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0陈准
陈 准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的特点。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疏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达到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目的,但术后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研究表明[2],罹患疾病、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有创性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与生理的应激反应,影响术后恢复效果。采用常规的说教式健康教育,患者被动参与疾病的管理,从而降低其积极性[3],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反应并不乐观。而授权教育是一种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和独立制订决策的健康教育模式,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授权教育在提高慢性疾病等自我管理中的作用[4],但鲜有关于在患者出院准备度中的研究。出院准备度不足,常常会影响患者的院外治疗及恢复,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依据授权理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探索其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取得效果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入住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Ⅰ~Ⅱ级,行PCI 术;(2)患者意识清楚,沟通能力正常;(3)患者自愿参与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认知、心理(精神)障碍;(2)患者合并有肝肾功能等重大器质性疾病;(3)患者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4)中途退出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性23 例,女性15 例,平均年龄(48.5±6.5)岁,小学及以下5例,初中及高中19 例,专科6 例,大学本科及以上8 例;观察组中男性24 例,女性14 例,平均年龄(47.9±5.9)岁,小学及以下6 例,初中及高中20 例,专科5 例,大学本科及以上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心内科心肌梗死PCI 术常规健康教育方案:责任护士对其所负责的患者及照顾者进行住院须知告知(如陪护管理制度、口服药物管理制度等)及安全教育(如病房安全检查制度)。每日晨会或床头交接班时,由责任护士针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反馈信息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与患者沟通落实健康教育的效果,出院时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授权理论教育,主要包括3 个流程。(1)成立授权理论小组。授权理论健康教育小组由护士长为组长,组员为4 名责任护士,组员共同学习授权教育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方法,并掌握其实施步骤。另外,责任护士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需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沟通基础。(2)评估患者。由授权小组组员根据患者的资料(如检验检查单、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单)对入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将一段时间内存在相同问题的患者分在同一组,共4 组,每组7~10 例。(3)授权教育实施。授权教育的实施主要从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订计划、评价结果4 个步骤[5]进行:①表达情感: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者主要作为一个倾听者倾听患者的诉说,不要随意打断患者,也不要对患者出现的不满情绪做过多评判。 如“你目前如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你所期望的疾病治疗效果如何?”“你希望医护人员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②设立目标: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患者设立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如出院前能熟练掌握PCI 术后的护理方法)和短期具体的目标(如术后第一天能知晓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目标必须切实可行。在授权教育过程中,护患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患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③制订计划:协助患者根据设定的目标制订个体化的疾病管理计划,帮助患者培养内在驱动力并控制自己的行为。④评价结果:研究者协助患者根据之前制订的目标评价目标是否达成,如果目标已经达成则进入下一个问题;如果目标没有达成,研究者和患者一起分析目标没有达成的原因,找到问题的关键,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实施计划或者调整目标,进入下一轮的授权教育。最后,通过随访协助研究对象评估计划的实施情况及目标的完成情况。
1.3 评估方法
干预前及干预后3 个月对患者进行出院准备度、自我护理能力的评估。
1.3.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收集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功能水平、居住方式、医疗支付方式等信息。
1.3.2 出院准备度 本研究采用的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是由Lin 等[6]翻译修订的中文版RHDS,包含12 个条目,3 个维度:个人状态(3 个条目)、适应能力(5 个条目)和预期性支持(4 个条目)。采用0~10 分评分,各维度内条目得分总和为量表总分数(0~12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内容效度指数为0.88,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0~1.00。
1.3.3 自我护理能力 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7]对患者进行测评,包括健康知识水平(14 个条目)、自我概念(9 个条目)、自我责任感(8 个条目)、自我护理技能(12 个条目)4 个维度43 个条目。采取Likert5 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好。量表经检验具有良好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双人核对数据,用Excel 录入,并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个人状态、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得分及出院准备度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个人状态、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得分及出院准备度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得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得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个人状态干预前适应能力干预前预期性支持干预前出院准备度总分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38 38 t P 17.65±0.97 18.00±1.04-1.486 0.142干预后19.05±1.33 21.39±1.84-6.355 0.000 28.13±1.32 30.97±10.02-1.732 0.087干预后33.52±1.33 39.58±1.41-19.268 0.000 29.92±1.02 30.00±0.83-0.368 0.714干预后29.74±1.22 32.18±1.86-6.782 0.000 75.71±2.24 78.97±9.78-2.004 0.052干预后82.31±1.92 92.25±5.58-10.359 0.000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38 38总分t P自我护理技能29.92±0.82 29.71±0.97 1.031 0.306自我责任感20.05±0.93 20.08±0.78-0.133 0.894自我概念25.39±1.03 25.65±0.91-1.183 0.241健康知识水平35.78±1.02 35.34±1.07 1.865 0.066 111.16±2.19 110.79±2.16 0.737 0.46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s,分)
健康知识水平40.18±1.20 46.03±2.08-15.021 0.000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38 38总分t P自我护理技能37.53±0.95 39.81±1.95-6.486 0.000自我责任感24.84±1.19 26.24±1.44-4.588 0.000自我概念29.89±1.03 32.43±1.95-6.837 0.000 132.45±1.87 144.42±5.02-13.76 0.000
3 讨论
3.1 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心血管疾病作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近几年造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据2015年数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到2.9 亿,心肌梗死患者约250 万例[8],占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的首位[8]。心肌梗死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防治已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减少病死率是当前医学界和护理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人们的健康水平比其他的驱动力,如经济增长、国民教育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更快及更有效。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关键在行为改变。White 等[9]研究也发现,对于常规的健康教育,一些患者很快就会忘记40%~80%的健康教育信息;同时,记住几乎一半的不准确信息。原因在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而不管是否掌握和理解信息,都不能及时评价和反馈[10]。因此,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熊姝[11]将授权教育应用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研究结果显示,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因为授权教育是以患者为主体,打破了传统护患关系中患者被动服从的地位,让患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进而提高个体行为改变的自信心[12]。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法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但是国内对于心肌梗死PCI 术后患者实施授权理论健康教育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3.2 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出院准备度
本研究将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中,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2.25±5.58)分,高于对照组的(82.31±1.92)分,且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患者接受授权教育密切相关。因为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责任护士主要扮演协助者,患者为主体,护士尊重患者的能力与责任,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情感,自我感知在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患者及时宣泄情绪,正视存在的问题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授权教育的过程中,护士会根据患者的表述及时给予指导性建议,有效协助患者设立具体的目标并制订相应的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监督患者,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结合本研究结果,有效提示临床护理工作者可进行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并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能更好地为出院做准备。
综上所述,授权理论健康教育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解决主要问题的健康教育模式,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为出院做好准备,进而降低再入院的风险,适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但是,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研究对象局限于某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样本量较小,另外随访时间较短,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因受地域、人均收入水平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今后还需研究者进行多地域、大样本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