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19吴祝华
郭 婷,吴祝华,李 艳
(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临沧 677000)
骨科患者中,主要有骨折、关节炎、颈椎病等,在治疗上,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固定骨折部位、药物治疗等方式。从临床的角度来看,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这种疼痛感轻则影响患者身体的舒适度,重则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睡眠都产生影响。我科于2019年7月建立无痛病房管理模式,现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之间入院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79例骨科患者,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的纳人标准:患者接受X线片检查,主诉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所有的患者同意知晓并同意本次调查。排除标准:有交流障碍的患者,不配合治疗和研究的患者,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常规组患者男48例,女31例,年龄25~76岁,平均(46.3±8.6)岁;平均住院时间(30.3±5.5)d。研究组男45例,女34例,年龄26~74岁,平均(47.8±10.3)岁;平均住院时间(31.5±6.1)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患者入院之后对其的疾病情况进行评估,告知患者病情,以及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饮食上的注意事项,采用的锻炼方式等。定时监控患者的血压、体温等常规内容,并做好记录。手前,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从心理、饮食上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检测,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表现情况,并对其进行干预。同时,做好体位护理的工作,告知术后家庭疗养的重要性,以及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等。
1.2.2 研究组
应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内部成立无痛病房管理小组,由护士长、骨科医师、护士共同组成,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必须接受疼痛评估、药物干预、不良反应、心理干预等无痛病房护理上的专业内容。护士长明确规定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积极落实帮助患者止痛的措施。患者入院后,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疾病,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指导手册,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疼痛知识。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无痛病房,以及无痛病房的意义,护理人员即时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告知其要正确描述自身的疼痛程度及性质。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二天,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机体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创伤等情况,并帮助患者制定术后镇痛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患者身心的舒适度。在手术结束之后,评估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尤其是要注意观察记录其术中、术后临床体征变化情况,强化术后镇痛模式管理,结合患者疼痛评分实际值采用针对性的止痛方法,在疼痛早期,因患者疼痛程度较轻,可以借助于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疼痛程度较重的要给予药物治疗,并且医生根据患者的疼痛评分来用药。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x100%。(2)采用疼痛测评表(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1]:采用10分制,从0到10分就是从无痛到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其中重度疼痛为7~10分,表示患者有较重的、难以忍受的痛感,直接影响到正常生活,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中度疼痛为4~6分,患者能够感觉到一定程度的疼痛,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定的药物来缓解;轻度疼痛为1~3分,可以忍受的疼痛度,不需要应用止痛药物;0分则表示无痛。(3)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日常活动、户外活动、社会融人度及心理情绪四个方面,每个指标25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4)患者机体舒适度评价:包括内心情绪、环境的舒适度,总分为10分,其中0~5分表示舒适,6~7分表示轻度不适,日常生活受到患处的影响,影响睡眠;8~10分表示重度不适,疼痛的时间较长,患处非常的不舒服,已经严重影响睡眠,向医护人员主诉其对于医院环境、服务存在不适感。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常规组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22%、96.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与研究组疼痛缓解度分别为44.30%、84.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常规组干预前后舒适度评分分别为8.34±1.01、7.0 0±0.3 5;研究组干预前后舒适度评分分别为8.39±1.00、3.20±0.10,干预前两组舒适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舒适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
3 讨 论
疼痛会激发身体出现一种应急反应,这就会导致患者的肾上腺激素水平提高,导致致痛炎性介一场释放、小动脉收缩,病灶处血流速度减慢,导致病灶处缺血、缺氧,对敞口的愈合非常的不利[2]。然而,疼痛不仅会不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而且还让患者的心理、精神备受折磨,影响其生活质量[3]。杨作新等[4]在2017年,对北京市的5家三甲医院进行调查,发现患者有60.19%的患者术后镇痛不足,依然忍受术后疼痛的痛苦。采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降低,患者敢于积极行功能锻炼,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5-6]。
综上所述,在骨科建立了以护士长为主导的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医生给予药物镇痛,护理人员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进行疼痛宣教,患者能够有效地认识疼痛,并配合治疗。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护患之间的联系,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患者身体舒适度、疼痛缓解度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