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制度建构
2020-12-20杨延圣傅嘉敏
杨延圣,傅嘉敏
(浙江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2020年5月,教育部专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为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学界有关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在不断推进,在相关研究日益升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依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专业课教师普遍存在着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挖掘专业课知识中思政资源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课程思政工作面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虽然拥有较强的思政专业优势,但因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而无法充分发挥优势,自身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笔者认为这两方面反映出了当前课程思政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深层次的痛点堵点,即缺乏对思政课教师自身优势和现实价值的关注和考量,特别是相关制度设计的缺失影响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同,进而影响了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基于此,研究如何优化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制度建构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现实考量
从当前学界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看,从思政课教师视角出发,对其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与处境分析等方面仍缺少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仅有少数文章从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作方面提出了树立意识、协助教学、联动培训等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价值[3]。相较于专业课教师而言,思政课教师一般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学习背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这些优势恰恰可以用来帮助专业课教师弥补其在课程思政中存在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不强的问题。
(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核心内涵的一致性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在思政,两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两者的一致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在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着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二者的共同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在方向和功能上的一致性。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三是在内容和要求上的契合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资源和内容从本质上来讲是相通的,只是其具体的呈现方式不同,在思政课程中主要以显性的方式呈现,而在课程思政中更多的是要以隐性方式呈现,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在课程结构上,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一个组成部分[4]。正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其核心内涵上的高度一致性,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提供了可能。此外,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实施主体,其职业道德中本身也已蕴含了育人的内在要求,思政课教师基于思政课的国家课程属性,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需要其在更广泛的教学场域中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政专业优势
经过系统深入的专业学习,思政课教师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专业优势,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政素质优势。从教育部对思政课教师任职的基本条件看,思政课教师的选拔要求中,政治标准是首要标准,绝大多数学校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是中共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用“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等词汇高度评价思政课教师队伍。这一评价既是对思政课教师崇高的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政治情怀的高度肯定,也是对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始终秉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坚定“四个自信”和做到“两个维护”的充分认可。可以说“政治强”既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其思政素质优势的集中体现。二是思政理论知识优势。高校思政课教学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方方面面,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还要结合中国实际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历史经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析当代中国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因此,基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需要,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广的理论视野,需要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体系化、专业化和深度化的认知和研究,因而在理论知识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三是思政教学实践优势。思政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然要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状况、价值认同现状、理想信念追求等,在充分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说,高校思政课就是在不断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的。而思政课教师在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对思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的运用等亦成为思政课教师的一大优势。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问题分析
思政课教师的思政专业优势,在课程思政中可以具体转化为扎实的思政理论功底、敏锐的思政元素挖掘本领、熟练掌握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方法进行育人的能力等。这都是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所迫切需要的能力,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当扮演好示范者、引领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但从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具体实践看,思政课教师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受主客观等方面原因的影响,部分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内生动力不足,进而影响了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队伍协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主观层面:意识与能力问题导致工作动力不足
思政课教师虽然具有明显的思政专业优势,但在课程思政工作具体实践中普遍存在着群体差异化现象。一方面,部分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思政课教师参与意愿低下,由于部分思政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到位,认为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上的改革,与己无关,自己只要搞好思政课程教学即可,因此其参与的主动性较弱;有的思政课教师只愿意有限地投入精力参与,由于高校思政课属于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思政课教师的授课任务繁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再加上科研压力,因此其只能做到有限地参与;还有的思政课教师虽然积极参与,却由于评价不合理而逐渐转向消极,这是因为当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依然过分看重科研,教学业绩在职称评审和年度考核中不能被很好地体现,在相关的学校制度文件中,对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情况缺乏有效认定和评估,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评价体系导致思政课教师在理念认识和行为倾向上回避课程思政工作。另一方面,部分思政课教师也存在着课程思政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这种不足体现在对不同专业课程知识、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等不了解。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必须与专业知识有效地衔接,自然而然地融入,而不是生搬硬套。但由于思政课教师对专业课程知识了解不深入,难以有效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精准地联系在一起,容易出现思政教育形式僵硬、内容重复等问题。总之,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创新举措,对教师的能力存在着全方面的要求。因此,如果在不给予思政课教师专业培训的前提下使其参与课程思政工作,也会容易导致其中部分个体产生较大思想压力,从而失去积极参加的动力。
(二)客观层面:制度问题导致工作环境缺失
课程思政的本质依旧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政课教师发挥其重要作用,然而这一点却没有在高校的相关制度中得到体现和保障。首先,在参与主体界定上,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和地位是不明确的。部分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时没有认识到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将其仅仅视作专业课的一次教学改革,不懂得平衡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资源分配,学校制定的政策多向专业课教师倾斜,思政课教师只是浅层地融入,为专业课程梳理其中的思政素材。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片面地理解为专业课教师的独自求索,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优势与工作地位之间产生巨大落差,无法发挥其作用与能力。其次,在参与机制方面,各高校现有的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形式方法比较单一传统,较多高校仅仅只邀请思政课教师挖掘资源,并不重视专门的课程思政交流平台的搭建,更多地关注个体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忽视多支教师队伍联合形成教育共同体所能发挥的能量。再次,在教学过程方面,大部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交流只局限于课前准备环节,在同样重要的课堂教学、课后评价、专业实践等环节中则被忽视。思政课教师虽然能够确认一堂课的思政教育素材运用是否合理,但是却不能了解具体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学生考核评价反馈以及在实践中的践行程度等情况,也就意味着无法完整地参与到课程思政全过程之中。最后,在制度保障方面,大部分高校在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之后的效果评估、工作评价等保障体系方面还没有及时跟进,对于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缺乏激励机制来促进,未能为其全面投入课程思政工作提供更加牢靠的制度保障。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制度优化
解决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协同工作中的困境,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需要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建构一整套制度从客观的角度予以推进和保障,而这是当前大多数高校所缺乏的。因此,高校需要对课程思政工作制度予以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完善长效运作制度建构,“加强制度创新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供根本保障”[5]。
(一)以增进认同为要点强化制度制定
课程思政的制度需要在设计和制定环节就能够赢得思政课教师的理性认可,并将理性上的思维认同转化为感性上的责任感召,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主观动力。首先要重视科学性。课程思政的制度制定应当符合学生的教育规律与教师的劳动规律,在将课程思政放回高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价值的正确认识制定符合其需求的制度。其次要关注伦理性。课程思政的制度制定同时要关注教师之间的性格、研究方向、创新能力、教育方式的差异,保持对其人性和劳动的尊重,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使制度成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丰富多样性的联结桥梁,并且关注到教师可能会产生的正当诉求。最后要恪守合法性。各个高校课程思政制度的制定过程可以是自上而下的统筹式或是自下而上的征集式,但是其最终建立必须经过一种公开、固定的程序,从而获得一种政治权利认可的价值,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所有实施主体都能参与或见证制度的制定,赢得其对制度机制的最基本的理性认同。
(二)以明确队伍协同方式为重点强化制度实施
高校在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意见时,关键是要明确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合作的方式。应当注重在双方共同参与下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对专业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精准思政”,避免内容落脚点过于宽泛或是对思政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优先在制度实施方面促进双方教师“一对一”的队伍结成,即一门专业课程对应一名思政课教师,实现准确细致的双向沟通,并通过环环相扣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素材对专业教学过程的全覆盖。如在教学准备环节,既要促进专业课教师提升自己的思政素养和能力,也要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指引和帮助能力[6],培训其有针对性地了解各个专业课程的知识构成、前沿问题等。在教学开展环节,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指导,结合每章节专业知识内容和课堂教学氛围指导专业课教师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在教学评价环节,思政课教师要指导专业课教师从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等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改变以往“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结合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制定丰富多样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在教学实践环节,思政课教师可以指导专业课教师对国际国内形势和专业前沿问题进行研判分析,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协助专业教学实践的开展。
(三)以解决顾虑隐忧为突破口强化制度保障
引导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既需要从思想认识层面解决其困惑,也需要从制度供给层面解决其现实的后顾之忧。特别是针对客观环境所引起的顾虑,应从制度保障层面寻找产生原因和解决路径,通过客观的制度优化来增强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主观积极性。因此,应当充分调研并且持续关注思政课教师的需求,以解决他们的现实担忧为突破口,强化保障制度的供给,尤其是要注重对其参与课程思政的肯定和工作量评定的重视,要以公平合理的工作管理和服务保障来打消思政课教师的隐忧。具体可以采取明晰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地位、职位,认可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工作量并体现在年度工作考核中等措施,并安排专门的工作小组管理并监督这一过程,使课程思政真正成为思政课教师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学校层面搭建和维护供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互动交流对话的平台和载体等,通过完善的保障制度供给来构建起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完整而长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并且积极协调和引导教师队伍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从学校层面解决教师面对的问题。
(四)以增强工作获得感为关键点强化制度激励
要完善高校原有的教学激励机制,形成激发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7]。提升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构建以制度激励体系为主的课程思政工作的良性生态机制,以增强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获得感为关键点,在科研项目支持倾斜、绩效考核评价侧重、评奖评优优先、职称职务晋升优先等方面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激发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在科研项目支持上,要鼓励并积极扶持思政课教师申报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各类项目,在项目立项和经费支持上予以倾向性支持。在评奖评优中,同等条件下要对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思政课教师予以适当倾斜。在职称职务晋升中,要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职称晋升条件中加入课程思政的工作要求,对课程思政工作参与积极性高、工作成效明显的思政课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等等。通过这些“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体系,增强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获得感与成就感。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思维考量,其原理机制的深化,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8]。高校只有通过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制度建构,充分发挥制度治理效能,才能更加充分地调动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推动思政课教师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思政教育规律掌握以及思政教育资源全面开发,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队伍协同中切实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