍反应。
三、江苏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发展建议
(一)强化政府责任,注重顶层设计。养老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为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必须要逐步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立法及相关服务标准规范,为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想得以有序发展,必须要形成统一口径的、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认定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标准体系。设立引导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健全考绩制度,采用PPP合作、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等多样方式,对社会资本积极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示范项目建设的给予补贴支持,以调动多方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二)疏通输送渠道,落实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服务体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形成一个可以协同调配的资源体系,在全社区范围内进行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需要承担筹资和引导的职责,需要研究如何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序规范推进的管理体制问题,需要整合和协调社会资源等。社区需要承担老人居家养老的服务计划、具体指导和评估等工作。家庭作为社区居家养老的基础,必须承担部分具体的养老服务,如情感关怀等。
(三)加强宣传力度,激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需求。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必须要转换老年人消费观念,激发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充分运用现代化宣传手段,让老人充分理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认识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积极意义,使社区居民特别是老人更新觀念,鼓励有消费能力的老人为改善生活质量而进行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消费。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涉及老年护理、社会工作、心理学、医疗康复等多专业技能的特殊行业,制约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因素就是缺乏专业化服务队伍。高校作为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的核心主体,应依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客观需求设立相关学科和专业,同时高校可以与社区、社区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等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此外,高校还可以加强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单位的联系,将培养的人才输送到需求单位,实现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和需求有效匹配。
四、结语
社区居家养老是将传统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之间嫁接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养老,不仅符合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也是江苏化解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困境的必然选择。从需求-供给有效匹配视角研究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问题,有助于提高养老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有效弥补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裂痕,满足老年人差异性需求,真正提升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幸福感,推动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良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郭竞成.居家养老研究:来自浙江的调查与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汪连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实证调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王立剑,凤言,刘青.需求导向的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