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与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21郭龙军梁长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脑桥黑质丘脑

郭龙军,梁长华

帕金森病(PD)是一组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的以情绪失常、肢体震颤等为表现的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具有进行性,易造成认知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严重危及中老年人群健康及生存质量[1]。该病起病隐匿,患者通常进展至出现运动迟缓、肌强直等明显临床症状时才得以确诊,而此时多数患者已进入中晚期,临床治疗难度大,不良预后危险性高[2,3]。因此,前期准确诊断至关重要。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作为MRI新型技术,具有诊断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等优势,已广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诊断[4]。为此,本研究旨在分析DTI 在PD诊断与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其临床诊断与评估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PD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8~80岁,平均(58.57±5.45)岁;Hoehn-Yahr分期1~2.5期(早期PD)29例,3期(中期PD)16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016版)》中相关诊断标准[5];(2)Hoehn-Yahr分期[6]1~3期;(3)均接受DTI检查;(4)DTI检查前1个月无相关用药史;(5)意识清楚。排除标准:(1)脑血管病、脑外伤、感染等导致的PD;(2)恶性肿瘤、认知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3)合并心、肝等器质性疾病者;(4)T1WI、T2WI成像异常者。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49~82岁,平均(59.11±5.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1.2.1 DTI检查 两组均接受MRI、DTI扫描检查。采用Philips 1.5T MRI系统采集图像,进行T1WI、T2WI、DTI成像(16通道头线圈),并进行3D-T1WI-FFE。T1WI主要参数:slice thickness/slice gap=5 mm/1.5 mm,TR/TE=2014 ms/24.5 ms;FOV=230 mm×230 mm;矩阵=320×224。T2WI主要参数:slice thickness/slice gap=5 mm/1.5 mm,TR/TE=6280 ms/104.2 ms;FOV=230 mm×230 mm;矩阵=320×320。DTI扫描应用平面回波技术,设置10个方向DTI,主要扫描参数:slice thickness/slice gap=2 mm/0 mm,TR/TE=9302 ms/63 ms,FOV=230 mm×230 mm,b值=0 s/mm2、800 s/mm2,矩阵=130×128。

1.2.2 图像分析 将图像传输至仪器配套分析系统,由2名高年资影像医师按双盲原则独立阅片。先行图像后处理、降噪处理,软件生成各向异性指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选取丘脑、黑质、脑桥、小脑上脚及中脚感兴趣区(ROI),基于3D-T1WI-FFE及解剖学手工绘制ROI,测量各ROI

的FA、ADC值,测量3次取均值,双侧ROI取均值。

2 结 果

2.1 两组FA值比较 观察组丘脑、黑质FA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桥、小脑上脚及中脚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FA值比较

2.2 两组ADC值比较 两组丘脑、黑质、脑桥、小脑上脚及中脚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ADC值比较

2.3 丘脑、黑质FA值对PD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丘脑FA值、黑质FA值诊断PD的AUC分别为0.704、0.798(均P<0.05),具有一定诊断准确性(见表3、图1)。

表3 丘脑、黑质FA值对PD的诊断价值

图1 丘脑、黑质FA值诊断PD的ROC曲线

2.4 不同Hoehn-Yahr分期PD患者FA值、ADC值比较Hoehn-Yahr中期PD患者黑质FA值低于早期,丘脑ADC值高于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PD患者脑桥、小脑上脚及中脚FA值、ADC值与早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Hoehn-Yahr分期PD患者FA值、ADC值比较

2.5 黑质FA值、丘脑ADC值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黑质FA值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呈负相关(r=-0.457,P=0.002);丘脑ADC值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呈正相关(r=0.405,P=0.006)(见图2)。

图2 黑质FA值、丘脑ADC值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的相关性

3 讨 论

目前,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等检查对PD诊断敏感度较高,但费用高、存在有创性,临床普及受限[7]。近年来,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技术逐渐得到应用,但MRS主要检测节点局部神经递质,各点关系不明确,检查过程易受相关并发症影响,不利于疾病前期诊断。DTI作为新的功能MRI技术,相比常规序列具有成像质量好、扫描时间短、对微观结构敏感等诸多优势,可通过脑组织中水分子运动的各向异性来检测微观结构状况[8]。中枢神经系统中水分子一般沿纤维束走行方向进行弥散运动,速度相比垂直方向快[9]。DTI可在解剖与病理层面显示纤维束排列、走形、方向、稀疏、绕行、髓鞘等情况,评价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目前,DTI常用的定量评价指标有FA值、ADC值等。FA值是各向异性成分/整个扩散张量的比值,当脑组织出现轴突损伤、神经元丢失、退行性病变时,会出现FA值降低、ADC值升高[10]。Deng等[11]研究发现:PD患者黑质FA值相比健康者显着降低[95%CI=(-0.03,-0.02)],进一步异质性分析提示测量黑质FA值可作为潜在的PD非侵入性诊断定量标记。

本研究中,观察组黑质、丘脑FA值均低于对照组,与翟方兵等[12]研究结果相似。分析认为:PD的病理改变主要在于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的减少,导致了纹状体通路抑制,进而诱发PD系列症状[13]。而多巴胺能神经元在中脑黑质尤其黑质致密带存在多,FA值可提示其受损状况[14]。另一方面,PD患者黑质FA值降低考虑还与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与异常的小胶质细胞增生、铁沉积异常等共同影响有关[15]。

本研究进一步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丘脑FA值、黑质FA值诊断PD的AUC分别为0.704、0.798(均>0.7),具有一定诊断准确性。提示丘脑、黑质FA值对PD具有定量诊断价值。

ADC值主要评估水分子扩散速度,相关研究表明,就组织微观结构变化而言,ADC值灵敏度相对劣于FA,但与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16]。本研究中,虽然观察组丘脑、黑质、脑桥、小脑上脚及中脚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Hoehn-Yahr中期PD患者黑质FA值低于早期,丘脑ADC值高于早期,且黑质FA值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呈负相关,丘脑ADC值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呈正相关。提示黑质FA值、丘脑ADC值与PD病情具有相关性,表明DTI检查可为PD前期诊断、临床应用神经保护与修复剂等防治PD提供导向。

综上所述,DTI对PD具有定量诊断价值,且黑质FA值、丘脑ADC值与PD病情具有相关性,能够为PD临床分期提供影像学支持。但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未纳入晚期PD患者进行分析,日后将进一步加大样本量予以验证。

猜你喜欢

脑桥黑质丘脑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影像学表现为“脑桥半切征”的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A53T转基因小鼠黑质Kv4.3 A型钾通道的表达改变
GHSR1a敲除对小鼠黑质区GABA信号传递影响
15例卒中预警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对大鼠嗅球、黑质和纹状体区DAT蛋白表达的影响
经颅超声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背侧丘脑解剖结构及其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