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2020-12-20李军
李 军
(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太行农民,在地主与军阀势力双重压迫下,不仅承担着十分繁重的田租与差役,而且时时刻刻受高利贷的剥削,生活十分艰难,许多农民因此破产。1937 年,中共在太行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后便开始实行减租减息运动,从最初的合理负担到1944 年冬季彻底的减租减息,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农村生产劳动、土地关系、阶级关系、社会意识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学界对减租减息运动的研究成果很多,但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看,专门研究太行革命根据地的较少①除柴达的《抗战时期太行革命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山西档案》,1992 年第4 期)这一论文外,从已有学术成果看,并没有其他的专门研究太行革命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的论文,多以晋冀鲁豫、山西等地区为研究范围。。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山西省档案馆整理之《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和《太行党史资料汇编》为依托,系统梳理太行革命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过程,进而分析运动开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地主阶级压迫下的农民生活状况
抗战前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商品经济已经有所发展,当地老百姓有“洋取灯,洋旱烟,宣统做了三二年”②《太行区经济结构与抗战开始后社会经济变化》,《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7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217 页。的说法,投入市场的生产品以山货为主。在土地关系方面,这一地区的土地较为分散,中农比重较大,即便如此,地主阶级占有四分之一的土地还是有明显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就产生了很重的剥削现象。抗战前,根据地农民受来自地主和军阀势力的双重压迫,生活十分艰难。
地主作为农村中的特权阶级,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以上等肥沃的土地为主,据统计,在地主所掌握的土地中,上等土地占40%以上。地主凭借已有权力与土地,残酷剥削贫苦农民,其对农民的剥削主要体现在租佃关系和借贷关系上。
租佃关系是地主对农民进行剥削的主要方式,抗战前太行革命根据地的租佃关系主要有以下七种:(1)死租地(又叫白租地),即地主仅出租土地给佃农,并收取固定的租金。剥削较为严重的地方如武安,即便是荒年歉收的时候也要交租,佃户只得买粮食交租。死租地租额十分高,“各地租额占正产物百分之百的并不是太稀罕的事,农民明知道种地赚不了,但为了得些瓜菜,也不得不租人家的,要不更过不了”。①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77 页。(2)活租地,地主与佃农按收成分粮,一般为对半分,亦有三七、二八分的(地主多佃农少)。这种租佃关系下,地主与佃户多为一个村且关系维持较好,便于分粮。因粮食产量越高能分得的粮食越多,于是对佃户的生产情绪多少有些刺激,但佃户又常常附带给地主服些劳役。(3)伙种地,地主出种子、牲口、肥料的一部分,按成分粮。这种关系一般是家里没有或缺乏劳动力的小地主富农,生产成本不足或怕雇工无人监督靠不住,租出去又怕降低地的质量且无人做杂役,于是将地租给与自己有亲戚关系的人一同耕种。(4)安庄稼,地主供给牲口、种子、肥料、农具的全部,又借予佃农整年住房、粮食,秋后除去种子后蔬菜与瓜果同吃,粮食对半分,地主使用柴草。这种关系劳动强度很大,为了多分些粮食,佃户十分辛苦,有时还得用长工,但剥削又很残酷。“武乡吴家岭兄弟二人安庄稼种了一顷多地,除了捎种的,及牛羊料种子外,停半出了负担后,受了一年两人只拿回家一石多粗粮。”②《太行区经济结构与抗战开始后社会经济变化》,《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7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217 页。(5)顶地,地主将大片荒田圈起来据为己有,遇灾荒年时,外地人向地主出价获取土地使用权,之后向地主交租。地主在政治上对顶地户拥有完全统治,如经常性地让其送菜送礼,修房盖房要供给人工木材。(6)包锄地,一切生产成本归地主承担,佃户仅仅将苗锄三遍后收割打场,产物五五、三七分。此外,佃户仍要干修地、驮炭、担水甚至盖房等地主交待的差事。本质上这是一种集体打短工,但从分粮帮工及习俗称呼是租佃关系形式。(7)萝卜地,这是林县的特殊租佃形式,因该地区粮食产量太少,萝卜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食物,农民们集资向地主租地种。租子是粮租,因为种萝卜对地力的消耗很大而且还会耽误下一年的收成,所以租额比普通谷地高,至少在产量三分之二以上。以上是太行根据地流行的几种租佃形式,无论哪种租佃关系,农民受地主剥削十分严重,每年产粮交完地租后所剩无几,勉强维持生活,随着租额的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更是困难。
借贷关系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且比租佃关系更为宽广,“武安沙洛负债户数为百分之九十五,林县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磁县索井百分之八十,涉县四个村统计百分之六十,武乡百分之三十三,襄垣百分之二十”。③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86 页。不但中贫农负债,部分富农甚至小地主也会负债,放账的组织种类多种多样,如账庄、行店、当铺、钱会、合作社、社等,此外地主特别是新兴地主个人放账的也很多。利率最低者一分半,普通是三分至五分,借粮食则利率更高。利率计算都是复利,即所谓利滚利,一般以十个月为期,到期本利不还则另立文书,利息更高,许多农民因此陷入这种无限的利滚利债务中,破产者无数,只得变卖家产甚至是卖妻卖子来还债。
为了集中土地迫使农民破产,高利贷者使用各种威逼利诱的办法,如对老实农民先松后紧,借钱时并不着急要利钱,甚至稍让些步,使债户对其心存感激,一旦积累得差不多了,就以各种借口逼迫还债,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民还债后都已破产。有些地主甚至“引诱青年农民赌博、吸毒、堕落,将其拉入债坑”。④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90 页。对一些较贫苦的农民则常在青黄不接时去逼账,使之另立文书,陷入更深的债务或破产。
阎锡山治理山西期间,为维持其庞大的军队,不断增加军事费用,随之而来的是田赋征收不断加重。一些地主为转嫁负担,将田赋以及各种摊派的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再加上征收田赋时中饱私囊、多征少交,对农民的掠夺使其苦不堪言,但又无力反抗。
二、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
为减轻农民的负担,把更多的农民争取到抗战队伍中来,中共在太行革命根据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从1937 年太行革命根据地建立到抗战胜利,根据地减租减息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37—1940年:从改革摊派制度中打开缺口
尽管太行革命根据地在1937 年11 月已经宣布建立,但减租减息运动并未能同时开始,一方面是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进攻,战争使农村的租、息关系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停租、停息现象;另一方面是减租减息作为政府的法令,虽已公布,但地主、农民以至干部一时还弄不清减租减息是怎么回事,需要宣传、熟悉、了解相关政策的过程。
此时农民的赋税负担相当重,除田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附加税,“据辉县调查,1930 年,田赋正税加漕粮等,每亩出粮四十斤,差役费几十元,以至百元、二百元,不等”。①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7 页。更为不合理的是地主、富农利用手中权力,向农民转嫁负担,他们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村社大权,多征少交,特别是向农民按户摊派村中公用杂费并从中贪污中饱,极为普遍。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地政府便把改革不合理的摊派制度作为减轻农民封建压迫的突破口。
推行合理负担政策,在开始阶段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章法,多是“得利的人重重负担,有地的多多负担,有钱的多多负担”②王卓如:《关于合理负担与减租减息的意见》,《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2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509 页。,经过1938 至1939 年在实践中探索,1940 年冀南、太行、太岳联合办事处(简称“冀太联办”)成立后对合理负担进行了整顿,并公布了合理负担条令,才有了比较完整的规定。经过合理负担,以高利贷、地租剥削方式的地主受到极大冲击,广大农民特别是中贫农破产局面得以扭转,并开始得到些许好处。经过政府动员,地主富农中还涌现出一批开明人士,主动出钱出粮支援抗战。如黎城石板村的一个地主杨煊,通过放高利贷、开煤窑经商等手段发家,为人刻薄且霸道,但当他看到比他家底差的人纷纷出粮出款时,再加上政府的动员,一次就拿出粮食两千石。③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8 页。
合理负担政策推行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标准、进展速度在各地差异极大。为使合理负担真正合理,政府从1940 年到1943 年,每年的临参会都要听取党政军民学各界的意见,回答他们的质询。1940 年4 月11 日,由中共中央北方局主持的冀南、太岳、太行地区高级干部会议在黎城进行,即“黎城会议”,会议对合理负担政策做了认真总结,并决定成立冀太联办。9 月15 日冀太联办公布《修正合理负担条令》,规定“农副产品一律暂不列入任何负担,负担标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收入的30%”。④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大事记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70 页。这些措施纠正了曾出现的少数富农负担过重的情况,对于统一战线的加强起了积极作用。
合理负担作为减轻封建重压的第一步,取得良好效果,在根据地建设中影响很大。合理负担的推行,提高了贫苦农民的斗志,开始打破农村基层政权被地主、富农所把持的局面;它直接否定了几千年来推行的田赋制度,取消了一切苛捐杂税和按亩摊派的不合理做法;许多地主富农拿出钱粮支援了战争,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2.1941—1943年: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自1941 年到1942 年秋这一期间,严重的困难局面出现在太行革命根据地:日军发动了连续扫荡,烧杀抢掠,人民生活遭受严重摧残,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根据地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面临严重困难。针对这种局面,1941 年4 月28 日邓小平发表了《反对麻木,打开太行区的新局面》要求“党政军民的同志,一致警觉起来,在党的正确政策之下,以坚强的意志,奋勇的精神,不疲倦的工作,克服当前的严重局面”。⑤邓小平:《反对麻木,打开太行区的严重局面》,《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4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271 页。这篇文章极大地调动了各阶层群众抗日的积极性。为使根据地在频繁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942 年太行革命根据地发动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的精神,中共晋冀豫区党委于1942 年4 月15 日召开扩大会议组织干部学习并加以讨论后,发出《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的指示》,指出:“土地政策的基本精神,是发动农民,联合地主与联合富农。” “土地要求是农民最基本的要求”,“今天是削弱封建势力,而不是消灭封建势力”⑥《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的指示》,《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5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243 页。,同时指出减租减息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今后政策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这一时期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较之前有很大进步。一般多采取群众大会方式,斗争大地主,推动“双减”运动。如1942 年11 月3 日、13 日、24日,在涉县南岗村召集联村斗争大会,参加人数达上千,把旧债文书当场烧毁,农民亦将被押的土地收回了。在减租减息斗争中还产生了一套符合地主、农民双方共同利益的政策,如“在减租中提出应按土地好坏,规定不同租率”。①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3 页。对农民提出的应按年成交租,而对年成的估计又往往偏低,使地主吃亏较大的做法适当改变,提出一律以通常年景作为评定标准。对清债中出现的纠纷,如现洋折价,特别是利息超过原本两倍以上是否退还等问题,也都从保护双方利益出发作了具体规定。随着政策逐步深入,听取了各方意见后修正偏差,这些政策对防止运动中出现的“左”、右偏差起了很大作用。
通过减租减息斗争,地主土地减少了60%,贫雇农上升中农增多,贫雇农土地有了明显增加②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7 页。,而且农民的思想觉悟有所提高,许多敢于站出来诉苦的贫农,开始与地主面对面进行说理斗争,以往从无这种情形。
但是,这一阶段的减租减息运动存有不少缺点:首先,不够深入与平衡,“有些地区长期停留在反贪污、反恶霸和清债负担的阶段,甚至发展到斗争小偷、斗争破鞋……”③若愚:《一九四四年冬季以来减租运动总结》,《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7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469 页。,而没有注意及时引导到减租减息斗争。据统计,太行区只有60%的村庄进行过减租减息斗争,所以问题解决很不彻底。其次,干部思想作风上存在很多问题,代替包办、恩赐作风严重存在,没有能够真正从思想上发动群众,导致群众虽然得到很多利益、思想觉悟提高的同时,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农民在减租之后反而觉得“亏心”,怕“变天”思想依然存在。总之,封建思想对群众的束缚还很严重。同时,地主阶级在政治上还保留力量,不久又从政治上进行进攻,如以“变天”相威胁,以迷信、“良心”来欺骗,发生了很多新问题,如地主夺佃、死租变活租、租地变当地、明减暗不减等,没能很好地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3.1944—1945年:减租减息斗争的新突破
1942 年的减租减息运动中农民的确取得了实际利益,但发展很不平衡、干部思想作风存在很多问题、地主阶级的进攻等问题的存在,均说明运动需要进一步开展。
1944 年11 月17 日,太行区党委发布的《关于贯彻减租运动的指示》,指出了之前运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今年必须进行普遍与彻底的减租运动。”④《关于贯彻减租运动的指示》,《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7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148 页。同时该指示也指出减租减息运动应采取的方法:“第一,必须贯彻劳动者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与精神,发动群众自己起来,进行说理;第二,所有农民佃耕的土地一律依法减租;第三,要分别斗争对象,分别轻重缓急;第四,要细心研究,采取新的领导方法,走群众路线;第五,当群众运动起来以后,即须及时进行组织教育工作。”⑤《关于贯彻减租运动的指示》,《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7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149-152 页。
这次的“双减”运动有如下特点:首先进行试点工作。“办法是先打通干部的思想,再依靠干部打通群众思想”⑥柴达:《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山西档案》,1992 年第4 期。,从讨论“实行减租是不是亏了良心”开始进行思想解放,通过对比、回忆、算账等方式让农民明白,剥削其血汗是地主发财之主要来源。因而,农民要想翻身,彻底减租减息是关键,这样从思想上启发农民更加自觉地参加减租减息斗争。平顺县陆家口村就是按照上述方法对农民进行思想解放,之后这些经验得以在许多地方推行,取得了显著效果。
其次是把减租减息与整风运动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对于群众在斗争中提意见、批评干部,有的甚至出现要求撤换他们的现象,按照“宝贵群众的热情,宝贵干部的历史”⑦《关于继续开展减租运动准备春耕生产的指示》,《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7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428 页。的办法予以解决。引导干部走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意见,从中汲取教训。这一时期开展的减租减息,在整顿干部作风上花了很多时间,处理了干部群众之间的矛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1944 年8 月以后,在太行区开展的双减运动,其规模是空前的,从老区到半老区和新区、游击区、从村镇到山庄窝铺、从工作先进区到落后区大都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了工作。运动中取得的经验对以后贯彻《五四指示》和更大范围开展新区工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减租减息运动后的农村新变化
随着减租减息政策实施的不断深入,农村中的土地关系与阶级关系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地主富农这些阶层在不断减少,中农增加迅速。许多农民从中获利,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其意识形态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对根据地政权建设及其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使得农村中的土地关系、租佃关系、各阶层的地位等都发生了变化。
在土地关系方面,减租减息政策在1945 年贯彻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化总趋势是地主经济被削弱,富农无大变化,中农土地迅速增加,贫雇农的户数继续减少,许多贫雇农上升为中农。总之,土地关系的变化在减租减息政策执行下,达到了土地改革的目的,而这一改革无疑又解放了农民。然而,对地主的减租斗争运用的是经济手段,土地占有无大变化。因此,土地改革只有更深入的进行才能获得更彻底的解决。
租佃关系上,封建租佃土地经过贯彻减租减息运动后,又被削弱和减少,这种变化是由土地关系变化所引起的。以地租过活的地主受到削弱而减少,由11.92%减少到11.06%,富农参加地租剥削部分日益减少,中贫农出租户与出租土地增加由60.07%增加到61.58%。①《一九四四年减租减息后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7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711 页。而租额也从原有基础上减去了25%,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阶层地位的变化趋势可从各阶层的数量来看:雇农,由于获得土地,地位上升,户数逐渐增加;贫农,整个贫农的户数是日益减少,上升为中农;中农,数量骤增,此时的中农包括各种中农,原来中农最多,新中农次之,再次即是由地主、经营地主、富农下降的中农;富农,旧的富农一部分在下降、转化,新的富农在增加。虽然目前情况是下降大于增加,但新的富农在发展,有其发展前途;经营地主被削弱、下降、转化,这是由于实行减租减息及劳工政策所导致;地主一直被削弱,其地位也在下降,被迫转化经营生产,这是运动的一大成就。总之,从上述叙述可以看出,地主阶级日益减少,封建剥削日益消除,这对今后发展生产、支持抗战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减租减息斗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贯彻减租减息的同时,各地都注意对农民进行生产教育和领导生产活动,有不少地方在民校中经过教育与组织反省,明确知道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才能由穷变富。经过减租减息,租佃关系趋于稳定,农民的生产情绪高涨,特别是种有租地的农民,“积极参加互助,增加农具、畜力、肥料,进行深耕细作和扩大耕地面积,认真经营土地与进行副业生产”。②《一九四四年减租减息后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7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724 页。于是,太行地区在1944 年迎来了抗战以来的第一个丰收年,“仅小麦就收获一百六十万石,全区有二十万妇女参加纺织,收入折合小米三百四十万斤”。③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29 页。另外,在生产中也注意到了地主与富农的利益,使其生产情绪稳定下来,许多地主都参加了互助组。在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一部分开明地主出钱出粮支持抗战,很好地团结了各阶层进行抗战。
最后,减租减息运动使得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群众开始反对封建迷信,“不再相信神灵能为他们带来什么好运,灶王爷被拆除的不少,烧香拜佛的也大大减少了”④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29 页。,与此相反,农民学习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民校、夜校、冬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统计,1944 年全区有冬学4 836 所,参加学习的人数达415 955 人;1942 年全区共有1 237 所小学,参加学习的人数有415 955 人。到1944 年学校发展到2 530 所,入学儿童由1942 年的52 885 名增加到125 556 名。①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1937—1949),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224 页。农会、青救会、妇救会等各种群众组织会员人数大增。妇女纷纷提出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要求,“武乡妇女在双减斗争同时提出‘寡妇再嫁的要求’,得到农会的大力支持,三百多对怨妇鳏夫结成夫妻”②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30 页。,这对旧的婚姻制度是一次很大的冲击。由此产生了赵树理写的《小二黑结婚》,各种新的诗歌、民歌、故事说唱、戏曲不断涌现,使农民在政治、经济地位提高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得到了解放。
通过以上考察看出,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共“为团结各阶级一致抗日所实行的一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③肖一平、郭德宏:《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近代史研究》,1981 年第4 期。,是完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政策,“调动了一切可调动的因素,较合理地调整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利害和阶级关系”④柴达:《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山西档案》,1992 年第4 期。,发动了占人口总数80%以上的农民参加到抗日民族战争中,极好地支援了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