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语思辨阅读策略培训探究

2020-12-20丰海利陈铭华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外语语境培训

丰海利,陈铭华

(琼台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27)

思辨能力即思考和辨析能力,是指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是对证据、语境、概念、方法和标准进行系统思考的过程(引自美国哲学协会)。思辨能力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大学生的思辨水平亦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多年来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尤其是外语专业学生,其思辨能力一直广受诟病。虽然早在1999 年,Tusi 就表明外语课程是与思辨能力培养相关性较高的课程之一,但是黄源深教授曾两次指出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思辨缺席”。何其莘等认为外语教师在语言技能训练中惯于强调模仿记忆,忽视学生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秋芳等证实外语专业学生在思辨技能和倾向方面虽不逊色于其他学科学生,但明显存在分析问题的逻辑性不够,执行计划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不强和对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不足的硬伤。[1](P801)由此可见,在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中仍需积极探索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和方式,以便发挥外语课程的先天优势,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孙有中提出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英语写作教学;宋毅分析口语教学中交流学理论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胡雅莉探讨思辨能力培养渗透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李莉文等认为教师对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反馈有助于培养思辨能力;黄建敏等表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忽略了英语阅读课程中思维品质的检测。不难看出,多数研究关注课程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宏观教学模式,极少探讨微观思辨教学方法,以思辨阅读策略培训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尚未可见。文秋芳等认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1](P802)鉴于此,本文旨在以教学实例引介思辨阅读策略,探讨英语专业阅读课融入思辨阅读策略培训的途径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思辨阅读意识,提高其思辨阅读能力和外语整体水平,进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思辨阅读策略的内涵及作用

思辨阅读策略(critical reading strategies)的内涵广泛,不同学者往往依据自身的研究目标采用相异的策略内容。Khabiri, et. al 的词汇记忆研究采用了Sousa 的7 项思辨阅读策略:预读(previewing)、语境构建(contextualizing)、提问(questioning)、反思(reflecting)、概括和总结(outlining and summarizing)、评价(evaluating an argument)及比较和对照(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related readings)。[2](P79)Nasrollahi 总结了10 种思辨阅读策略:注解、预读、查读和跳读、事实与观点、下结论、监控、总结、释义、整合和提问。[3](P10-11)Mozafari, et. al 运用了预读、提问、语境构建、总结和概括、评价和关联阅读。[4](P169)可见,虽然研究者们采用的策略有异,但多有相通,均能从不同角度为阅读教学和研究服务。本文引介的思辨阅读策略来自索尔兹伯里大学,与Sousa 的策略内容一致:预读、融入语境、提问、反思、概括和总结、评价及比较和对照。这7 项策略因可贯穿阅读全过程,易于设计和便于操作而广受推崇。

思辨阅读策略培训对英语学习具有积极作用。Khabiri, et. al 发现思辨阅读策略能够促进德黑兰中级英语学习者的词汇记忆。[2](P92-96)Nasrollahi 指出思辨阅读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伊朗高中生的思辨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高阶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其对文章的深度理解。[3](P15)Mozafari, et. al 证实思辨阅读策略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4](P173-174)显然,思辨阅读策略培训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辨能力方面独具魅力。因此,引介思辨阅读策略和探讨策略培训实施兼具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够为高校外语教师的阅读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和借鉴,进而助力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思辨阅读策略培训的实施

Burns. et. al 将阅读分为两类:一类是字面理解,即理解文章的表面信息,按照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顺序自下而上理解文章大意,这是最基本的阅读模式,是一种线型活动;另一类是思辨阅读,指的是超越字面意义的的高阶阅读,注重对内容的推断、评价、比较和反思,是一种分析活动。思辨阅读不仅是对文章的反思性阅读,更是带有质疑和分析的阅读,注重对创作语境和文章价值的评估。毫无疑问,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基本属于线型阅读,强调对文章字面意义的解析,疏于开展思辨式阅读,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思辨阅读策略培训或许是开启学生思辨阅读之旅的一把钥匙,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外语专业的精读和泛读课程均是开展思辨阅读策略培训的沃土。需要指出的是,索尔兹伯里大学网站的7 项思辨阅读策略既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单独使用,也可作为体系依据运用于一篇阅读材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促进学生对文章的认知和理解。下面以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修订版)《综合教程》2(第二版)Unit 1 Text 1 We’ve Been Hit!为例,探讨思辨阅读策略培训的实施。

1.预读

预读是一项非常基础却易于忽略的阅读技巧。有效的预读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框架,为细致深入的阅读做好铺垫。[5]预读策略培训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该策略的内容和运用:

Definition: Learning about a text before really reading it, which enables readers to get a sense of what the text is about and how it is organized.

Application: Preview a text by reading the title, the abstract, the headings and subheading, and skim reading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write down what you think the reading is about and share with peers and the whole class. The teacher clarifies the misunderstanding if necessary.

其次,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范例试用策略,体验预读效果。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策略,预读选文。学生可互助阅读文章的题目、副标题、开头和结论,记录感想并展开讨论,教师可适时答疑解惑、消除理解偏差。该文标题“我们被撞了!”含双引号,明显是直接引用,生动形象;结合下面的一行小字:With the building in flames, one man needed help. Another man refused to leave him 可知,这是讲述在一场灾难中救人的故事。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而表明,这是一件美国世贸中心遭遇袭击后逃生者冒险救人的感人事迹。由此,学生便对该文章的主题和框架有了初步认知,为进一步阅读和理解奠定了基础。

2.语境构建

阅读中的语境构建是指将文章置于一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语境中,以便体会到文章传达的态度和价值观与读者所持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思辨性理解和认同。语境构建策略的运用在于:

Lead students to place a text in a historical context and ask questions like “When was it written?” “What was going on in the world at this time that could have affected the author’s views and ideas?”and ask questions about the cultural or biographical context, “Who wrote it?” “Are there references that quite specific to the writer’s context?”, etc. Then, ask students to record their impressions of the points or arguments made and the clues they find and have a discussion.

培训中,教师在介绍语境构建的含义和应用后,可指导学生使用该策略分析阅读范例,体会语境构建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再应用于选文。通过讨论上述问题,我们可获知以下信息:该文写作时间和作者不详,但确定是在9·11 之后,当时全世界都为这一伤亡惨重、损失巨大的恐怖袭击感到震惊和悲伤,但它已然发生,无可挽回,我们能做的只有砥砺前行,搜救幸存者、抚慰伤者,重拾民众的信心和勇气。从作者对事件的详述可知他是知情者,想通过这一感人事迹颂扬人性的光辉和谴责恐怖分子的罪行。如此,我们就获取了对文章创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感知,进一步通向深层理解。

3.提问

提问是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提问与思辨能力培养相辅相成。[6]提问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知识内化。提问是阅读教学的常用策略,思辨阅读中的提问关键是要跳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的传统范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在初次阅读中记录疑问,切记问题要指向文章主旨而非细节、事实,然后通过反复阅读自主寻求答案,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积极阅读和深层理解。

就选文而言,它叙述详细、段落略多且短小,所以学生可根据理解适时提问,不必逐段细究。可能产生的疑问有: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so much of the tower since it is about escaping and helping? How do the details contribute to the theme?这样的提问和思考会使学生对主题有深刻把握,实现思辨性阅读。

4.反思

反思是人类特有的心智活动,是人有意识地考察自身行为及其情境的一种能力。思辨阅读中的反思主要指读者就个人信念和价值观对阅读材料作出的一种思辨性反应。其运用原则是:

The reading might challenge students’ attitudes, their unconsciously held beliefs, or their positions on current issues. Ask students to mark an X at each point where they feel a personal challenge to their attitudes, beliefs, or status in their first reading, and then make a brief note about what they feel or about what in the text created the challenge, then examine the patterns.

由此可见,反思就是在阅读中识别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的心理碰撞,然后寻求一种自我理解和调适的过程。

教师在确认学生了解反思的含义和运用方法后,可先进行阅读范例练习,然后再指导选文阅读。首先鼓励学生回顾阅读后的所记所感所想,审思选文和之前阅读的类似主题文章的联系、自己对标注内容的初始反应以及它们如何挑战了自身观点、信念或价值观;然后引导他们重读全文,关注细节,进一步思考和讨论挑战因何存在、应如何协调。如此反思可以将阅读、思考和写作完美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锻炼了其思辨阅读和写作能力。例如,学生可能认为危急之下M ay b lu m 仍然返回寻找H o n g Z h u 不符常理;最后关头Vi c t o r 默许Ramos 陪伴违背道义等,这些反思都会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概括和总结

这是两种紧密相连的思辨阅读技巧。二者的关键均在于区分主要观点和支撑细节,用自己的话复述大意。概括揭示文章的基本框架,总结概述文章的主要观点。总结始于概括,但并非仅仅列举观点,而是能够另成文章。可见,概括有赖于对每段的细致分析,而总结则需要创造性的整合。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完成概括和总结:(1)Divide...and conquer,浏览全文、划分段落,关注标题和副标题及其他显性特征。(2)Read,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基调、风格和文章大意。(3)Reread,重读,标示段落主题句和重要事实;明确总结可包含的内容,排除细节、数据及事例。此步骤可循环往复直至理解全文。(4)One sentence at a time,写主题句,按照前三步划分段落和标注观点,用个人语言写出每部分的主题句。(5)Write a thesis statement,写中心句,根据第四步的主题句,写出全文的中心句,这是最关键的一步。(6)Ready to write,写初稿,以中心句为开端,运用过渡词将主题句串联,形成全文总结,切忌包含个人观点。(7)Check for accuracy,审阅总结,确认准确地表达原文观点和大意。(8)Revise,检查写作风格、语法和标点。

据此,我们可引导学生首先通过阅读选文的小标题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并根据事件背景、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将文章分为四部分。然后通读全文,获知大意是讲述9·11 发生时,世贸中心的三人在逃离过程中设法救人的故事。文章虽是第三者视角,但作者注重事件和细节的完整性,详述了他们救人的全过程。其次,重读以寻找主题句:Others faced the ultimate moral dilemma: save yourself, or save another;重要事实如The man asked him to send help. Adam said he would等。再次,依据前三步,写出主题句: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WTC; The initial reaction of people inside the WTC when the building was hit等。然后,写出中心句:In 9·11 attack, three men tried their best to save a heavyset man at the risk of their own lives。最后,以中心句为开头,将主题句串联,写出初稿,做到准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进行修改完善。如此,学生不仅对文章的框架和主旨了然于胸,而且完成了创造性重现。

6.评价

评价是指考查文章的逻辑、信度和情感冲击。思辨阅读需要对文章细致评估,切忌全盘接受所述观点。观点一般包含两个基本要素:论点和论据。所以审查论证过程及其真实性,评估论点是否一致和论据是否适当对思辨性读者十分必要且重要。教师在介绍评价的含义和应用后可选一篇议论文范例进行训练。

选文是一篇记叙文,其主旨鲜明:通过叙述9·11 事件中逃生者舍己救人的故事,颂扬人性的光辉、传递正能量并间接谴责恐怖分子的滔天罪行。作者在介绍世贸大楼的坚不可摧和人们灾后的最初反应后,将重点转向了主人公如何设法帮助一位肥胖者逃离,运用了大量的直接引语,内容详尽、语言生动,直观地展现了三人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最后再以灾后聚会中当事人的回忆和亲人的追思侧面烘托其高贵人格。整篇文章叙述细节充分、过程清晰、有理有据,有身临其境之感,令人信服。这样的评价活动使得学生对此类文体的创作手法有所领悟,既能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其写作水平。

7.比较和对照

比较和对照是思辨阅读的最后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跳出文章本身,将其与类似文章就观点、论据、结构、写作视角和风格等进行对比,引导读者对材料进行批判性思考,促进读者、文章和作者的深层交流,提高其英语思辨和写作能力。

具体到选文,9·11 恐怖袭击是全球性事件,相关文章众多,其中记叙文The Day Our Lives Changed Forever 从另一角度讲述了9·11 的影响,可与选文做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灾难的恐怖与和平的珍贵。

这7 项思辨阅读策略如若用于一篇文章,将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把握文章的创作背景、整体构思、框架设计、内容呈现、写作风格和文学价值,不仅有助于学生批判性地理解文章,而且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其主题意识、培养其英语思辨和写作能力均大有裨益。诚然,很多文章各有特点,并不适用所有策略,所以根据具体素材选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思辨阅读培训则更为有效。

三、结语

虽然外语课程被认为是与思辨能力培养相关性较高的课程之一,但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一直广受批评。思辨阅读策略培训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逐步实施预读、构建语境、提问、反思、概括和总结、评价及比较和对照7 项思辨阅读策略培训,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其思辨阅读意识,培养其思辨能力,进而提升高校外语人才质量。

猜你喜欢

外语语境培训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