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2020-12-20杨芳
杨 芳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采血室,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在门诊静脉采血中,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进行采血工作难度较大,应为其患儿配合能力较低,并且中间会出现焦虑、恐惧、哭闹的情况,就直接造成采血成功率的下降,影响门诊正常工作的推进[1]。因此,门诊采血护理人员就需要具备掌握患儿心理以及情绪上的知识技能,来积极的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保障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选取了2019年2月~2019年8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儿,入选的患儿共100例,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护理方案下患儿的采血执行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19年8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儿,总计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分组上具有随机性,确保调研的公平。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患儿年龄在2个月~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6±0.8)岁。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患儿年龄在1个月~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0.5)岁,在入院后对患儿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是基础护理工作,进行皮肤护理、病房环境的清洁等。要坚持规范性护理工作,坚持无菌原则,做好穿刺准备的基础性工作。按照日常静脉采血流程实施静脉采血。
研究组则为心理护理干预,首先,我们医护人员要对患儿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以患儿为中心,用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情感沟通,最大程度上得到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同时加强采血穿刺技能,降低采血穿刺失败率,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其次我们要加强语言上的沟通和交流达到转移患儿的注意力,通过转移注意力方式缓解患儿的不适合负面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掌握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患儿进行安抚,减少其恐惧感,控制患儿的哭闹,以轻松的语言进行鼓励,主动与患儿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护理人员除了专业穿刺技术的提升,还要提升综合能力,多加练习,尽可能的完成一次性采血,减少对患儿带来的疼痛感。最后,我们可以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和患儿沟通,通过肢体语言和患儿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关系,同时降低患儿的焦虑和恐惧,采血结束后立即用棉球按压住采血部位,叮嘱家属按压需要5分钟,3天内不能碰到水,避免感染[2]。
1.3 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需要进行门诊静脉采血患儿的护理结果分析,可比较两组患儿在安静指数上的评分。其次,对比两组患儿负面情绪发生率,可分为焦虑、恐惧、哭闹三个方面,且负面情绪发生率=焦虑人数+恐惧人数+哭闹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对两组门诊静脉采血患儿不同护理模式进行研究,以SPSS 21.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对安静指数上的评分采用计量统计采用(±s)表示,实施t检验。在负面情绪发生率上则为计数统计采用n(%)表示,实施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护理结果上看,对照组患儿安静指数上的评分为(65.62±7.72)分,研究组为(90.19±9.54)分,研究组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负面情绪发生率上,对照组有42例发生负面情绪,发生率为84%,研究组有22例发生负面情绪,发生率则为4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2.321)。
3 讨 论
在临床护理当中,对患儿的门诊采血工作是较为困难的,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积极心理发育不是很成熟,会造成本能的抗拒,另外还会造成患儿出现焦虑、恐惧、哭闹等负面情绪,很不利与采血工作的开展。像此类状况我们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指导和操作,可以使患儿和家属在很大程度上接受静脉采血,改善患儿的采血时的状态,使其采血工作顺利实施[3]。
此外,采血工作人员的采血技术、服务态度都有可能造成患儿的负面情绪。因此,我们要在心理层面上给予患儿人文关怀,使其从心理上就接受采血操作,这样就会降低患儿的疼痛以及和家属之间的纠纷,进而提升了整个采血工作的质量[4]。针对患儿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在主动交谈的过程中可以减轻家属的压力、自责,并一同协助医护人员安抚患儿,减少其恐惧、紧张和哭闹情绪。心理护理针对不听指挥的年纪较小的患儿哭闹是有改善的,为了稳定患儿情绪要做到耐心、亲切,并能够掌握与患儿的沟通方式,去接近患儿。此外,要多食用鼓励的语言,比如你真棒[5]。在采血过程中还可以使用音乐、动画、玩具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并能够和家属一同配合采血,协助护理人员进行患儿上肢的固定,一同安抚[6]。
结合本次护理调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采血过程更为安静,对照组患儿安静指数上的评分为(65.62±7.72)分,研究组为(90.19±9.54)分,可见研究组配合度高,负面情绪的控制效果明显较好,说明开展心理护理协助下确实能够推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对门诊患儿静脉采血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负面情绪,能够积极配合采血工作,提高患儿采血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