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问题教学法在法律类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法律类课程教学为例

2020-12-20王艳玲赵红星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知识点

王艳玲,赵红星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法律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法律课程的教学应当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之成为法律职业者。自2011年以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在《刑事诉讼法》《书记员实务》《民法》《法学基础理论》《刑法》《婚姻家庭法》等课程中探索了案例问题教学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了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契合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案例问题教学法的定位

案例问题教学法,是以案例为载体,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入案例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以自学与小组讨论结合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解决提出的问题,发现困惑点与疑难点,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解答、知识讲授的教学方法。意在通过在案例中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问题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案例问题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案例分析教学法,传统的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在系统讲授法律原理、知识和规定后,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巩固所学知识。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前的法律课堂上是最为常见的(现在的课堂上也仍在使用)。其主要是运用案例来说明某一特定的法律原理或法律规定,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授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制度。所运用的案例往往比较简单,人物往往就是甲、乙、丙、丁,大都是教师的主观设计,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件相去甚远。学生对此类案例兴趣不高,参与意识和参与度不强。而案例问题教学法是在教师讲授之前,精选一个或多个真实典型的案例,提出若干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组长进行展示,再由任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阐述。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案例分析—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案例问题教学法与近几年流行的“翻转课堂”也不相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在课前学习微课、PPT 教学资料等了解基本知识点,课堂上教师进行答疑解惑。“翻转课堂”实际上是将教学活动分为了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课前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互动。要实现课堂互动,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这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高职学生来讲,是很难实现的。案例问题教学法完全是在课堂上进行,不需要课前环节。这种教学模式是将课堂分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研讨与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总结两部分。教学环节相对集中。

二、案例问题教学法的设计思路

1.案例设计与问题提出

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单元,根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每个单元设计一个或多个包括该部分主要知识点的案例,结合案例设计若干问题。在案例和问题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要真实。选择案例要与司法实践紧密相连,来源于司法实践;案例内容具有普遍性,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案例。切忌设计一些生僻案例、提出少见或实践意义不大的问题。

(2)紧扣知识点。问题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善于从知识点中挖掘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使问题的内容紧扣知识内容的重点、难点。

(3)难度要适中。问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会对探索过程感到索然无味,过难的问题,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思而不得,探而无获,久而久之,就会对问题的探究失去动力和兴趣。[2]

2.教学流程

案例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第一阶段:展示案例、提出问题。首先进行小组分工,确定组长、记录员。然后教师简单介绍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通过PPT 或视频展示案例,提出问题。本阶段需要时间为15 分钟。

第二阶段: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各组学生根据案例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教材或网络,查找资料、整合信息、进行讨论,初步确定解决方案;教师同步进行分组指导,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实时帮助解决。本阶段需要时间为20 分钟。

第三阶段:小组展示、组长汇报。各组长代表本组向全班汇报、分享本小组对案例问题的解决思路,提出解决方案。本阶段需要时间为10 分钟。

第四阶段:教师归纳、回答问题。教师针对学生完成情况,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介绍本单元应当了解的理论知识以及司法能力。本阶段需要时间为20 分钟。

第五阶段: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学生对本组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自评,组与组之间进行互评,记录员或组长完成日志内容。本阶段需要时间为10 分钟。

第六阶段:案例引申、深入讨论。教师对案例进行引申,结合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本阶段需要时间为15 分钟。

3.成绩评定

各组完成任务的成果,制作成Word 文档或PPT,提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打印后,由任课教师和学生签字留存。课程结束后,分组进行装订,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

适用案例问题教学法的课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出勤、参与讨论、发言及完成任务等情况,该部分占总成绩的50%;第二部分为结果考核,采用书面考核形式,主要题型为判断、选择、简答,占总成绩的50%。两部分成绩之和为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三、案例问题教学法在法律类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1.《刑事诉讼法》课程开展案例问题教学法的实践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案例问题教学法的探索开始于2011 年,适用于2009 级司法助理专业1、2、3班的《刑事诉讼法》课程。采用案例问题教学法后,将原来的《刑事诉讼法》《检察业务实训》《刑事审判业务实训》三门课程合并为一门,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整合后的《刑事诉讼法》课程分为十五个学习单元,每单元设计一个案例,案例涉及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第一至第八单元,采用案例问题教学法;第九至第十五单元,采用案例问题教学法和模拟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最后采用模拟开庭的方式。

2.《书记员实务》课程开展案例问题教学法的实践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书记员实务》课程采用案例问题教学法是从2011 年下半年2009 级司法助理专业1、2、3 班开始的。《书记员实务》作为面向高职司法助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理念、基本程序、法律文书制作的学习及基本素质教育。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会认知”;提高学生的技能、磨砺学生的意志、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学会做事”;使学生具有与他人密切协作的能力,以“学会与人合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激发每个人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潜能,使学生“学会生存”。《书记员实务》课程教学单元分配如表1 所示。

3.《民法》课程开展案例问题教学法的实践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民法》课程案例问题教学法适用的是2019 级司法助理专业、社区矫正专业、法律事务(书记官方向)专业。《民法》课程是法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着高职教育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确定课程知识点。教学案例的选取,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通常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案情不太复杂,易于学生分析思考。案例问题的设计,既有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也有后续知识的运用问题,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逐渐确立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民法理念,掌握运用基本的民法理论分析解决一般民事案件的技能,提高运用法律语言进行书面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如表2 所示,《民法》课程分为13 个单元26 个知识点,共选取了25 个教学案例。

3.《法学基础理论》 《刑法》 《婚姻家庭法》课程开展案例问题教学法的实践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法学基础理论》课程采用案例问题教学法后,重新剖析法哲学、法的运行、法律史、法与社会四大教学模块内容,结合课程知识点自身的特性,精选出15 个主题划分成学习单元,每个单元设计1 个案例,以案例牵引,化抽象为具体,化理论为实际,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讨论中深化问题,教师辅助解答问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刑法》《婚姻家庭法》课程案例问题教学法适用的是2019 级法律事务专业、法律事务(律师方向)专业。《刑法》课程就重点难点内容设计了20 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设计了1~3 个案例,共选取了31 个教学案例。《婚姻家庭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7 个单元20 个知识点,共选取了10 个教学案例。

四、案例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案例问题教学法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作用由讲授转换为引导、启发

教师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设计出与司法实务密切相关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小组讨论等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发现难点,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

2.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案例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六个教学环节中,除去教师的引导、归纳这个环节外,其他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

3.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案例问题教学法都是精选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围绕案例提出问题,学生们查资料、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通过小组展示了解其他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经教师点评,比较自己方案的不足之处。这样反复练习,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很多学生表示,刚开始案情处理时无从下手,后来逐渐掌握了方法和技巧,拿出解决方案就顺畅多了。

4.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该教学法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拿出的解决方案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获得的小组成绩就是小组各成员的成绩。所以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要积极陈述观点和理由,充分进行讨论、辩论,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有些同学在日志的心得中写到,经过多次讨论学习,同学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团结,上进心也更强了。[3]

五、案例问题教学法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1.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找准知识点

要根据教学目标与任务,找准教学重难点以及需要运用该部分法律规定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把教学重难点和关键能力转化的问题,融入到合适的案例中。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案例问题教学法的成败。教师设计出的问题既要包含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又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衔接,让学生处于问题情景之中,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探索更多的新问题。

2.针对教学内容,明确学法指导

案例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必须要和学生讲明的知识点讲清。备课时,教师要对所有问题准备对应的学法指导。明确哪些问题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引导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必须教师讲解,以切实达到教学效果。

3.把握学生特点,精选案例

设计问题时要用学生感兴趣的、最新发生的案例作材料,这样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避免使用国外案例、甲乙丙丁案例。比如,在刑法课程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案例可以结合网络高度关注的昆山于海明反杀案、福建福州的赵宇见义勇为致不法侵害人重伤害案等学生较为关注的案件。

六、案例问题教学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有的学生参与意识较差,在分组、讨论、发言时不积极参与,而是消极躲避。这些学生多是性格内向,学习也不太好,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为此任课教师要特别关注多加鼓励,必要时需要和班级辅导员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第二,有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表达能力不强。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组长和记录员实行轮换制,有的学生表达能力较差,语句不通、错字连篇、不合逻辑。针对这种现象,任课教师要有耐心地督促辅导,切忌讽刺挖苦。

第三,有的学生诚信不足,投机取巧。案例问题教学法梳理的都是新近发生的真实案例,现代信息技术发达,加之司法信息公开程度的加大,最高人民法院及地方法院的裁判文书大都可以在网上查到。有的学生投机取巧,将网上的裁判内容复制粘贴。对此,任课教师一定要严厉批评惩罚,决不能姑息。

第四,网络信号有待改善,物质保障要加强。案例问题教学法需要学生课堂上利用网络查询相关知识,教室的网络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要保障无线网络畅通,切实改变信号弱、网络拥堵现象。此外,教室的桌椅都是连体固定的,不方便分组讨论,应改为活动桌椅,便于组合摆放。

七、结束语

几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案例问题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同学参与意识不足、表达能力差的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改革完善,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关于G20 的知识点