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态度理论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方法探究

2020-12-20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态度理论

刀 萍

(海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多个重要场合谈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重大问题(1)《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9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6页。。”可见,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并将其提升到兴国强国的高度,这是基于文化、文化自信的功能以及现实需要。一方面,文化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号召力,是连结各民族团结一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纽带;另一方面,面对不断开放的国际国内环境,坚守和发展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图谋的一剂良方。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依靠青年群体,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此,树立和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发挥中华文化对大学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强化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是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文化自信是在把握文化发展历史、熟知文化基本内容、明确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做出的肯定性体认(2)石文卓:文化自信:基本内涵、依据来源与提升路径,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5期。”。而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就是使大学生经过学习后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并能对蕴含在其中的内容和精神产生情感上的肯定和心理上的认同,从而对其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坚定对中华文化的信心。简而言之,文化自信是主体对某一文化所持的肯定性的态度,文化自信的形成涉及到个体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学的过程,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范畴。因此,用社会心理学理论来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能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一些心理学上的方法指导。

一、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

心理学认为,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也可预知态度。态度一经形成便具备相对稳定性,对个体行为有决定作用。因此,态度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心理学家提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目前,社会心理学家们对于态度的研究较为深入,既有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方面的研究,也有态度形成与转变等方面的研究,构成丰富的态度理论。因此,学习和借鉴态度理论,能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一)态度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4)《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第四版,第136页。,”这种心理状态的形成既受到社会环境中他人的影响,也受到个体自身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心理学家弗瑞德曼、梅尔斯、安德鲁等人认为“态度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具有认识的成分、表达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体系(5)《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第四版,第136页。。”总之,心理学界认为,态度包含着对某一社会存在的认知、情感和内在反映倾向即行为三种心理成分。

第一,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态度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认知是形成态度的前提条件,只有对客体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态度主体才能形成对客体的评价和判断,并在心理上对客体形成某种情感态度。而通过认知,主体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的倾向性思维方式,这种倾向性的思维会在主体头脑中形成一种既定模式,在心理学上称其为“图式”。它有利于态度主体在遇到相似的客体时进行理解和记忆,从而作出解释。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种固定化的模式会成为一种刻板印象,如果一开始态度主体的“图式”中认知出现了错误,则接下来的认知也会出现偏差。第二,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态度主体经过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对客体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积极正面的情绪,诸如喜欢、尊重,或者是消极负面的情绪,如讨厌、鄙夷等。总之,情感的产生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的,两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主体的态度并相互作用。一方面,情感与认知是紧密相关的,没有认知就没有情感,没有情感也谈不上有态度,态度是情感和认知的综合反映。另一方面,情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情感作为主体的心理反应对其他心理过程起着强化或者是弱化的作用,“情绪高,干劲足”说的就是这个理。第三,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态度主体对客体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主体做出行为之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认知、情感和行为作为构成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彼此联系、互不可分的,认知过程也会产生情感和行为倾向,而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产生又是在对客体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但相较而言,认知的独立程度较高一些。总之,态度心理过程的形成是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综合性的心理过程。

(二)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变化理论

社会心理学关于态度变化的理论比较多,其中较为有影响力的是认知理论、信息理论、心理反抗理论和科尔曼的改变态度三阶段理论。以上四种态度变化的理论,能够为转变大学生文化不自信的社会心理态度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指导。

1.认知理论在态度变化方面的研究

认知理论认为,态度变化的内部原因是因为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协调状态被打破即三者出现矛盾,这时主体会产生一些使其自身不适的心理压力,促使其去改变态度,调整状态。在认知理论中,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不协调理论对态度变化的解释较有影响力。他的这一理论主张“态度变化与主体自身的价值观和主体占有的信息量有直接关系(6)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第258页。,”因此要改变主体内在不协调的心理状态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费斯廷格通过各种实验发现,人们对某一事件的态度是根据主体自身的价值观来认知和评价的,而每个个体都有一套价值标准在影响着其对外在事物的看法与态度,若主体认为某一事物是有意义的,则对该事物就会多一些肯定性的评价。除此之外,信息量的增加也有利于提高个体对外在事物价值的认识,从而改变态度。

2.信息理论在态度变化方面的研究

霍夫兰的信息传递理论是从信息传递过程中探究哪些因素影响着个体态度的变化,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他认为,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发信者提供的信息可信度、信息内容结构、受信者参与传递活动等三个方面。

第一,发信者提供的信息可信度对态度变化有影响。发信者信息传递的可信度即信息可信任程度,影响可信度的因素有主要有两个,一是受信者对发信者个人的信任程度,如发信者的身份、地位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会影响受信者对其传递信息的可信度。二是发信者通过何种途径进行信息传递,是否是有权威性的媒体。与一般性的媒体相比,权威性的平台发布的信息可信度高。第二,信息传递内容结构。信息传递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一传递即只向受信者传递一方面的信息,另一种是进行全面的信息传递,包括反面观点的传递。当然,何时选择哪一种传递结构,要根据具体对象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霍夫兰进行很多实验研究发现,在文化程度高的群体中,全面传递信息对受信者态度变化的影响大于单一传递信息,且全面传递的说服效果有抵制反宣传的效果。第三,受信者参与传递活动。实验证明,使受信者参与到信息传递的活动中要比受信者单纯接收信息更容易引起受信者态度的改变。

3.心理反抗理论在态度变化方面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上心理反抗又叫“逆反心理”,“是受信者的心理态度的变化与说服方向完全相反,并对说服进行了积极的心理反抗”(7)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第260页。,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受信者正在接受的宣传教育与受信者个体自身原有的观点和态度相反,从而造成受信者情感上的不满,产生了抵触情绪和反抗心理。心理学家麦克格里认为,心理免疫对态度变化有影响,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他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有正反两方面免疫能力的受信者,对攻击性信息传递的抵御能力强。第二,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能力、批判能力、知识结构是则增强免疫力的因素”。也就是说,对一个自身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分析、批判能力较强的人来说,在面对外来的、与自身价值准则相反的信息时,具有很强的抵御能力,使其自身不受外在信息的影响。

4.改变态度的三阶段理论

1961年,心理学家科尔曼提出改变态度的三阶段理论。他认为,一个人态度的转变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服从即个体为了得到某种满足或者是避免惩罚而采取顺从的行为,在这一阶段的行为并非是个体真心实意的表现出来的。第二阶段是认同即个体自己、对他人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出一种接受的心理态度。第三阶段是内化即个体内心真正赞同、信服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从而表现出和他人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这一阶段的形成便是态度改变的开始。简而言之,态度的转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个体内在的知与外在的行逐渐统一的过程。

二、态度理论能为提升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指导的依据

态度理论与提升文化自信有何内在联系?为何说态度理论能为提升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指导?一方面,从理论层面来看,文化自信属于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态度范畴;另一方面,提升文化自信的过程就是转变态度的过程。因此,学习和研究态度理论中态度的形成过程以及转变态度的理论,能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心理学上的理论指导。

(一)从理论层面来看,文化自信属于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态度范畴

自信在心理学范畴中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做出的一个积极和正向的评价,是个体心理上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而文化自信则是个人或者群体对某一文化表现出的一种肯定和认同的情感,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社会态度范畴。从态度理论分析,文化自信的形成是经过心理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态度成分的相互作用,而后形成的带有的积极的情感的一种社会态度。因此,研究态度理论从心理学理论层面出发,能为我们就如何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加强大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践行,从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指导。

(二)从实践层面来看,提升文化自信的过程就是转变态度的过程

相较文化自信这种积极的心理态度而言的文化不自信,是教育者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中所要转变的态度。文化不自信主要有文化自卑、文化自大以及文化自信程度不深三种表现。文化自卑和文化自大是文化不自信的两种较为极端心理态度,所谓文化自卑是认为本民族文化不如其他民族文化,从而在心理上对本民族文化有着较低的评价。它在个体和群体的言行举止中的表现就是闭口不谈甚至是贬低本民族文化,而吹捧其他民族文化。而文化自大则是过高估计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上唯我独尊,轻视其他文化的价值甚至是不把其他民族文化放在眼里,是一种“夜郎自大”的心理。主要的表现就是在文化上持有封闭和守旧的心理,不参加文化交流,一味拒绝外来文化,固守本民族文化。除了这两种极端的心理外,更多的是文化自信程度不深、不够坚定。从个体内在心理层面来讲,这三种文化不自信的态度其实都是对本民族文化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方面出现了偏差,而用态度理论去分析产生这些心理态度的具体原因,在态度形成过程中采取措施,做一些改变,将其文化不自信态度转变为文化自信的态度。在这方面,社会心理学上的态度理论能为此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三、态度理论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

态度的形成过程是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因此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时,要从增加认知、增强情感以及注重行为倾向培养等方面入手。为此,高校可以通过进行理论讲授、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和加强文化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知水平、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激发大学生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从而在思想上、情感上以及行为上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形成过程的规律以及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到对症下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效性。

(一)加强文化方面的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水平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认知是形成个体内在态度的前提。因此,要想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在大学生的认知上下功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二版,第164页。。”

第一,要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认知只有做到对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脉络有一个较为清晰和全面的把握,才能形成一个相对理性的态度。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形成了许多璀璨的文化。如果不仔细学习中华文化而是走马观花的学,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就可能停留于表面,则很难对中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了解其内容和精神,便难于知晓其价值,更难于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文化历程,它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对应的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的结晶,各自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精神价值。因此,高校在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认知时,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文化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育,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一方面,高校课堂可以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一些专业课及公共课,向学生讲解中华文化,挖掘中华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并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文化沙龙、文化体验实践活动等非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无论是课堂教学形式还是非课堂教学的形式,最主要的就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蕴含的内容、精神和价值有所了解,这种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

第二,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心理学上认为态度受到价值观的调节,而“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出版,第2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感化大学生,使大学生自觉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是增强大学生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关键一步。如此,大学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正确的态度。总之,在进行理论教育前,一方面,要注意对大学生群体原有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提前做一个了解,这样既能避免教育者在进行说服教育时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也可通过掌握学生价值观情况下更好的进行说服教育;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当下纷繁复杂的文化交流和各种文化产品的影响下,能够有一个较为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而不易被不良文化思想影响,以及在面对各种对中华文化的抹黑和贬低时,自身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不易受到某些不良用心的人的左右。尤其是在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增强大学生自身的文化认知和价值判断能力,是使大学生避免陷入历史和文化虚无的一大良策。

总之,要发挥高校的文化职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理论教育的这一过程,对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理论方面的教育其实就是向大学生传递信息的过程,且这一信息传递中带有一定的价值观念,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可生硬的进行理论宣讲和灌输,要巧用一些心理学上信息传递的方法使学生更好的接受这一信息传递,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增加文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提,唯有先对中华文化在内容和情感上有认同,才会有进一步认知和学习的倾向,在学习中不断有新的认知,从而不断增加认同感,而后方能达到提升文化自信的效果。为此,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一些文化实践活动。开展活动要主题鲜明,事先要明确想要达到的效果及目标,这样每开展一个活动就相当于创设了一个情境,活动中传递的信息和营造的情感可以让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在认知和心理上受到引导、暗示,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从而有助于强化之前的肯定性认知,有助于态度的形成。

第一,要利用校园里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开展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一方面,要利用好党支部和共青团等正式组织去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学校里的党支部是青年群体的领导团体,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其组织本身具备较强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因此,各学院党支部和共青团等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其传递的知识信息和精神文化可信度较高,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是较强烈。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学生社团等非正式组织去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兴趣爱好而自愿加入的一些团体,社团的成员都是同一个年龄阶段的、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群体,所以相较学校的一些正式组织,大学生群体对于社团的文化以及精神,在心理上是比较认可的,这有利于社团成员态度形成与改变。因此,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时,要充分发挥那些传递中华文化知识和精神的社团组织。如书法社、文学社、诗社、汉服社等社团。

第二,要增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活动的机会,在文化交流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一方面是信息环境的极大开放,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每个人都处在信息环境中。这样一来,只要通过手机便可以获取更多信息,这些信息真假夹杂在一起、正面负面信息相互裹挟,容易造成大学生的认知上的困惑。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极大开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更多外国文化产品走进中国市场的同时,大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出国或者在国内同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文化交流。在这种极大开放的环境下,大学生接触到各种文化以及被不同文化价值观所影响,而这些都会影响着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态度。一些对中华文化认知较浅的大学生,很容易在文化潮流中失去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加强大学生文化理论教育,在为大学生提供文化信息时,要进行全面传递。让大学生了解到世界文化和中华文化各自的优劣,了解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在文化交流和文化比较中有更为全面的认知,更加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其次,高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可以通过举办学术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与其他文化交流的机会,使其在文化交流、借鉴和比较中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三)激发大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包含着两个层面的,一方面,在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华文化,肯定其价值,对中华文化的价值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自信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自觉的做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事情。从行为层面来讲,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文化自信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成为中华文化的弘扬者,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阵地,也是文化创造的中心。大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尤其是在今天创新已经成为衡量个人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标准,大学生更要承担起文化创新的重任,将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学校要有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鼓励学生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自觉充当中华文化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华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其次,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做中华文化的创新者,尤其是文化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要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将中华文化运用到本专业中,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产品,体现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为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总之,只有使大学生参与到文化传承的实践中,使其自觉意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自己身上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才能促使其不断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在学习和研究中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树立中华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一个方面,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关乎文化领域的自信,更是对整个国家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的整体自信。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唯有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在党的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如何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心理反应。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探究高校在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一些方法是值得继续思考的。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态度理论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坚持理论创新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