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民观的三重逻辑
2020-12-20李昌祖徐玉成骆汉华
李昌祖,徐玉成,骆汉华
(1.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3; 2.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2099;3.浙江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习近平结合国内外发展的变化,对当下面临的各种实践问题积极回应,继承和创新人民的理论。大变局下要更好地领会、落实和践行习近平人民观,从理论、发展和实践三重意蕴把握习近平人民观。
一、理论逻辑:习近平人民观的理论基础与传承
习近平在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毛泽东的人民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民思想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并在实践中对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古之为政,爱人之大”“民贵君轻”等观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民本思想将民众作为国家主体,认为民众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将关爱民众作为治国理政第一大事,以民为本是江山社稷长远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与中国民本思想具有同源属性:古代有安居乐业的传统,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强;古人强调民心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十分尊重人民的意见,强调要让人民真正感受到党的诚意,关心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赢得民心;孔子主张施仁政爱民,仁政爱民思想为我党执政为民奠定了思想基础,习近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在政策具体落实中时刻关注人民的反馈,及时为人民解决问题。可见习近平人民观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性。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思想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创造了历史。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可以探究人民创造历史的理论根源,强调人是主体,认为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历史车轮前进的推动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从习近平多次公开发表的相关语句中可以看出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继承,如“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1],“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2]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主义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所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每一项重大改革决策措施都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人民在国家中作主、决定国家制度,是国家或国家制度的本质属性”[3]。
(三)毛泽东人民思想的理论继承
毛泽东人民思想体现了毛泽东与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彰显了我党将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经过实践检验后一以贯之地维护人民利益的特色。毛泽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在分析中日战争形势时说到“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4]。可见中国革命每一次成功的取得,都是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毛泽东主张实实在在解决人民群众的大小事,曾多次强调“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5]。革命时期毛泽东倡导军队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自己解决部分物资需求,减少人民群众的负担,并要求干部关心人民衣食住行等实际生活问题,让人民真情实意地感受到生活得到改善,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贯彻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习近平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只是完成“站起来”的时代使命,“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使命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即将完成。同时,习近平非常注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他指出:“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6],这是习近平人民观对毛泽东人民观的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人民思想的理论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民思想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邓小平提出了“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的重要论断[7],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8]。江泽民多次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思想。胡锦涛突出强调人民的“最高位置”,提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注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人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吸收了历届领导人人民思想的精华,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其进行创新。在2012年11月当选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治国理政的主线,人民始终是“更重要的”和“最重要的”。
二、发展逻辑:习近平人民观的主要内涵
习近平人民观思想内涵丰富,在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人民中心的举措,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特色,在发展中体现贯彻了人民观的发展内涵。习近平人民观的主要内涵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其发展目的,人民推动社会发展是其发展动力,成果全体人民普惠共享是其发展价值三个方面。
(一)发展目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习近平的人民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为前提进行的,社会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人民对生活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九大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正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做出的决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但不论是终极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如何做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从我党树立的根本宗旨为核心展开论述。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关键点,即把握住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涉及到经济、政治、生态、健康等方面,与人民的需求是相辅相成的,如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言论自由权被限制那就有维护人民政治方面的利益需求;出现了流感等病毒侵害人民的健康就会产生关于社会保障、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利益需求。具体的、抽象的、现实经历的、未来存在的风险等都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可见人民群众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利益需求构成了需求的矛盾系统。面对错综复杂的人民利益需求,我党优先解决紧急重大的利益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习近平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变局中发掘新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政策促进了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习近平人民观就是基于人民需求的变化和时代的特点形成的理论。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人民的生活需求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如经济层面,已经从追求高速发展的状态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状态,这是对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的需求;文化层面,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再只满足于书本等简单的获取方式,而已经转变为对整个社会发展的文化环境的需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红色文化场馆被关注,丰富的精神层面文化需求已经潜移默化到各个方面;安全方面,人民内心的安全不再局限于辖区的安保或物资的安全,而是已经转变为对网络信息化下人们自身的信息数据以及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国际秩序的安全诉求;民生保障方面,现在已经人人购买社保、医疗保险,这是在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新增的美好生活需求。习近平指出:“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谋划和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9]。我们在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求时,就是在扎扎实实不断地为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打基础。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终极目标,究其根源是马克思指出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10]。江泽民也曾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11]。这里都提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那么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江泽民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远大理想,又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11]。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党的宗旨,我党且一以贯之的坚决执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寄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地尊重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认识到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漫长发展的历史过程,只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以满足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人民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发展动力:人民推动社会发展
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大变局的发展定位要满足人民新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在变局中开新局,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等的阶段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推动作用。坚持习近平的人民观,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调查民意,结合民生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进步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人民主体作用的发挥贯穿至今。习近平人民主体的思想理念起源于其自身的实践,陕西延川七年的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梁家河确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对人民主体有了初步认识;河北正定的三年工作实践,习近平对全县所有公社与大队进行了走访,对人民主体作了进一步深化;福建省工作的十七年,习近平跑遍了福建各个角落,是人民主体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浙江省任职期间,习近平提出“八八战略”,对人民主体思想作了进一步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如对内“四个全面”目标的实现是人民主体思想实现的重要基础保障,对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打开了国际外交的局面,将人民的主体思想带入到全球的国际视野中。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要在今后工作中坚持贯彻执行。
要想真正地将党的思想落实到位,需要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国家发展进步最终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例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由千千万万人民的梦组成,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就是人民的梦想都逐一得到实现,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各方的力量,运用人民的智慧,推动社会的发展来实现的。国家的发展要依靠人民,要将人民视为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智慧与力量。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智慧经过提炼总结成为党的政策推广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检验。习近平指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就是人民的实惠获得了没有,人民的生活改善了没有,人民的利益有没有得到保障”[12]。
(三)发展价值:全体人民共享普惠成果
习近平指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3],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依然是人民群众,人民是否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普惠成果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人民的获得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就人民幸福指数的高低。
习近平提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强调人民的中心地位。党的十九大以来经济发展逐渐迈入平稳态势,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表面呈现的是人民需求的转变,实质是目前中国社会存在不均衡发展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当下改革已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加大各个领域的改革力度,激发市场的活力,均衡发展,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在检验改革成效时,习近平提出的标准之一是“看人民群众是否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14]。人民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证明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赢得人民的肯定,真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关于人民的获得感,“感”强调的是人民的感受,即在获得前提下人民生活的真实感受,“获得”强调的是国家的现实发展状况,即国家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方面,国家发展能使人民获得感更强。人民获得感的取得,需要人民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进程中,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在中国发展进步中的获得感更加强烈,这就是在共建共享理念下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另一方面,人民获得感能更好地推动国家发展。人民获得感是反映民生建设的优势与短板的一面镜子,人民的获得感越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就越足,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心就越强大。因此,要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民生体系,通过人民行使权力、参与决策等方式,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三、实践逻辑:习近平人民观的现实问题导向
人类发展是解决矛盾的过程。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是具有时代烙印的特殊呐喊,是引领时代发展的路标,中国革命的成功正是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依靠者、道路等根本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是解决“三大改造”根本问题的基础,可以说问题意识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当下社会大变局中,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只有树立问题导向意识,解决当下面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问题,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遵循人民至上宗旨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生动地体现了我党人民至上的优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期间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其公开的指示、发表的讲话、电话通话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将近80次。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次疫情人民至上体现在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推进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科技研发等方面。
人民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多次主持研究部署会议作出指示,并深入疫情一线实地考察指导,将疫情防控工作真正落实到人民群众中。比如疫情初期,中央部署建立方舱医院解决病患的收治问题,确保所有病患能够到医院救治;为避免出现患者因支付不起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的现象,国家出台了全面报销医疗费用政策,提升检测率与治愈率,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感染率与病亡率;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优良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调集到疫情地区等都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的特色。习近平要求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尤其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一直奋斗在一线,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干部在做好小区严防进出工作的同时,还帮助社区内在隔离区的居民购买生活物资等必需品,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正是因为他们日夜操劳、奋斗不息,疫情防控才能取得成效,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及时复工复产方面体现人民至上。在疫情得到一定防控时,推动复工生产保障民生成为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保障人民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的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做出了指示,如疫情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有所影响,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例如发放消费券等。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非常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依然在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疫情防控科技研发工作体现人民情怀。习近平提出,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疫情暴发初期,习近平时刻关注人民的需要,指出要第一时间查出此次疫情暴发的传染源,从根本上杜绝疫情的蔓延。从最开始的传染源的探寻,到研究治疗此次病毒的药物,习近平将救治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提出了“加强药物、医疗装备研发和临床救治相结合”[15]的要求。随着疫情期间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逐渐被运用到临床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了疫苗对于抗击此次疫情的重要性,且对疫苗的研发方面做出明确指示:“推进疫苗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有机衔接”[15]。鉴于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为保障人民的利益,习近平提出要完善疫病防控体系,提高抗风险的能力,指出:“要统筹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15]。
(二)脱贫攻坚战契合当下人民的现实诉求
经过近几年扶贫工作的开展,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能否完成关键看“三农”的工作成效。当前我国依然存在14个特困区贫困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习近平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坚定地走精准扶贫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脱贫攻坚战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习近平先后前往革命老区河北阜平、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等地调研,提出了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基本方略。习近平又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坚持大格局扶贫,大扶贫格局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要体现“大”流程管理,要系统精准地开展贫困的识别、帮扶、管理、考核工作,形成项目工作的完整闭环,确保扶贫项目能够精准并具有持续性;其二是要体现“大”部门合作,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来帮扶贫困地区,构建系统牢固的社会扶贫网;其三是要体现“大”区域协作,扶贫工作要争取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持,建立东西部协作机制,推动发达地区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这些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扶贫攻坚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对精准扶贫的工作做了“三实”“三必须”的工作部署。“三实”是务实、扎实和真实。紧密联系群众做好务实的精准扶贫工作、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脱贫过程要扎扎实实,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脱贫的结果要真实,只有这样才算是对人民群众有了交代。务实意味着在扶贫工作中必须结合各地发展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在制定目标时要进行充分认证,在工作中秉承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确保制定的计划、措施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保证制定的目标能实现;扎实意味着在脱贫工作中必须要下真功夫、苦功夫,要对贫困人口基本信息进行建档立卡,并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各级干部要真抓实干,将扶贫举措做实,把相关工作抓细;真实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果要获得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认可,脱贫工作的成效要通过人民群众的真实收入与真实生活状况来体现,不能停留在数据填报阶段,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考核和审计力度,确保扶贫工作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从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分析,当下我国贫困地区的贫困因素是复杂多变且根深蒂固的,要想真正地解决掉脱贫攻坚中的这一矛盾,必须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干部必须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精准脱贫的标准,只有做到“三个必须”,精准扶贫工作才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乡村。需要扶贫和脱贫的地区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对比分析来看,存在着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不具有竞争力的特征。从发展实际分析,要想真正的让贫困地区脱贫,必须从长远发展振兴,使农村整体区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发展优势。习近平在扶贫开发的路上提出“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16],并应“大农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出“大农合”和“大农政”的政策,这一政策是人民群众脱贫的现实需求,没有“大农业”政策的提出,贫困地区的产品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影响农业体系的构建,那么脱贫就更难以实现。
习近平在脱贫攻坚战的路上一直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不论从工作部署、制度制定、干部要求等都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打赢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契合当下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位置,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的人本性、全面小康社会的三重意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小康社会的人本性决定了全面小康必须以人为本、全面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和实际利益”[1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致力于解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有三重意蕴内在包涵了人民的需求。一是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关涉到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比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证制度,保护人民的政治权益;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结合社会实践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创造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中国等。二是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的人民群众,让更多人民享受小康社会的成果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是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三是小康社会的建成要实现城乡区域共同发展,要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发展差距。全面小康社会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共同富裕需求映射出小康社会存在发展不均衡性问题。不均衡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不全面的小康。因此,以问题意识导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均衡性发展,高水平的、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建成,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发展思想。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1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等重要论述。在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部分,只有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发展才有整个中华民族的国泰民安。中国目前有8 000万残疾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骨头”[19],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努力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做好残疾人就业增收工作,帮助每一个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共享共建小康社会。
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习近平人民观对中国共产党人民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让人民当家作主,自觉践行习近平人民观的根本立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习近平人民观也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