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生本阅读中“客文化”融入策略研究

2020-12-21王庆友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12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下,阅读状况由被动转变为互动,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各种新媒体文化涌入学生的学习之中,其中“客文化”尤为突出。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让生本阅读更加深入、更加全面,进而激发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热情,是教师思考的重点。

关键词:“互联网+”;生本阅读;“客文化”;策略研究

“客文化”顾名思义,它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客文化”具有共享性、合作性等特点,常常以“博客”“播客”“微博客”等形式出现在生活中。在课内外,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融入“客文化”,就可以充分满足学生自我展示、分享成果、交流互动等需求,能够充分彰显出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本阅读是基于生本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阅读中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了“真我阅读”。

新课标提出:“把握信息时代新特点,有效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中的手段,建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积极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取。教师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果能将生本阅读与“客文化”有效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升学习自主阅读的质量,促进学生阅读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当前语文教师都明晓新媒体对学生阅读方式的影响,一些教师尝试运用各种新媒体拓宽学生的阅读量,但是未能将“客文化”与生本阅读巧妙融合,导致线上学习与线下阅读脱离,网络支撑下的阅读变成了无效阅读。笔者尝试将“互联网+”平台与语文阅读有效结合,巧妙利用“客文化”的元素,有机协调线上线下阅读,让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具灵气和生命力。

一、利用微博增强阅读效果

学生可以通过微博阅读各类作品的评论,观看相关网络视频,从而增强阅读的效果。

首先,利用微博提高阅读深度。现在教师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探寻一两个问题。这种模式的阅读通常流于形式,收效不大,很难实现生本阅读。在“互联网+”背景下,微博越来越凸显出其强大的阅读功能。微博常常会推荐一些优质的视频素材,教师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微博视频创设一定的情境,就可以把学生从表象思维引向理性思维,构建阅读的知识网络。比如,在讲解《植树的牧羊人》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寻找关于该篇文章的相关视频和图片。有的学生找到了动画电影《种树的牧羊人》,并且将其解读为“人定胜天与默默奉献”。有的学生找到了绘本《植树的男人》,并且阅读了梅子涵推荐的导语“一个人的种植”。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找出的这些不同体式的文本,让学生在课堂上仔细观看,对照课文找出其区别,由此多元化地去理解小说的主题。比如,有的学生根据三个作品的特点,抓住小说的叙述方式,分别从“牧羊人”“我”的角度解读出了“善待自然、拯救大地”“歌颂人性,寻找幸福”等主题。

其次,利用微博增加阅读厚度。微博文章往往具有洞察社会现象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打开阅读的视角,加深阅读的厚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巧妙地运用微博文章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理解更加深刻。比如,在学习《饮酒》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索相关的评论文章,然后提炼出相关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个性见解,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陶渊明的《饮酒》。有的学生结合网上的微博文章得出了:陶渊明笔下的归园是一种顺适本性,追求独立、自由、刚劲生命状态的标志。利用微博建立立体学习网络,打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联系,寻找文本之间的内在链接,有助于学生更冷静、更辩证地思考文本的深刻内涵。

二、争当“播客”促进阅读互动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制作出许多网络广播或者类似的网络声讯节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教师可以利用播客的这一特点,延展课堂阅读活动,提升阅读效度。

首先,利用播报的形式实现多元互动。由于语文课堂学习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对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很难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可以利用播报的形式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比如,笔者依据学生每天语文课上的学习情况安排一位学生进行“纪实播报”。播报的内容可以是当天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解等。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理解表达能力不同,其播报也各具特色。不同的播报形式不仅开发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展现出了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比如,围绕《秋天的怀念》,有的学生以朗读的形式进行播报,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让我们走进史铁生孤寂的内心,看到了其对命运的不屈。有的学生以访谈的方式进行播报,结合文本内容,围绕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对史铁生进行人物访谈,让我们感知到了史铁生内心的挣扎和对命运的尊重。有的学生以电台节目的方式进行播报,将《秋天的怀念》转化为脱口秀,叙述了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和对母亲的深情。长期坚持下来,笔者发现学生的语文阅读的兴趣有了大幅提升,书面语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从“要我阅读”转化为“我要阅读”,真正实现了生本阅读。

其次,争做“主播”的策划者,促进阅读互动。作为语文课堂延展的播客平台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新阵地。学习时空有限、交流不充分等因素会降低阅读的效度。教师可以利用博客平台时间上的延展性、空间上的跳跃性让学生的阅读交流更加充分。比如,在学习《关雎》一文时,学生很难体会出诗歌文本表现的意境。笔者引导学生选取诗歌中的意象进行重新构图,并且配上音乐,将之转变为镜头的脚本,并且录制成MTV。教师在搜集上来的作品中挑选优秀作品并即时分享到班级群,让学生从画面的构图、语言、节奏三个方面对MTV进行评价和欣赏。虽然每個学生只是创作了一个MTV,但是在欣赏和点评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关雎》在意象、手法、语言、节奏上的特点。课后学生在线上进行交流、探讨,这种自由开放的阅读分享使语文学习的行为变得更加自主。上述方式拉近了学生与作品、作家之间的距离,在师生的互动互助中,学生收获了阅读的快乐。

三、用好博客实现读写共生

“互联网+”时代各大网站先后推出了各种表达自我见解、书写个性的软件。这些软件弥补了课上阅读时空的局限性,使学生个性的见解在短时间、大空间内得到扩散。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把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转化为文字的欲望,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首先,注重读写情境的创设,提升阅读和写作的效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实行生本阅读,教师需要注意读写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搭建写作的支架,提升学生读写的效率。比如,疫情发生以来,学生经常会阅读到一些“网红文”,教师可以选取与“战疫”主题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写作情境:(1)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标语,并且据此创作“战疫”相關的标语;(2)结合新诗和古诗的语言特点,以诗歌的形式为光头姑娘写一首散文诗;(3)搜集“战疫”相关的纪录片,围绕“灾难”“敬畏”的主题,让学生写一份演讲稿。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在一定的情境任务中完成写作更有方向性,也更能抒发出内心真实的情感,写出有灵性的文字。

其次,注重即时分享,促进读写共生。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点评。同时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博客的浏览和点评中。比如,家长可以为学生作品献上鲜花、掌声等赞扬性的图标,也可以结合学生的作品抒发自己的见解。这样家长、学生、教师之间形成了一张独特的“学习网”,共同推动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以“客文化”为载体进行生本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力更强,方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交流更充分、评价更多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柳咏梅.E时代里的语文读写共生[J].中学语文教学,2017(6).

[3]赵兰兰.高中碎片化阅读现状及改进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20(1).

[4]夏鹏.互联网与阅读教学的整合[J].语文教学通讯,2018(1).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互联网+”时代生本阅读中“客文化”融入策略研究》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D /2016/02/299)】

作者简介:王庆友(1979—),男,江苏省灌云县侍庄中学高级教师,连云港市名师,主研方向为初中阅读与写作教学。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互联网+互联网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