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战争动员思想探析

2020-12-20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士气孙子兵法动员

刘 刚

(洛阳外国语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3)

战争动员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战争实践不断演变的基础上形成的。“战争动员就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采取的措施。”[1]战争动员不仅关系到战争初期能否达到战略目的,而且对整个战争进程乃至结局都有重大影响。所以孙子指出:“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2](P53)《孙子兵法》作为一部体系宏大、思想深邃的“兵学圣典”,在全面考察春秋晚期战争问题时,必然会涉及到战争动员这一战争的“伴生物”。《孙子兵法》全书约6 000 字,其中涉及战争动员的文字达十分之一,分量不可谓不重,然而限于当时文章篇幅、文本编排等原因,其中具有丰富内涵的战争动员思想却散落于“十三篇”中。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生产的落后,战争动员主要集中在政治动员、经济动员和军队动员三个领域,所以《孙子兵法》中的战争动员思想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一、政治动员是战争动员的灵魂

1.民心动员:“上下同欲者胜”[2](P47)

民众政治和精神上的准备,是做好战争动员和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历来为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重视。毛泽东就曾明确指出,“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3]《孙子兵法》开篇就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P2),在指出了战争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后,孙子顺势就点出了战争的“伴生物”战争动员中首要的政治动员:“一曰道”。在这里孙子就“五事”对作战双方进行战前分析时,将“道”置于“五事”之首,即“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2](P3),明确表达了孙子对战争动员中政治动员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孙子还进一步明确了“道”的核心内涵:“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诡也。”[2](P5)即民众要与君主意志相统一,与君主同生共死、不避危难。这不仅表达了孙子“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而且也表达了孙子将“民与上同意”作为政治动员的先决条件的认识。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孙子进一步指出了“民与上同意”对战争结局的决定性影响,即“故知胜有五”[2](P47),其中之一就是“上下同欲者胜”。即只要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同仇敌忾,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2.士气动员:“故杀敌者,怒也”[2](P30)

政治动员从一般意义上讲,作用对象主要是民众与军队,影响的是民心与士气。在这二者中,军队作为战争的主角和直接实施者,其政治动员的任务、内容又有着特殊性。在保证战争胜利的各种政治因素中,军队良好的精神条件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历来为一切高明的战争领导者所重视。所以《孙子兵法》对军队士气动员的内容有着明确的论述,如果将其归纳整理,士气动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士气动员的第一阶段:“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2](P198)春秋时期《左传》中记载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认识具化到国家事务的实践领域就是:祭祀是国家头等大事,其次才是进行战争。在这一认知体系中,战争必然会受到头等大事“祀”的影响,这就使战争从一开始就披上了非理性,乃至迷信的外衣。对此,孙子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他认为,必须消除军队当中的迷信思想和疑虑心理,只有这样士兵才会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士气动员的第二个阶段:“齐勇若一,政之道也。”[2](P201)士气动员的目的就是使全军将士树立战争正义性的思想,保持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心,只有这样,全军上下才能团结一致、奋勇杀敌。所以孙子强调“齐勇若以,政之道也”,就是希望全军将士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而这靠的就是明确的政治目的和坚定的政治决心。士气动员的第三阶段:“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2](P164)有了前面一正一反内容的动员之后,孙子认为,只要在具体操作层面做好“合” “齐”两件事就可以了,也就是只要用政治道义教化士卒,用军纪军法规范士卒,就必然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通过战前政治动员,军队的战斗意志逐渐形成,它成为军队精神力量的核心。综合以上认识,孙子做出了结论性的判断:“故杀敌者,怒也”,即军队英勇杀敌,依靠的就是政治动员之后的军队的高涨士气。与此同时,孙子也明确表示,只建立在战前政治动员基础上的士气不可能持续贯穿至整个战争进程中。所以他提出,“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2](P123)孙子指出士气发展的这一普遍规律,目的就是提醒战争的领导者,要将士气动员贯穿于整个战争进程当中,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3.国际动员:“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2](P138)

政治动员作为夺取战争胜利的灵魂和保证,不仅指国内动员,也包括国际动员。春秋晚期的争霸战争,主要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其战局往往同当时的战略格局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国家间交往的日益密切,把外交活动和对外宣传纳入政治动员的轨道,以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争取外部支援,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争动员策略。在这个问题上,孙子有着完整而独特的国际动员思想认识。孙子认为,进行国际动员首先必须科学认识和分析国家面临的外部形势。他指出,“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2](P116),即不了解其他诸侯国的谋划意图,不能与其结交。在科学认识和分析外部形势的基础上,孙子提出了进行国际政治动员,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指导原则:“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即针对不同的国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用不利的因素迫使诸侯屈服,通过繁杂之争役使诸侯劳烦而不得安宁,用利益诱惑使诸侯为我所调遣。与此同时,孙子也清醒地认识到国际政治动员与夺取战争胜利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即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只是战争胜利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所以他认为:“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2](P210)孙子在这里明确表示:没有必要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没有必要在别国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把兵威施加在敌人头上,也可以攻拔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孙子之所以举这样的例子来强调国际政治动员与战争胜负的相关性,是因为他明白:“强弱,形也”,[2](P77)即国家的强大或者弱小,取决于军事实力,也就是说国家军事实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

二、经济动员是战争动员的物质基础

1.经济动员的限度:“久暴师则国用不足”[2](P21)

《孙子兵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慎战”,这一理念贯注于《孙子兵法》中的战争动员思想时,具体表现为孙子对战争动员作为连接战争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桥梁的思考。他认为,“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即军队长期在外作战,经济动员突破国家财政的警戒线后,国家的财政就会发生困难。而当国家财政发生困难,战争仍未结束时,国家定会把经济动员延伸到百姓身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财竭则急于丘役”[2](P25),即百姓钱财枯竭必然导致国家财力枯竭,从而迫使国家急于加征赋税徭役。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孙子认识到:“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2](P23),即从来没有听说过长期用兵而对国家有利的事情。

2.经济动员的依据:“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2](P63)

虽然战争危害巨大,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始终是在战争与和平的循环中前进。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战争的经济动员无论何时都意义重大,尤其对于处于春秋晚期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孙子提出,“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2](P62)他认为,按照经济动员的一般规律,要充分把握“度” “量” “数” “称”和“胜”这五个问题:即实施经济动员要充分考虑敌对双方国土面积的“地”,这决定国家幅员大小的“度”;敌对双方幅员大小的“度”,决定双方物质资源多少的“量”;敌对双方物质资源多少的“量”,决定能动员和维持军队数量的“数”;敌对双方兵员多少的“数”,决定双方军事实力强弱的“称”;敌对双方军事实力强弱的“称”,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结局。在这里,孙子为我们画出了一个明确的经济动员路线图,告诉我们挖掘战争潜力的一般规律。同时,通过经济动员路线图的演示,我们也可以看到战争作为国家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比拼,经济动员在其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3.经济动员的标准:“日费千金”[2](P20)

孙子提出“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的同时,其实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通过经济动员挖掘国家经济潜力达成战争胜利的临界点在哪里?即如何才能把握好经济动员,既不对国家经济实力构成崩溃性伤害,又能够支援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度”,也就是实施经济动员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在这个问题上孙子没有停留在泛泛的谈论经济动员对战争胜利具有重大意义的定性层面,而是深入到定量层面,结合春秋晚期战争实践对国家的经济动员做出了明确规划,对不同规模战争在初期的战略储备需求给出了明确的标准。他认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万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2](P20)即如果出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十万作战部队,向千里之外的前线运送粮草,那么前方、后方的种种费用,有关国家使节往来的开支,各种作战物资的供应,武器装备的保养和补充,每天的耗费高达千金之巨,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够出征。经过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之后,孙子又给出了经济动员的标准模式:“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2](P24)即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用再次征集,粮秣不用多次运送,军需装备由国内供给,粮草从敌国获取。“这样一来,以国家为主体的装备物资动员便应运而生了。孙子所说的‘取用于国’的时代开始了。”[4]

三、军队动员是战争动员的核心

1.兵员动员:“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2](P69)

军队动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征召后备人员入伍,保障军队迅速扩编,以适应战争需求。在春秋晚期,随着战争的日益频繁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兵员动员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军队为适应战争需要迅速扩大,就要突破军队的日常组织编制。如何适应这种平战转换中军队迅速扩大的状态,就涉及军队动员后编制调整变化的问题。孙子认为,“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即管理众多士兵如同管理少量士兵一样,关键要看军队的组织编制是否合理。同时他还指出,这种组织编制的转换不仅仅是管理问题,还将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他认为,“治乱,数也。”[2](P77)即军队的严整与混乱,取决于组织编制的好坏。

2.武器装备动员:“因必素具”[2](P223)

在保证军队人员充足的同时,军队动员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适时进行相应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补充。在这个问题上,孙子以例证的方式明确了装备物资补充的三个原则:一是“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2](P115)装备物资补充事关战争胜负,孙子认为:军队没有辎重会败亡,没有粮食会败亡,没有物资储备也会败亡。二是“因必素具”。由于武器装备的储备事关战争胜负,所以孙子认为“因必素具”,即装备物资必须在平时就准备好。三是“绣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2](P38)武器装备等物资的储备并非无限度的实施,必须预先计划,精确计算。如孙子认为,“绣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即制造攻城的楼橹和四轮大车等大型装备器材,需要三个月才能准备完毕。

3.战略展开:“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2](P84)

军队的动员、集中和展开,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完整过程。军队在完成了兵员扩编,武器装备补充之后,就进入了平战转换的关键时期。为了达成战争的快速性和突然性,军队需要在动员、集中之后,完成平战转换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预定方向上实施战略展开。为了夺取这一战略优势,孙子提出:“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而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即凡是先占据战场等待敌人的一方就从容、主动,而后到达战场而仓促应战的一方就疲劳、被动。至于先处什么样的“战地”可以达成战略优势,孙子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通” “隘” “险”[2](P169)等地形。即在敌我皆可至的“通”地,我方先敌占领开阔向阳的高地在交战中才有利;在险隘的地形上作战,我方先敌占领隘口可以较少的兵力建立起有效的防御阵地;在险峻的地形上作战,我方先敌占领开阔向阳的高地在交战中也会有利。

总之,春秋战国晚期,诸侯国争相称霸兼并,战争极为频繁,战争完全成为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在这种背景下,孙子不仅对战争动员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也把对战争动员的思考提升到了战略层面,正如孙子所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2](P139)即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应该依靠自己有充分的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敢进攻,而应该依靠自己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使敌人不敢进攻。在这里,孙子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国家拥有良好的战争动员能力的威慑价值,这对春秋晚期的战争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士气孙子兵法动员
《孙子兵法》组歌
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2021年学术年会在济南举行
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军事科学院召开
中国女排:一支超越世代的队伍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A team that transcends generations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
美军士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