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药类专业有机化学微课设计

2020-12-20朱华旭李贺敏于海涛吴啟南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考题中药微课

房 方,朱华旭,李贺敏,刘 健,于海涛,吴啟南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有机化学是中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有机波谱分析、中药化学、药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我校中药类专业学生普遍反映有机化学知识体系庞大且内容丰富,许多知识点难以理解记忆,自主学习困难,从而导致有机化学不及格率高。同时,有机化学学科发展迅猛,新知识大量涌现,而伴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有机化学课堂学时数减少,显然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随着网络的普及,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符合互联网时代特点的新型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因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逐步走入课堂并已经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1]。简单来说,微课是一种微型课程教学活动形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2]。微课一般在5~10 分钟内,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具体、主题突出、信息量大、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3-5]。由此可见,微课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过程简短但结构完整[6]。因此,当选好一个知识点进行微课设计时,首先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其流程见图1。

图1 微课教学流程

那么究竟如何让微课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以中药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为例进行微课设计。

1 结合学情分析,进行微课的整体设计

首先,在设计一个微课视频之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它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习兴趣、个体差异、发展空间等,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过程。例如,针对中药类专业学生存在的化学基础普遍较薄弱、专业思想不够牢固的特点,教师就要思考设计微课时如何在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融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需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对于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思考题等方式反复强化,帮助学生理解并最终掌握。为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课堂举例、课外拓展、思考题等环节紧密联系中药类专业,并适时引入课程思政[7],以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

2 通过相关学习内容回顾,串联碎片化知识点

微课的知识是碎片化的,而有机化学知识体系庞大且内容丰富,教师可以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学习内容回顾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再通过后面的课堂教学进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从而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完整。例如,在设计“炔烃的化学性质”微课时,学习内容回顾部分可以简单复习一下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因为结构决定性质,烯烃主要发生加成、氧化、α-H取代反应,同样作为不饱和烃,引导学生预测一下炔烃又有哪些化学性质,这样便把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共性和差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设计“芳香性和休克尔规则”的微课时,学习内容回顾部分可以简单复习一下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主要发生亲电加成和氧化反应,而同样作为不饱和烃——苯及其衍生物主要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差异如此巨大,这样很容易便将结构、芳香性、化学性质3 个知识点紧密结合在一起。

3 通过课程导入及课外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学习。例如,在设计“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的微课时,课程导入部分可以先介绍我国传统中药麻黄,它具有十分悠久的药用历史[8],其中所含主要成分之一麻黄碱就属于胺类化合物,而去氧麻黄碱就是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的毒品——冰毒。这个课程导入既与中药有关,又可以借此引入课程思政,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身水平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拓展环节来有效引导和激发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究。例如,在设计“有机酸碱理论”的微课时,在课外拓展环节告诉学生如果想进一步了解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阅读哪些参考文献,并给出相关链接,便于学生及时阅读学习。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素材多种多样,可以是有机化学学科最前沿知识拓展,也可以是与中药类专业紧密相关的知识拓展等。实际上,课外拓展从更高的层次同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要求,教师在设计时不仅要避免脱离学生实际,并且应紧扣教学方向,能够有效引导、激励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

4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程教学

在设计每个微课之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精心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以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不同官能团的命名时,开始时以讲授法为主,后面就以启发法为主,通过不同官能团之间的比较,结合课堂练习来进一步巩固。在讲解官能团结构、立体构型、反应历程时,教师可以演示为主,采用三维分子模型或三维动画,适当加入声音和文字介绍,使学生从空间上直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从本质上掌握反应机理。在讲解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实验教学为主,将化学性质实验拍摄为微课视频,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而且节约了化学试剂,同时达到了环保的要求。

5 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设计有效的思考题,检查学习效果

在微课教学结束时,教师应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给出一定的思考题,以便学生检查学习效果。以往教师通过了解、熟悉、掌握某知识点来提出学习要求,实际上这种表述方式过于笼统,有时不易把握。因此,应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例如,在学习完氨基酸的酸碱性、等电点和电泳现象后,提出“通过该知识点的学习,能顺利写出不同pH 值的氨基酸结构;学会计算氨基酸的等电点;学会判断氨基酸的电泳现象,进而可以设计混合氨基酸的分离方法”的学习要求,这样学生会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对于有机化学,要想真正掌握,课下必须要做练习题,因此对每个微课的学习要求,教师需布置相应的思考题。思考题在设计时,通常既要少而精,又要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学生只有在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解答出来。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一定要重视上述5 个环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有利于学生高效自主学习为中心。除此之外,有机化学微课设计要注重由点到面,注重整个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还要紧密结合中药类专业,突出有机化学的特点。

实践证明[9-10],将微课引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深受广大学生欢迎,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中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思考题中药微课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2016年《护理学报》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