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2020-12-20田长生
田长生
(东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
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和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于《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来的。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大背景,有的人认为共产主义是“空想”,很“渺茫”。虽然提法各异,但总的观点就是认为共产主义无法实现。面对这些言论,我们很有必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对共产主义进行再认识,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进行再证明,以此坚定我们在治国理政过程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邓小平曾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1]共产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Communis,本义是“公共”,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法国密谋团体中使用。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共产主义观。他认为,共产主义是异化世界的对立面,“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2]185,是社会性质的人类解放,是现实主体与对象世界矛盾的真正解决,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和谐状态。
一、对共产主义的再认识
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存在以下误区: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离我们很遥远;一些人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不一定能实现;还有一些人认为在实现共产主义过程中的不可知因素多,能否实现不能确定。这些缥缈论实质就是无视社会历史规律,怀疑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力量。这一点容易被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成为和平演变的工具。
第一,共产主义是全面展示人的本质的开端。一是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2]185。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劳动成了异化劳动,人的本质也发生全面异化。因此,要扬弃异化,实现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矛盾的彻底解决,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就必须进入共产主义。二是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的回归。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改造对象的过程。共产主义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对异化的扬弃。它以人的解放为目的,能实现生产关系重新归属于人的关系,被人所支配,能使人从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异化状态获得解放,使人重新成为人。当然,人一旦消灭了异化,实现了共产主义,就能在自由自觉的创造中体现自身的本质。因此,共产主义不是异化消除的环节,而是实现人的复归的必经阶段,是人全面展示人的本质的开端。三是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开端。共产主义是真正的人的社会或人的真正的社会,是“人的实质”和“人的共同体”,真正实现了人的自觉。恩格斯说,“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3]564,这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完美结合,“从这时起,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3]565。可见,以往的历史都是“史前史”,只有共产主义是作为现实异化世界的存在根基的本真状态,使人类真正进入自身的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开端。
第二,共产主义是一场扬弃异化的现实运动。一是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2]546。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共产主义非常重视现实。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提出了现实运动论。他认为,共产主义不是以一般的理论原则,而是以人类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不是现实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同现实生活相适应并能对现实进行有效的批判。作为扬弃现存状态的现实运动,共产主义不是一般地消灭一切“现存状况”,而是消灭一切阻碍人类自由发展的“现存状况”;不是随意地消灭这些阻碍人类自由发展的“现存状况”,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消灭这些“现存状况”。二是“自我异化的扬弃跟自我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2]182。自我异化的扬弃在消灭现存世界的不合理状态过程中,与异化世界有着紧密的关联。一方面自我异化的扬弃与异化世界是本质对立的;另一方面异化世界是共产主义否定的对象。可见,共产主义消灭阻碍人类自由发展的现存状态是由现有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即只有通过实践,借助人类的能动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全够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2]231因此,消灭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实践任务。三是“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2]197,是“一个现实的”运动。对人的自我扬弃目的在于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使人再现和复归其自由自觉的本来面目,在异化状态下获得解放。“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2]197如果共产主义被当作纯粹的“目标”,“目标”自身就成为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僵化虚幻的价值预设,这正是马克思所竭力批判的。如果共产主义被当作纯粹的“社会的形式”,就会把共产主义凝固化,掩盖共产主义现实运动的历史性和过程性,违背共产主义是现实行动的观点。
第三,共产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一是共产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残酷事实,提出了人的解放的思想。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基本矛盾的制约,人无法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只有通过变革旧的生产关系适应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人才能获得解放。马克思指出:“代替那个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2]53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发展三种形态的学说,直接体现了其关于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的关系的看法。“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4]107,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108创造了条件。因此,共产主义是在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及其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它推翻了现存世界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关系,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结束了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状态,是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二是共产主义是一种发展着的社会制度。它代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阶级差别和社会差别彻底消灭,以及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觉悟的阶段。但共产主义运动是永无止境的,即使实现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也只是一个阶段性标志,因为人类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在超越了物质束缚后,精神层面的追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是新的起点,而不是发展的终点。
二、对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性的再证明
共产主义的必然实现绝不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臆造,共产主义也不仅仅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而是人们从历史事实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得出的科学结论,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
第一,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一是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众所周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在推翻封建主义、变革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社会大生产,以及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巨大的进步作用。但其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一方面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必然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能靠自身加以化解,只能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二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证明,实现共产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以来,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都根据《共产党宣言》中阐明的原则确定自己的纲领,动员和组织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为消灭阶级和产生阶级的私有制进行英勇的斗争。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已在世界一部分国家中建立和发展起来。虽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过严重困难,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始终不会改变。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功经验一再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也极大地鼓舞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是任何势力也无法阻挡的。
第二,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依然正确。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共产党宣言》的根本思想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宣告了“两个必然”。面对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两个必然”理论依然正确。和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剥削方式发生了变化,绝对剩余价值更多地被相对剩余价值取代;二是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工人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三是贫困的变化形式发生了改变,相对贫困更多地取代了绝对贫困;四是贫富比重发生了变化,少数人极富裕、多数人极贫困被少数人富裕、少数人贫困、大多数人为中等的贫富构成所取代;五是社会对财富的容纳力增强了,社会财富创造的领域拓宽了;六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了,资本的占有方式发生了变化;七是科技和管理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八是跨国垄断组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些变化只是现象上的变化,本质上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劳资关系依然存在;生产的目的依然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周期性危机依然频发。这些铁的事实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两个必然”的正确性。
第三,共产主义是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必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使共产主义的实现成为必然。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5]31,在这个时期,无产阶级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5]34。只有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物质财富丰富了,无产阶级的政权才能巩固,才能进一步铲除旧社会的消极影响,才能使劳动不再成为劳动者极为痛苦的过程,真正实现“各尽所能”,才能使劳动、创造、贡献成为劳动者的需要,真正实现“按需分配”。二是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与思想品质使共产主义的实现成为必然。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到的,人的低层次需求满足后,就只剩下“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觉悟不断渗透到每个人内心并成为一种自觉,道德素质成为一种内在特质,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成为道德品质和情操高尚的新人。
第四,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共产主义实现的客观必然性时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由无产阶级来实现。一是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无产阶级一定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共产主义。二是无产阶级掌握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方法。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为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十二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实践的进行,进一步完善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方法,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范例。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共产主义的方法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因此,一旦无产阶级正确运用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方法,必将推进共产主义的实现。三是全球化为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各国联系日益增多,有利于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通过长时间的斗争,无产阶级一定能战胜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四是无产阶级有实现共产主义的实力。无产阶级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是最革命和最富有远大前途的阶级,特别是经过科学理论武装后的无产阶级一定能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带领下实现共产主义。
三、治国理政视域中共产主义的实现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是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共产主义有在我国实现的必然。
第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必须体现到治国理政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以后,无产阶级工人运动便与科学理论相结合,走上了实践的道路。巴黎公社革命拉开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所取得的重大胜利是对实现共产主义的有益探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是共产主义制度本身所造成的,而是这些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误所造成的。东欧剧变后,我国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构想,而且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了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创新。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既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又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具体要求,还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特征。共产主义事业是一个过程,我们每走一步都是在向共产主义靠近一步。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治理千头万绪,我们必须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当中,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只有通过治国理政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创造出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逐步创造条件的过程。
第二,共产主义的实现还要经历一个过程。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并不是说马上灭亡,它只是一个大的走向,“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6]。现 代资本主义仍然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可以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修修补补,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资本主义走向灭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共产主义是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任务重,虽然制度上已经跨越了“卡夫丁峡谷”,但生产力还相对落后,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向共产主义过渡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由于现代资本主义还有发展空间就对共产主义的实现产生怀疑、动摇,一定要自觉抵制“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消极影响。同时,充分认识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性和艰巨性,不断创造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防止陷入“理想化”的误区,共产主义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
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既不渺茫,也不可能立即实现。无产阶级肩负着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既不操之过急,也不消极等待;要在客观规律面前,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思想文化素质。因此,“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充满无限希望,共产主义的实现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