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手术后并发癫痫护理观察
2020-12-20刘卫平初燕萍
刘卫平,初燕萍
(潍坊市脑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21)
颅脑手术自身的风险较大,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较大,必须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从而更好地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癫痫,作为颅脑手术后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对于患者术后的临床情况和预后情况都有着极为不良的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1]。当该类并发症出现时,其自身的病理改变又会与脑部其他病理改变发生综合作用。该类并发症发生时,会进一步诱发患者脑水肿、脑损伤等恶性病变[2]。本次报道就颅脑手术后并发癫痫的护理观察做如下的研究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共计54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秉承随机双盲原则将本次研究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患者。在对照组中,患者年龄阶段在17~68岁之间,平均年龄(42.8±2.5)岁。在观察组中,患者年龄阶段在18~69岁之间,平均年龄(43.5±2.3)岁。患者进行手术原因包括脑外伤、高血压性脑出血、脑部肿瘤三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手术原因、疾病情况等不具备显著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开展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定期扫床,打扫通风,配药给药,对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提供术后并发癫痫综合护理,准备床旁呼吸机,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评估,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如病情变化,立即进行抢救,通过压舌板和开口器保护患者舌部,避免咬舌。癫痫发作期间,给予高流量吸氧。给予抗癫痫用药,控制病情,避免肢体压迫,发病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定期清理患者口鼻分泌物,监测血药浓度,随时观测病情的进展情况。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和护理方法下的临床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和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表情况,包括病情恢复情况、用药效果、日常习惯、自我约束思想内容,每项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恢复得越好,临床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调查研究的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7例观察组护理前,病情恢复为(5.1±1.6),用药效果为(5.4±1.7),日常习惯为(5.3±1.4),自我约束情况(4.7±1.5);护理后,病情恢复为(6.4±0.8)*#,用药效果为(6.8±1.1)*#,日常习惯为(6.2±0.9)*#,自我约束情况(6.4±0.5)*#;27例对照组护理前,病情恢复情况为(5.2±1.3),用药情况为(5.5±1.7),日常习惯(5.4±1.5),自我约束情况为(4.8±1.2);护理后病情恢复为(8.1±0.7)*,用药情况为(8.7±0.5)*,日常习惯为(8.5±0.6)*,自我约束情况为(8.1±0.4)*。(注:*表示相较治护理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相较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颅脑手术后并发症中,癫痫较为常见,对患者预后影响十分大。临床的相关护理工作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开展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模式,减少癫痫发作的不良影响,保证临床治疗效果。采取综合护理,提升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性,让患者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共计54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秉承随机双盲原则将本次研究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患者。为对照组开展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术后并发癫痫综合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和护理方法下的临床护理效果。经过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颅脑手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影响,促进临床的康复和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