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根基、源泉与导向*
2020-12-20张纯,赵丹
张 纯,赵 丹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乡村文化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演化而成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是农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41。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逻辑“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进路和启迪。
一、振兴乡村文化的根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3]振兴乡村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大的底气,也是最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振兴乡村文化,首先要发扬光大农耕文化。正乡风、兴家风、淳民风,增强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一)以农耕文化夯实乡村文化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4]历史上,中华民族以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绵延不绝、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沿袭了农耕文明的基因,流淌着农耕文明的血脉。数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劳动人民在乡村辛勤劳作中创造、涵养、传承着民族的优秀文化。“男耕女织”之说被视为农耕文化的肇始并具有符号意义,道出了我国古代社会家庭的自然分工方式;农耕文明中“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自然理念及生态智慧已深入人心;农业生产生活中聚族而居、耕读传家、精耕细作、包容合作等内在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培养孕育出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精神品质构成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并得以世代传扬。乡村文化振兴应是对农耕文化优秀因子的汲取,应是农耕文明在与现代文明结合中的弘扬。
农耕文化养成于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符合其文化认知,契合其社会心理,与其有着天然联系。这就决定了以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为着力点、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现实可能性,且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5]678发扬光大农耕文化,一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数千年的农耕生产实践创造出大量有形文化遗产,乡村建设要修复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量在原有乡村风貌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此外,建造村史馆,编撰地方志,合理开发利用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符号,开展旅游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要走一条符合农村实际、契合农民心理的路子,尊重农业农村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点,留住乡土味道。二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农耕文化除了有形的文化遗产,更重要地体现在对村民和具有乡村生活经历的市民的情感牵引,传承好农耕文化对于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具有重要的隐性作用。要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发掘传统戏曲曲艺、传统技艺、习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二)以“三风”涵养乡村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6]。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风”建设同根共生,培育“三风”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引擎”。“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7]文明乡风的培育可以具化为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等方面的提升与塑造。在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农耕文化资源、承袭世代流传乡规民约的同时,文明乡风建设要移风易俗,破除乡村中存在的陈规陋俗、封建糟粕,即在继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农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树立文明乡风,发挥乡风凝聚人心、教化民众的重要作用。
优良家风是个人成长的精神足迹、家庭和睦的重要保障、社会文明的坚固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8]“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培育良好家风,需从家庭教育入手,从传统“孝悌、耕读、中和、修身、齐家”的家庭教育准则中汲取养分;需弘扬家庭美德,营造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的良好家庭氛围,拒绝溺爱放纵、拜金享乐的不良家风;需在广大乡村普遍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从自身做起,注重家教和家风的养成,积极营造温暖关怀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淳朴民风是地方文化的“旗帜”,是地方民众生活习俗、待人接物的精神体现。培育淳朴民风,就要摒弃低俗、功利等不良风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教化民众;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制定通俗易懂、易于执行、贴地气的村规民约,遏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黄赌毒等陈规陋习,培育有益健康、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
二、振兴乡村文化的源泉:弘扬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发轫于农村、形成于农村、壮大于农村,对乡村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新时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探根求解,发挥革命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源泉活水作用。
(一)历史印证:启迪乡村文化发展未来
正视党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新农村。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人们饱受苦难,农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中国共产党勇于承担时代重任,带领人民奋勇抵抗,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上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诗。正视国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历史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回望历史,目的是启迪未来。
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坚持“一个领导”“一个方向”,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019年12月20—21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9]党管农村工作是重大任务,必须将这一工作原则贯穿于乡村文化振兴全过程。一方面,发挥党的组织领导力。加强党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传承、发展、创新乡村文化的榜样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党的向心凝聚力。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在建设家园过程中知党、信党、爱党、跟党走,使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此外,乡村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发展与创新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二)文明传承:赋予乡村文化发展活力
中国革命事业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等,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培育和践行的文化理论,也是支撑伟大革命取得胜利的精神品格。中国革命实践遗留下大量革命旧址和文物,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史料。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传承价值,是繁荣新时代乡村文化的现实需要。
革命文化中有物质文化,也有精神文化。传承革命文化传统,有利于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动力。一是物质层面,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革命老区保留下来的旧址、现存的革命文物,既是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要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挖掘和利用,将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从而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实现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例如,可以通过建造革命文化纪念馆、革命英雄纪念碑,举办红博会、红色旅游文化节,撰写革命烈士传记,拍摄革命影视作品等形式,既弘扬革命文化,又创造经济价值。二是精神层面,发挥革命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革命文化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广大农村地区曾是革命思想最透彻、革命实践最深入的地区,有着良好的革命文化传统,最有理由坚定文化自信。因此,以革命文化滋养乡村文化,鼓励农民树立本土文化自信,是构筑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力量。
三、振兴乡村文化的导向: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对繁荣乡村文化提出的明确要求。
(一)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
当前全球处于开放多元的环境,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农村地区更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薄弱环节。在广大农村,受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制约,封建迷信思想比较盛行,有病不治转而驱鬼,升学考试前求神拜佛,算命先生走街串巷算姻缘、算财运等现象仍然存在。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当代封建迷信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网上算命、“科学”看相层出不穷。此外,农村宗教势力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现象,宗教信仰的种类繁杂,信教人数也日益增多,信教人群呈现年轻化、家庭化的趋势。这一切严重腐蚀了农民群众的思想,严重侵蚀了乡村基层意识形态建设。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想保障,是消除落后文化影响、推进乡村思想文化建设、顺应农民对美好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和实现乡村振兴的迫切任务。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引领作用,就要牢牢把握其科学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特征。
第一,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性。准确把握这一科学内涵,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将党组织打造成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阵地;二要在农村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来教育和武装广大农民,引导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三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行动指南;四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科普宣传,加强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区别,抵制封建迷信、邪教等不良思想的侵害,破除农民的思想禁锢,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了文化发展的进步方向,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体现着时代精神、时代特征。一方面,要切实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出农业、农村现状和农民的精神风貌,促进我国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另一方面,要直面现代农村社会问题,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第三,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民性。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地区发展,就要贴近农业、走近农村、靠近农民,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才能真正回答和解决农村现实问题,表达他们意愿,引起他们共鸣,让他们乐于接受。此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要将农民作为建设主体,让农民亲身参与到文化实践中,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农民创造自己的文化,增强农民的乡土文化自信。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农民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道德追求,为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根本依据。因此,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灵魂工程和根本任务,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农民共识,汇聚农民力量,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农民明辨真、善、美,摒弃假、恶、丑。通过开展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深刻解读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上弘扬主旋律。宣传教育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5]579,构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创造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文化,利用礼俗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似的价值理念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开展“诚信个人”“五好家庭”“文明村镇”的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学习、人人遵守、人人争做”的良好氛围。又如,开展“五四”“七一”“十一”等节日纪念活动,传播正能量。再如,开展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村民充分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义。二是引导农民群众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农民是农村社会生活的主体,要让农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由被动接受转向自觉行动,为家乡更加清洁、村庄更加和谐、社会更加文明出谋划策,自觉参与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中。此外,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农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所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革命文化的深厚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邃指引必将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走向振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40-4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作为支撑的。新时代要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